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占军

  • 支气管炎刮痧刮哪里(视频)

    支气管炎刮痧刮哪里
    支气管炎有药物之外的疗法,如刮痧。刮痧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以中医皮肤理论为基础,用器具如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的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目的。如果想要用刮痧来治疗支气管炎,必须辨证论治,实证的患者要采用泻法,虚证的患者要采用补法。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使用刮痧的疗法,避免病情加重。 支气管炎患者在刮痧时要注意先刮后颈部正中,尤其大椎穴,然后自上而下刮督脉,即脊柱正中,可激发一身之阳气。然后自上而下刮两侧的膀胱经,尤其是脊柱旁开1.5寸,取穴大抒、风门、肺俞,皆可宣肺理气、滋阴清热。然后刮前胸部,从胸骨正中开始,由内向外,从天突刮至膻中,天突可止咳化痰,膻中宣通胸中气机。刮时可用力,但要注意均匀和柔和,以出刮痕为度,但不可强求出痧。 此外,支气管炎患者必须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不能喝酒、抽烟。而且也需要注意保暖,再配合中医刮痧进行治疗,会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3-07-31
  • 中医能治好支气管扩张吗(视频)

    中医能治好支气管扩张吗
    中医认为支气管扩张与咳嗽病、咯血病或肺络病有关,可以通过内服、外敷、穴位贴敷、针灸、麻醉等方法得到较好的治疗。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主要是通过长期调理改变人们的体质,可以使部分支气管扩张患者少发作,甚至发作频率明显降低,对于个人生活质量改善有较大帮助。 治疗方面中医以祛邪扶正为主,祛邪者当分痰热、痰浊、瘀血,并注重浊毒或清热化痰解毒,或燥湿化痰解毒。扶正者当益气养阴或补肺益气。支气管扩张患者平时应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饮食方面要忌烟酒,慎用辛辣刺激及过咸的食物,继发呼吸道感染时宜进半流质饮食,多饮水,以湿化痰液,有利排痰。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总有效率平均在90%左右,但患者能否治愈取决于发病年龄、病程以及疾病严重程度。本病为慢病,不可逆性疾病,一般治愈率较低。
    2023-07-31
  • 支原体肺炎的典型症状(视频)

    支原体肺炎的典型症状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肺炎,过去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可引起流行,约占各种肺炎的10%,严重的支原体肺炎也可导致死亡。发病初期有乏力、头痛、咽痛、发冷、发热、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头痛显著,发热高低不一,可高达39℃,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发热可持续2-3周,热度恢复正常后仍可有咳嗽,伴胸骨下疼痛,但无胸痛。 该病具有自限性,多数轻症患者不经治疗可自愈,早期使用抗生素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常用抗菌药物有大环内酯类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中医艾灸对支原体肺炎疗效也较为显著,每日先用无烟艾灸仪灸相应穴位5-10分钟,再进行穴位敷贴,利用艾灸热力促进药物的吸收,一般每日一次,治疗8天。贴敷后局部皮肤若出现热、疼、红肿、起泡等,可缩短贴敷的时间。
    2023-07-31
  • 咳嗽身体发热怎么回事(视频)

    咳嗽身体发热怎么回事
    咳嗽、发热为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常见于呼吸系统感染,如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根据患者是否伴咽痛、咳嗽、浑身酸痛、无力以及其它临床表现来综合判断,可以完善相关检查,如血液分析、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呼吸道病毒检测以及肺部的CT等影像学检查等。针对发热的病因进行积极处理是解决发热的关键,根据检查结果的不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如果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则给予抗病毒药物,如中药等治疗; 2、如果为细菌性肺炎,要规律抗感染治疗,脱水患者要积极补液,发生药物反应时立即停用药物并进行抗过敏治疗; 3、发热本身为机体免疫系统清除感染原的表现,除非高热持续时间长或患者严重不适应,否则无需急于使用退烧药,但一定要告知患者,取得患者的理解,对于高热患者必须进行降温处理; 4、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补充热量,增强身体免疫力。
    2023-07-31
  • 咳嗽肺疼是什么原因(视频)

    咳嗽肺疼是什么原因
    咳嗽的患者常伴有胸疼,部分患者主诉肺疼,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具体如下: 1、感染:要积极进行抗炎治疗; 2、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多伴有发热,此时患者要多卧床休息,采用患侧卧位,让健侧肺充分发挥代偿性作用。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增进食欲。对于高热患者,应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退热药物; 3、肺部肿瘤: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及早确诊,进行有效对症处理。如果有手术机会,可通过手术切除病灶,也可通过化疗、放疗、靶向药物等治疗对肺癌进行处理。
    2023-07-31
  • 月子期间感冒咳嗽怎么办(视频)

    月子期间感冒咳嗽怎么办
    坐月子期间的产妇会流较多汗,加上产后身体较虚弱,抵抗力差,容易受到病毒侵袭。因此,这个阶段没有做好防护则容易感冒。坐月子期间感冒咳嗽是由着凉、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所致,只要症状不重,建议采用食疗方法或者配合中药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1、喝红糖生姜水,对感冒有治疗作用; 2、喝白菜心萝卜水,治疗感冒较有效; 3、咳嗽期间还可用川贝、雪梨、蜂蜜等煮水饮用,外加陈皮和甘草泡水喝; 4、多喝杏仁粥、猪肺汤等,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 如果通过食疗的方法不能有效缓解症状,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不可自行用药,以免给自身和婴儿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在哺乳期,尽量避免在用药期间喂奶,需要等完全康复后停药24小时以后,再给孩子哺乳。平时产妇还需要注意做好隔离,不要对着孩子咳嗽或打喷嚏,不要亲吻孩子,以免导致病菌传染。注意保暖,避免伤风受凉,多用热水泡手、泡脚,都可促进康复。
    2023-07-31
  • 热咳嗽和寒咳嗽的区别怎么分辨(视频)

    热咳嗽和寒咳嗽的区别怎么分辨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分热咳和寒咳,为不同的证型,只有将这两种咳嗽区别清楚,才能对症下药,在最短时间内治愈的咳嗽。热咳和寒咳的区别如下: 1、原因不同:热咳主要为患者体内出现郁热引起,经常爱吃辛辣、油腻的食物的人较容易导致患热性咳嗽。寒咳主要为机体受到风寒所引起; 2、症状不同:这也是平时辨别的主要线索。热咳最典型的症状为痰液黏稠,喉咙不舒服,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咽喉肿痛。寒性咳嗽痰液较稀,且多为白色或透明色,患者会出现鼻塞、流鼻涕以及舌苔发白等伴随症状; 3、治疗手段不同:热咳一般使用除肺祛火的药物,寒咳一般使用杏仁、桔梗等帮助祛寒的中药材。如果能分清自己是热咳还是寒咳,使用合适的药物则容易改善症状。
    2023-07-31
  • 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方法(视频)

    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方法
    慢性咳嗽属于肺系病证,中医治疗需要辨证论治。长期慢性咳嗽多由实证转为虚证,治疗以补肺为主,具体如下: 1、患者咳嗽日久,出现肾虚不纳或阴虚内热,则应相应加入补肾、泻火等功效的药物,治疗应当扶正补虚,兼顾主次; 2、风寒袭肺表现为咳嗽声重有力,咽喉作痒或鼻塞流清涕,咳痰稀薄色白,伴有头痛、肢楚、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法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常取三坳汤加减、止嗽散加减等; 3、风热犯肺表现为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咳时汗出,苔薄黄、脉浮数。治法宜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方药常选生菊饮加减; 4、风燥伤肺、痰湿蕴肺的咳嗽常表现为干咳,连声作咳,咽痒、咽痛、唇舌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有鼻塞、头痛、畏寒、身热等,苔薄白或薄黄,质红、干而少津,脉浮数或小数。治法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方药常选桑杏汤加减; 5、对于痰热郁肺的咳嗽,多表现为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稠而黄、咳吐不爽,或有热腥味、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隐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腻、质红、脉滑数。治法宜清热化痰肃肺、方药多选清金化痰汤加减; 6、肺阴亏耗的症状多表现为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夹血,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起病缓慢,患者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法以滋阴润肺、止咳化痰为主,方药选沙参麦冬汤加减。
    2023-08-02
  • 慢性咳嗽的中医病机(视频)

    慢性咳嗽的中医病机
    慢性咳嗽指病程超过8周的咳嗽,属中医学久咳、久嗽、顽固性咳嗽范畴,因病程较长,病机复杂而容易被误诊误治。慢性咳嗽的病位主要在肺,但与胃、肾、肝、脾、心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慢性咳嗽病理性质多为邪实与正虚并见。正虚以肺脾气虚、肝肺阴虚为主,邪实则以痰燥风火突出。饮食不调、嗜烟好酒、过食肥甘厚腻,均可伤及脾胃,酿生痰湿,或因平素脾运不健,水谷精微不能上输以养肺,反聚为痰浊。寒邪肝肺,肺气上逆,乃生咳而嗽,或由于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失调达,气机不畅,日久气郁化火,因肝脉不邪而上注于肺,故气火循经犯肺,发为咳嗽。肺病迁延不愈,导致阴伤气耗、肺气上逆,出现咳嗽。
    2023-08-02
  •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治疗原则(视频)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治疗原则
    肺炎链球菌肺炎为肺炎链球菌引起,一般以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为治疗原则,具体如下: 1、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或伴随其它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针对病情选用合理抗菌药。抗菌药多使用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或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可采用喹诺酮类药物; 2、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发热期要卧床休息,给予物理降温,胸痛明显的患者要适当止痛,注意生命体征、尿量和意识状态的改变。不宜使用强力镇咳药,有发绀、缺氧要给予吸氧。腹胀者应禁食禁水,烦躁不安、谵妄、失眠的患者可以给予助眠或改善睡眠的药物,但禁止使用抑制呼吸的镇静药。 此外,要避免淋雨,天气寒冷时添加衣物,防止受凉。人体一旦受凉,致病细菌则容易侵入人体,破坏免疫屏障,导致疾病发生。处于发育状态的儿童应注意饮食,最好均衡饮食,各种营养合理搭配,远离烟酒。经常到户外活动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少与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接触,避免受其感染,均可预防肺炎发生。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