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贤

  • 中渚穴位置(音频)

    中渚穴位置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中渚穴在手背第4-5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往手腕方向约一寸的凹陷处,左右各一。取此穴的时候,应该让患者俯掌,掌心向下,中渚穴位于手背部位,手指与无名指指根间下2cm手背凹陷处,用力按压会有酸胀感,或在无名指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的凹陷处。\n中渚穴具有清热、舒筋活络的作用,临床对于三焦经热邪上扰所引起的眼、耳、咽喉、头部,以及手、肘、臂、颈部等疾病有显著的疗效,故如果长期按摩,对于耳朵疾病、手背浮肿、坐骨神经痛、眼睛红肿、头痛、眩晕都有不错的调理和改善作用。
  • 姜和白醋贴肚脐能减肥吗(音频)

    姜和白醋贴肚脐能减肥吗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姜和白醋贴肚脐不能减肥。减肥不仅要合理控制饮食,还要增加运动量,使身体能量摄入低于消耗量,以消耗多余的脂肪,起到减肥的目的。\n生姜加上白醋贴肚脐能起到温暖腹部的作用,可以补充身体的阳气,对于身体虚弱的人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能使人气血充足,增强人的抵抗力。此外,用姜和白醋贴肚脐还可以改善胃肠的功能,增强人体的消化、代谢,促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 艾灸肚脐眼对女性的好处(音频)

    艾灸肚脐眼对女性的好处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肚脐眼又称为神阙穴,是养生大穴,艾灸肚脐眼对女性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保健、防病等作用,可以回阳固脱、温补阳气,并调理脾肾两虚引起的脾气不足,可疏肝理气、调达气机,使身体平衡,还能改善内分泌失调,让子宫、卵巢、神经活跃达到改善。\n艾灸肚脐眼也能散寒祛湿、提升阳气,并改善血块排不出、子宫痰湿太重造成的月经不调,有通经络、调气血、祛湿活血的效果,可以改善失眠多梦、月经过少、有血块、不排卵的情况,还有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卵巢不排卵,并且白带增多、乳房胀痛、痛经。艾灸可温热子宫、散寒,并改善血液循环,灸相应穴位可提升子宫温度和活性。\n艾灸肚脐眼还可以增加身体的免疫力,让子宫环境变好,免受细菌侵害,加快子宫的分泌物代谢,能不残留,为人体补充元气,帮助人体自身修复、代谢。此外,胃寒湿重就会胃胀、胃酸、胃溃疡,艾灸肚脐眼能够增加肠胃的蠕动功能,能够有效改善肠胃问题,排除肠道内的浊气,做完艾灸要大量喝水,有利于经络排毒、肠道排便。
  • 艾灸后患处越来越疼是怎么回事(音频)

    艾灸后患处越来越疼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艾灸后如果出现患处越来越疼的情况,其实是一种排病反应,这是一种艾灸的正常反应。\n在艾灸治疗和调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应,这是一种好的现象,说明身体的气血比较旺盛,体内的正气被调动起来,积极的对抗病邪。一般这个反应越明显,治疗的效果越好,主要的症状包括很多,比如皮肤痒,代表大量的毒素和邪气从皮肤排泄,还有就是疼痛增加,这说明艾灸之后由于血流量增加,淤堵的毛细血管开始恢复弹性,气血推动血液的力量增强,会牵拉周围的组织,就会产生疼痛感。另外,还可能产生眩晕感,这是贫血、气虚、高血压、高血脂的表现。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反应都是气血加快的一种表现,也可以说是艾灸起到了作用的表现。
  • 艾灸灸耳朵的功效与作用(音频)

    艾灸灸耳朵的功效与作用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艾灸灸耳朵,具有醒神健脑、促进内分泌、美容养颜、调理五脏的作用。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脾主身心,以充养耳,肝胆之气影响耳,认为耳尖代表心,耳廓代表脾,耳皮肉代表肺,耳背代表肝,耳垂代表肾。所以,脏腑组织有病必然反映于耳,其不同位置的功效如下:\n1、耳垂一带:为耳朵的头面区,该区域耳穴与人的头脑、面颊关系密切,经常艾灸耳垂可以美容养颜、醒神健脑。\n2、耳窝:为耳朵的中心区,五脏六腑对应的耳穴都在耳窝里,对耳窝里的各个点进行艾灸可调和五脏,帮助五脏排出毒素。\n3、耳廓外缘:耳穴主要对应人的四肢,肢体健壮而敏捷的人耳廓外缘比较宽大,肢体瘦小的人耳廓外缘都相对窄小,长期艾灸耳廓外缘可以使四肢强健。\n4、其他部位:耳朵上的三角区就是三角窝,耳轮下脚和耳轮、三角窝相邻的部分,对应于人体泌尿生殖系统,还有交感、神门两大要穴。灸此区域可以滋阴补肾,还能调整体内的植物神经,调节排泄机能。
  • 艾灸出的水是汗还是湿气(音频)

    艾灸出的水是汗还是湿气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艾灸出的水是汗,出汗说明灸的程度已经够了。湿气是因为脾胃不能正常运化身体产生的水湿,从而积聚在体内形成,真正的湿气可通过自身内循环系统排出,通过皮肤排出的少之又少。艾灸穴位出汗有利于身体排湿,艾灸出水是因为太热,此时就容易出汗,这是人的正常生理反应。\n如果天气很热,再加上艾灸,就会更热,热的出汗是正常生理反应。另外,人虚的时候也会出汗,如阴虚病人会出汗,但很多病人阴虚的同时还伴有阳虚症状。艾灸后局部出汗是病邪在找通路,即寒湿在此处找通路。如果艾灸后出汗自我感觉很好,应该没有问题,表示邪去正安,是好现象。如果艾灸出汗后自我感觉很累、很疲乏,表示正不胜邪,应该结合食疗,吃补气血的食物或药物。
  • 艾灸后的排病反应都有哪些症状(音频)

    艾灸后的排病反应都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艾灸后的排病反应有排风寒反应,通常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感冒、咽喉痛、关节痛等,有些人还会感觉到从头顶或四肢末端冒凉气。艾灸后还可出现排痰湿的反应,表现为咳嗽、痰多、呕吐、腹痛、腹泻等。\n艾灸后排火毒反应,表现为瘙痒、痈肿、发热,类似湿疹,并伴有皮肤瘙痒、面部或身体丘疹,当火毒消除后上述反应就会自然消失。艾灸后还会出现嗜睡反应,有的人会出现浑身无力、嗜睡,说明人体的正气逐渐充盈。
  • 拔完火罐能不能喝酒(音频)

    拔完火罐能不能喝酒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拔完罐一般在24小时后再考虑喝酒,拔罐完身体毛细血管扩张,毛孔处于打开的状态,如果此时喝酒,酒精在进入人体之后可麻醉身体的呼吸中枢、运动中枢等,还可导致血压不稳,引起出汗、乏力等不适症状,也会影响到拔罐的效果。\n拔罐完24小时之后,身体基本已经恢复,此时可以喝酒,但也要避免过量饮酒。另外,拔罐之后患者身体比较虚弱,应注意休息、注意保暖,避免直吹空调或电风扇,以免受凉感冒。
  • 横骨穴的准确位置和作用(音频)

    横骨穴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横骨穴是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于足少阴肾经,是足少阴肾经与冲脉的交会穴,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五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横骨穴具有补益肝肾、调理下焦的功效,临床主治闭经、带下、遗精、阳痿、少腹胀痛、阴部肿痛、遗尿、小便不利、疝气。\n生殖系妇科疾病配三阴交、肾俞穴,膀胱疾病配三阴交、次髎穴,小腹部疾患配阴谷、气海穴。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按揉横骨穴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疝气、阳痿。针灸注意事项,针刺前排空膀胱,并缓慢下针,以防刺伤膀胱和肠管。
  • 关冲穴放血的功效(音频)

    关冲穴放血的功效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关冲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井穴,在手无名指尺侧,距指甲缘0.1寸。关冲穴放血具有泻热开窍、清利喉舌、活血通络的功效,此穴为急救穴之一。\n关冲穴临床主治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耳鸣、耳聋、肩背疼痛、臂部疼痛、急性扁桃体炎、喉炎、结膜炎、热性病、心烦、痄腮、小儿消化不良,还有用于急救等。浅刺0.1-0.3寸有局部胀痛感,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出血呈绿豆大小,血色由深变浅,需要注意局部消毒,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