侯凤琴

  • 午后低热怎么回事(音频)

    午后低热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侯凤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午后低热常见病因有以下几点:\n1、结核疾病:注意是否有结核杆菌的感染,因为结核病的典型表现是午后出现低热,可以同时伴有乏力、食欲减退、消瘦,女性可以出现月经不调,如果是肺结核还可以出现咳嗽,夜间通常会表现为盗汗。如果患者有上述的症状,需要首先除外是否有结核的感染,要到医院进行结核的相关检查来帮助确定诊断。\n2、淋巴瘤:淋巴瘤有很多临床症状类似于结核杆菌感染,可以出现午后低热,也可以出现盗汗、乏力、食欲减退等,很多方面与结核有类似的情况。如果全身有多个部位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出现结核的中毒症状,还要注意是否有淋巴瘤的可能,也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常需要通过淋巴结活检或者骨髓穿刺来帮助确定诊断。\n3、布鲁菌病:布鲁菌病也可以表现为低热,通常是接触牛、羊后感染。如果患者有牛、羊接触史,出现了午后低热,还伴有乏力以及全身多个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关节疼痛等,则要注意除外布鲁菌病。\n无论是哪种原因,午后低热的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由医生分析、判断哪种病的可能性比较大,并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 丙肝病毒的基因分型有哪些(音频)

    丙肝病毒的基因分型有哪些
    讲解医师:侯凤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丙肝病毒的基因分型根据基因序列的不同分为六个型别,为1型、2型、3型、4型、5型、6型,不同的基因型又分为不同的亚型,比如1型又分为1A型、1B型,2型又分为2A型、2B型、2C型,3型又分为3A型、3B型,4型和5型我国没有,6型又分为6A型、6B型和6C型。基因型在我国最多见的是1B型,还有一些2A型,南方一些城市基因型比较多样化。我国存在1型、2型、3型、6型,没有4型和5型的丙肝病毒,其中还有10%为混合型或者无法确定的基因型。\n丙肝病毒不同的基因型,采取的抗病毒治疗措施有所区别。通常丙肝病毒的感染,首先应该进行HCV RNA的检测,如果HCV RNA为阳性,确定有丙肝病毒感染,然后再进一步进行分型。分型明确后再根据不同的型别,选择有针对性的抗病毒的药物来治疗。目前针对丙肝病毒的抗病毒治疗,有一些抗病毒药是特殊型别的治疗,比如针对1B型的抗病毒药物,针对2A型的特殊药物,还有一些泛基因型药物,也就是无论哪一型的丙肝病毒感染,都可以使用的抗病毒药物。
  • 发烧39℃输液输什么药(音频)

    发烧39℃输液输什么药
    讲解医师:侯凤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发烧39℃的患者,具体所输的药物有可能包括以下几种:\n第一、抗菌药物:发烧39℃的患者,如果经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的检测,发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以及C反应蛋白升高,支持细菌感染。如果患者病情偏重,精神比较弱或者已经口服几天抗菌药物,但效果不理想,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给予输液治疗,所输的抗菌药物常用的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氟喹诺酮类,以及阿奇霉素等,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患者,也可以给予碳青霉烯类的药物静脉点滴。\n第二、补液或输注营养液:发烧39℃的患者,如果本身引起肠道感染,这种情况下,患者吐、泻非常严重,不能应用口服的药物,这时可能也需要给予静脉补液。静脉补液中一般可以输盐水、葡萄糖,以及补充各种离子,比如氯化钾等,且患者不能够饮食,也可能会输一些营养液,比如脂肪乳或者氨基酸等药品,这些主要是起到补充能量和补充液体的作用。\n第三、糖皮质激素:如果患者发烧39℃,考虑是自身免疫性的疾病,或者是有严重的过敏反应,也有可能给予静脉输液糖皮质激素。这种几率在临床上相对不多,但也有可能会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这一类药物。
  • 败血症复发有什么症状(音频)

    败血症复发有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侯凤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如果败血症复发,临床症状与初次发生败血症的症状应该类似,患者可以出现高热、头疼、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关节及肌肉酸痛、精神状态比较差等。有些败血症的患者还可以出现皮疹,可以出现红色的斑点状皮疹,也可以出现斑丘疹,另外也可以出现出血点样的皮疹。\n有些败血症患者病情比较重,可以有脓毒症休克的表现,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皮肤出现紫绀,尤其口唇和指端出现发紫的情况,四肢冰凉、尿少、精神状态比较差等。有些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神志改变,出现昏迷等,这种情况提示患者为比较严重的脓毒症休克,需要积极抢救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所应用的抗菌药物效果不理想,患者会有生命危险。对于败血症的复发,通常是由于第一次败血症的治疗不彻底,治疗疗程不够,或过早停用抗菌药物所导致。所以对于败血症的患者,治疗应该应用足够的疗程,防止败血症复发。
  • 钩端螺旋体病的症状和体征(音频)

    钩端螺旋体病的症状和体征
    讲解医师:侯凤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钩端螺旋体病的症状和体征,根据临床损伤的类型不同,症状和体征有所区别,一般临床常见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种:\n1、流感伤寒型:这一类的钩体病(钩端螺旋体病)主要表现是全身的感染及中毒症状,没有具体的脏器损伤表现。患者可以表现为高热、头痛、全身肌肉及关节疼痛,可以出现血管受损,表现为颜面充血,及结膜充血、出血,也可以出现皮肤的瘀点、瘀斑等出血的表现。突出的症状是全身肌肉疼痛,而腓肠肌的疼痛和压痛比较突出。\n2、肺出血型:通常会在上述全身感染及中毒症状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咳嗽、咳血痰,主要也是引起肺部血管的损伤,可以有肺部的出血,所以可以咳血痰。患者严重时还可以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的表现,表现为口唇和手指端紫绀,严重的患者可以危及生命。\n3、黄疸出血型:主要受累的器官是肝脏,患者表现为皮肤、眼睛的黄染,尿色发黄。患者可以出现肝病的相应症状,比如食欲减退、恶心、腹胀、不消化、厌油腻等。\n4、脑膜炎型:这种类型会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颈部强直等。\n以上是不同类型的钩体病可以表现的不同症状及体征,但突出的症状是腓肠肌疼痛,体征是腓肠肌压痛。
  • 鲍曼不动杆菌会传染吗(音频)

    鲍曼不动杆菌会传染吗
    讲解医师:侯凤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鲍曼不动杆菌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引起的疾病也不是传染性疾病,但可以在病房造成传播。因为鲍曼不动杆菌本身容易出现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治疗相对比较困难,细菌可以长时间的存在于患者体内,可以通过痰液、尿液、粪便以及各种感染部位的分泌物排出细菌,细菌可以污染患者的各种物品,如衣物、床单、被罩、所用床头柜以及门把手等。护理和其他的医务人员接触了这些物品之后,如果没有注意及时洗手就再检查其他的患者,或者再接触到其他患者所应用的各种衣物、床单、被罩等,就容易把细菌带给其他患者。这些患者本身免疫功能低下,接触到细菌后,该细菌有可能会在患者的呼吸道、肠道、泌尿系统定植,免疫功能低下时可能会引起感染。\n鲍曼不动杆菌虽然不具有传染性,但可以造成病人之间的传播,可以通过医务人员的手而感染。所以在重症监护病房以及重症的病房当中,医务人员要注意勤洗手,护理人员也要注意勤洗手,这样可以减少鲍曼不动杆菌在病房间的传播。
  • 抽血可以检验出艾滋病吗(音频)

    抽血可以检验出艾滋病吗
    讲解医师:侯凤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通过抽血检查可以检查是否有艾滋病,一般通过艾滋病抗体的初筛,可以初步确定是否有艾滋病感染的可能。如果初筛抗体阳性,需要到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一步做确认试验,如果确认试验仍然是阳性,这种情况就可以诊断艾滋病。此外,抽血化验还可以检查艾滋病毒的核酸,也就是HIV RNA。如果HIV RNA阳性,也可以诊断艾滋病毒的感染。\n对于抗体和核酸检测两者的区别,通常抗体出现的比较晚,一般在艾滋病毒感染后一周开始出现抗体。有些患者出现抗体的时间比较晚,所以一般情况下,如果在病毒感染后三个月之内,抗体检查出现阳性就可以诊断。如果三个月之后检查为阴性,才能够除外艾滋病毒的感染。对于核酸的检测,出现阳性的几率相对比较早,感染艾滋病毒后2-3天的时间,检查病毒核酸就可以表现为阳性。所以诊断艾滋病时,核酸检测更为准确,抗体检查相对会滞后一些。
  • 炎性淋巴结是什么意思(音频)

    炎性淋巴结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侯凤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炎性淋巴结一般是指感染因素或者非感染因素所导致的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或者出现淋巴结疼痛。做淋巴结的穿刺可表现为炎症性改变,这种情况提示是炎症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常见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n第一、感染因素: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的感染,以及支原体、立克次氏体等病原体感染之后,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可以出现炎症性的淋巴结的改变。比如常见的病毒感染,引起的坏死性淋巴结炎,EB病毒、巨细胞病毒、艾滋病毒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另外,也可以见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比如化脓性的扁桃体炎,可以合并有颈后的淋巴结肿大,主要是表现为炎症。另外,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结核,也表现为炎性的淋巴结,但结核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有一些特殊的淋巴结表现,比如可以有肉芽肿改变,还可能有干酪样、坏死样改变。\n第二、非感染因素:主要是风湿免疫类的疾病,比如成人斯蒂尔病,常合并有多个部位的淋巴结肿大,表现为炎性淋巴结。另外,其它的一些风湿免疫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可以合并有淋巴结肿大,这一类疾病也可以表现为炎性淋巴结。
  • 非感染性发热见于哪些疾病(音频)

    非感染性发热见于哪些疾病
    讲解医师:侯凤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以下几类疾病:\n第一、风湿免疫类疾病:比较常见的有成人斯蒂尔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血管炎、风湿、类风湿等。这一类的疾病多数情况下可以表现为发烧,同时会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一般需要通过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以及类风湿因子等检查来帮助确定诊断。\n第二、肿瘤:实体瘤引起发烧的疾病,相对来说不是很多,但有些实体瘤也可以引起发烧,常见的有肾癌、肝血管肉瘤等,常常表现为发烧。还可以见于血液系统疾病,比如各种白血病、淋巴瘤,常常以发烧起病,患者可以伴有全身各个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可以出现贫血,也可以出现消耗以及消耗性的表现,比如体重下降等。淋巴瘤还有类似于结核病的一些结核中毒症状,表现为倦怠、乏力、食欲减退,也可以出现盗汗等,有些患者还可以出现皮肤的瘙痒。\n第三、创伤:比如大的手术、烧伤、大出血、脑出血、脑梗等,有时患者也可以表现为发烧。\n第四、功能性低热:这类患者一般表现为长时间的低热,可以见于感染后的低热,也可以见于其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低热。这种功能性的低热,诊断时需要首先除外器质性的疾病。\n所以非感染性的发烧也有很多种,具体是哪一种,需要由医生来帮助分析和判断。
  • 喝过退烧药多久会退烧(音频)

    喝过退烧药多久会退烧
    讲解医师:侯凤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喝过退烧药后,一般30-40分钟后体温可以下降,大约1-2个小时后体温可以恢复到正常。每个人的个体差异非常大,因为引起发烧的原因不同,退烧的快慢也有所区别,常见于以下情况:\n1、病毒感染:对于发烧的患者来说,如果服用退烧药后能够顺利降温,而且体温不再升高,这种情况下多数提示为病毒感染。病毒一般是自限性疾病,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可以自行好转。\n2、细菌感染:如果服用退烧药之后,体温暂时下降且很快再次上升,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服用退烧药之后,体温不会就此消失,还会再次升高。如果不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不可能退烧。因为炎症存在,体温升高还会反反复复出现。所以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如果支持细菌感染的诊断,需要尽早应用抗菌药物治疗,防止病情加重。\n对于发烧的患者来说,针对病因治疗才是根本。服用退烧药物只是暂时缓解症状,不会解决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