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国强

  • 慢性骨髓炎并发症(视频)

    慢性骨髓炎并发症
    慢性骨髓炎并发症叫病理性骨折,并发症有: 1、有感染之后,细菌把骨头侵蚀破坏,骨头强度下降了,就是一个比较小的外力都能造成骨折,是病理性骨折; 2、儿童的骨髓炎出现肢体生长障碍,比如骨髓炎破坏骨骺,骨骺就是长骨头的部位,骨髓炎把骨垢破坏了,肢体的生长受到影响,反过来说,肢体受到影响之后会造成肢体变短,感染灶如果在骨骺附近,而不是在骨骺上,炎症刺激会造成血液供应增加,使骨骺生长比较快,肢体反倒会长的比正常的要长,有的时候骨髓炎正好偏于骨骺的一侧,有的部位正常生长,破坏的部位长得慢,生长不对称,形成畸形,造成膝内翻、膝外翻,或者肢体不等长等; 3、关节的挛缩或者关节的功能障碍,因为长期病变,病人需要制动,长期的制动,或者病人没有得到比较正常的锻炼,从而造成关节僵硬,比较常见的就是胫骨的骨髓炎合并足下垂最多; 4、骨髓炎的复发,骨髓炎复发的危险性与感染部位或者发病后是不是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关系,比如脚上趾骨骨髓炎复发率可以高达50%,比较容易复发; 5、癌变,慢性骨髓炎都会形成窦道,窦道口反复流脓,长时间炎症刺激,造成皮肤癌变,形成皮肤癌。
    2023-08-03
  • 骨髓炎用什么抗生素(视频)

    骨髓炎用什么抗生素
    骨髓炎抗生素的选择要根据致病细菌的种类,患者的情况还有用消炎药治疗的效果,化验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综合而选定。通过分泌物的培养或者血培养,能知道是哪一种细菌感染,并且做药敏试验,根据化验结果选择抗生素,是最准确的。没有培养出细菌,根据经验选择抗生素,要选择比较广谱、足量的,一般主张联合用抗生素药,要足疗程的应用抗生素,选择能覆盖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的抗生素。比如用一代的头孢,头孢唑林,头孢西丁联合氨基糖甙类,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或者一代头孢联合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通过治疗之后看效果。效果包括是不是红肿热痛减轻,抽血化验,查血沉和C-反应蛋白是不是指标有所下降,通过治疗有效,就继续用,如果没有效,就选择更高级别抗生素。比较高级别抗生素根据怀疑细菌种类,阳性菌感染选择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怀疑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选择头孢他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或者美罗培南。
    2023-08-03
  • 血源性骨髓炎能治好吗(视频)

    血源性骨髓炎能治好吗
    血源性骨髓炎是有希望能治好的,血源性骨髓炎也分急性和慢性,急性骨髓炎关键就是早期诊断,及时应用有效的抗感染药物和及时的手术治疗。首先要增强全身抵抗力,比如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果高热进行降温、补液,酸中毒需要纠正,经过全身的调整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再一个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原则是选择有效的、联合、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血培养或者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抗生素,需要足疗程应用,用药4-7周,局部用夹板、石膏或者皮牵引,抬高患肢,保持功能位,制动可以防止畸形和病理骨折,并且有利于炎症的消退。如果经过治疗2-3天没有效果,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用药的时候,也可以应用古老的中医,辨证施治。慢性骨髓炎需要手术和抗感染药物联合治疗,手术主要就是把感染灶进行彻底清理,清理之后肯定要遗留不同程度的骨缺损、皮肤缺损,也要采取相应的治疗,再结合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还是很有希望能治愈的。
    2023-08-03
  •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好发部位(视频)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好发部位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主要发生在长管状骨的干骺端,最多见的就是胫骨和股骨,也就是大腿骨和小腿骨;其次就是肱骨、桡骨和髂骨,就是上肢的骨头。骨髓炎细菌的侵入途径,首先是身体其它部位存在感染病灶,原发病灶好多是查不出来,能说清楚的可能最多占35%,一般都说不清楚,都是皮肤或者黏膜感染,比如说疖、痈、扁桃体发炎或者中耳炎,原发病灶处理不当,或者身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原发病灶的细菌就会入血,引起菌血症和脓毒血症。细菌进到骨头营养动脉以后,由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也就是骨头的两端,血流比较缓慢,细菌容易在这地方停留,从而形成感染灶,此后脓肿周围的骨头因为引流不好,多会有严重的脓毒血症的表现。
    2023-08-03
  • 急性骨髓炎怎么治疗(视频)

    急性骨髓炎怎么治疗
    急性骨髓炎治疗成功的关键就是早期诊断,按骨髓炎进行治疗,需要及时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必要时及时的手术治疗。分三部分: 1、全身的支持治疗,加强全身营养,包括对症治疗,比如高热的时候需要降温,补液、纠正酸中毒,必要时需要少量多次输血,通过这些治疗,主要可以增强病人抵抗力,同时给予容易消化的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比较多的饮食; 2、抗菌药物的应用,抗菌药的原则是采取有效、联合、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如果高烧的时候,血培养能培养出细菌,或者有分泌物的情况,可以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有培养结果,根据培养结果选择抗生素,是最理想的,如果没有,只能按经验,一般情况下用药周期会比较长,需要用药4-7周,首先静脉输液3周,然后再改成口服3周,等到体温正常,包括化验白细胞数,血沉、C-反应蛋白都恢复正常以后,症状体征都消失以后2周再停药,用药周期会比较长。同时可以结合中药的内服外用,比如中药,骨炎通络丸口服,外用的骨炎膏; 3、局部治疗,可以用夹板、石膏或者皮牵引进行制动,需要抬高患肢,并且保持功能位,万一僵硬了,可以僵在功能位,防止畸形和病理骨折的发生,有利于炎症的消退,如果抗生素治疗2-3天仍然不能控制,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手术主要是钻孔减压,或者开窗减压。
    2023-08-03
  • 化脓性骨髓炎好发部位(视频)

    化脓性骨髓炎好发部位
    化脓性骨髓炎主要发生在长管状骨的干骺端,长管状骨部位是胫骨、股骨发病的结构,就是大腿骨和小腿骨最容易发病,其次就是肱骨,就是上臂的骨头,还有桡骨、髂骨,都容易发生干骺端,就是比较容易发生骨头的两端。因为骨髓炎的细菌侵入途径,因为身体其它部位有感染,细菌通过原发感染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骨头里边,到骨端部位属于血管末梢,毛细血管多,血流比较缓慢,细菌在这里面比较容易停留繁殖,从而引起骨髓炎,所以多见于骨头两端。
    2023-08-03
  • 骨感染病怎么治(视频)

    骨感染病怎么治
    骨感染有急性与慢性之分,对于急性骨感染,关键是要早期诊断,及时应用有效抗生素和手术治疗,同时要加强全身的支持疗法,加强高营养、高维生素饮食。 在症状比较重时要采取对症措施,如高热时要降温,用退烧药物,同时补液以纠正酸中毒,必要时可以少量多次输血,采用有效、联合、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 根据血培养或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敏,根据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用药时间至少持续4-7周。 同时,局部应用夹板、石膏、支具或通过皮牵引进行制动,抬高患肢保持功能位,防止畸形和病理骨折,制动有利于炎症消退。 如果通过抗生素治疗2-3天仍然不能控制症状,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包括钻孔引流、开窗减压,同时还提倡应用中医中药的方法。慢性骨感染主要是抗生素结合手术治疗,二者缺一不可。手术主要是彻底病灶清除术,以及针对病灶清除术以后遗留的骨缺损、皮缺损的治疗。
    2023-08-03
  • 长节段骨缺损治疗方法(视频)

    长节段骨缺损治疗方法
    长节段骨缺损是骨科的疑难杂症,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骨移植术,骨移植术包括自体骨移植,比如常用的取髂骨进行植骨治疗。还包括带血管的腓骨移植,带血管的骨头移植效果更好,可以相当于正常骨折愈合一样,愈合更快、更有保证。除了自体骨以外,还有同种异体骨,还包括人工骨、组织工程骨,组织工程骨是指通过组织工程技术先提供一个支架,然后通过营养液可以让人类骨细胞在支架上生长,从而形成一块骨头,这是目前比较新的技术。还有骨搬移技术,这属于俄罗斯的方法,通过环形外固定架的调整可以将骨头延长,从而解决骨缺损。膜诱导技术也是比较新的技术,先把感染灶彻底清除,清除以后在感染部位用加有抗生素的骨水泥填塞到里面,抗生素骨水泥会诱导形成一层膜,膜里边有非常多的生长因子,在膜下植很多骨头,该膜可以促进植骨愈合。更先进的还有基因治疗法,通过基因来产生各种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等生长因子可以促进骨的生长。其它配合物理疗法,如电刺激、超声波、高能震波等,可以加速骨质的生长愈合。
    2023-08-03
  • 骨头发炎吃什么消炎药(视频)

    骨头发炎吃什么消炎药
    骨头发炎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感染的病原菌类型、患者情况、治疗效果、抗生素的敏感试验结果来选。窦道感染时,往往窦道会有分泌物,通过分泌物或通过抽血查血培养能够查到致病菌,并且做药敏试验,这样就可以根据化验结果来选择敏感抗生素。如果不能培养出细菌,要经验性的来选择抗生素,要选择广谱抗生素,并且要求足量联合、疗程足够长,要把握这些原则,选择能够覆盖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的抗生素,如一代类头孢,如头孢唑林、头孢西丁,一代头孢联合氨基糖苷类,糖苷类包括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或一代头孢联合喹诺酮类,喹诺酮类包括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类。治疗之后要观察治疗效果,并且可以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血沉、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观察炎症是进展还是好转的指标,通过抽血化验可以查这两项,如果通过药物治疗有效,便继续应用选择的药物治疗,如果没有效就要换高级别的抗生素。如果怀疑革兰氏阳性菌感染,要选择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如果怀疑阴性菌感染则选择头孢他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或美罗培南。
    2023-08-03
  • 长节段骨缺损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长节段骨缺损是怎么引起的
    长节段骨缺损在临床上相对比较常见,通常是由创伤、感染、肿瘤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所导致。如今由于高能量创伤所导致长节段骨缺损比较多见,如车祸、在矿场矿石砸伤、机器碾压伤等,严重创伤当时就可以造成长节段骨缺损。严重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若手术后感染,在清创时不得不把粉碎性骨折块清除掉,清除掉之后就会形成长节段骨缺损。感染尤其是血源性感染,往往脓液扩散会造成长段骨头感染,对感染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清除感染灶可以造成长节段骨缺损。骨的恶性肿瘤清理不干净术后非常容易复发,所以一般情况下要求广泛切除,容易造成长节段骨缺损。先天性疾病即比较常见的如胫骨假关节,胫骨假关节属于先天性疾病,骨头强度本身比较差,比较轻微的外力甚至没有外力就造成骨折,在骨折附近骨质条件很差,如果按一般骨折单纯复位固定很难愈合,所以一般要把病变骨彻底清除掉,会形成长节段骨缺损。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