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娜

  • 突然鼻出血怎么回事(视频)

    突然鼻出血怎么回事
    鼻出血又称为鼻衄,突然出现鼻出血的原因非常多,具体如下: 1、鼻腔本身的原因:例如鼻中隔偏曲、鼻腔血管瘤,以及鼻腔、鼻窦的出血性鼻息肉,或者鼻腔、鼻窦良性肿瘤以及恶性肿瘤; 2、血液系统疾病:例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部分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也可能出现凝血功能的异常,导致鼻出血。如果反复发生鼻出血,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凝血检查以及鼻内镜检查,以确认鼻出血的部位; 4、在季节交替或者室内空气太过干燥,鼻腔黏膜也过于干燥的时候,也容易突然发生鼻出血; 5、部分患者喜欢用锐器或者是手挖鼻子、用力擤鼻,也可以导致鼻腔黏膜破损,引发突然的鼻出血。
    2023-08-03
  • 外耳道炎的注意事项(视频)

    外耳道炎的注意事项
    外耳道炎需要与其它外耳道疾病相鉴别。外耳道后壁疖肿严重者可导致耳后沟以及乳突区红肿,应注意与急性乳突炎鉴别。急性乳突炎患者多有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史,发热比较明显,无耳廓牵拉痛,耳有乳突部的压痛;有鼓膜穿孔或鼓膜明显充血,脓液较多;X射线乳突摄片显示乳突气房混浊或有骨质破坏。外耳道炎患者应注意纠正挖耳等不良习惯,游泳、洗头时应避免污水进入外耳。如果有水进入,应及时擦净,及时清除或取出外耳道耵聍或异物,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损伤。
    2023-08-03
  • 外耳道炎护理提醒(视频)

    外耳道炎护理提醒
    外耳道狭窄的外耳道炎患者,待炎症消退后可行外耳道成形术,并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外耳道皮肤生长情况,保持患耳清洁、干燥。若外耳道出现分泌物,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3%的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并用棉签拭干后再滴入抗生素滴耳液。使用滴耳液时,应注意滴耳液的温度应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2023-08-03
  • 外耳道炎的症状(视频)

    外耳道炎的症状
    根据病程将外耳道炎分为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和慢性外耳道炎,具体症状如下: 1、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首先症状是疼痛,发病初期耳内有烧灼感,随着病情的发展,耳内胀痛,疼痛逐渐加剧,甚至坐卧不宁,咀嚼或说话时加重;分泌物会随着病情发展,外耳道有分泌物流岀,并逐渐增多,初期是稀薄的分泌物,逐渐变稠呈脓性; 2、慢性外耳道炎:慢性外耳道炎通常使患者感到耳痒不适,不时有少量分泌物流出。如由于游泳、洗澡水等进入外耳道,或挖耳损伤外耳道,可转为急性感染,具有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症状。
    2023-08-03
  • 外耳道炎的病因(视频)

    外耳道炎的病因
    正常外耳道皮肤及其附属腺体分泌对外耳道具有保护作用,当外耳道皮肤本身抵抗力下降或遭受损伤,微生物进入而引起感染,发生急性外耳道炎的症状。如患者有全身性疾病,抵抗力会较差,或局部病因长期未予去除,炎症还会迁延为慢性。外耳道炎的病因主要如下: 1、温度升高:空气湿度过大,腺体分泌受到影响,甚至发生腺体阻塞,降低局部的抵御能力; 2、外耳道局部环境改变:如游泳、洗澡或洗头,水进入外耳道,浸泡皮肤,角质层被破坏,微生物得以侵入。另外,外耳道略偏酸性,各种因素改变其酸性环境,都可能使外耳道抵抗力下降; 3、外伤:当挖耳时不慎损伤外耳道的皮肤,或者异物擦伤皮肤,引起感染; 4、中耳炎的脓液流入外耳道会刺激、浸泡,使皮肤损伤感染; 5、全身性疾病: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外耳道也容易感染,且不易治愈,如有糖尿病、慢性肾炎、内分泌激素水平紊乱、贫血等。
    2023-08-03
  • 5分钟搞懂外耳道炎(视频)

    5分钟搞懂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或皮下组织广泛的急、慢性炎症,属于耳鼻喉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在潮湿热带地区发病率很高,因而又被称为是“热带耳”。外耳道炎通常表现为局部的皮肤水肿,大量的多核白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呈海绵样变,皮肤表面有渗液、脱屑。外耳道炎的病因主要包括温度升高、局部环境改变、外伤、中耳炎等,全身性疾病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外耳道也容易感染,如糖尿病、慢性肾炎等。患者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数目升高,怀疑为坏死性外耳道炎者应送脓液培养,并将外耳道底部肉芽组织送病理检查,以便与恶性肿瘤相鉴别。患有基础疾病者需进行血糖和尿糖检查。患者还可以进行颞骨以及颅底CT、核磁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骨质及周围组织破坏情况,明确病变范围。外耳道炎急性期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渗液严重者使用5%-8%的醋酸铝纱条敷塞外耳道,每隔3-4小时自行滴入醋酸铝药液,每天更换纱条。亦可使用2%-5%的硝酸银液涂布,或局部应用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慢性外耳道炎局部应用抗生素与激素类,同时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外耳道炎患者应注意与其它外耳道疾病相鉴别,纠正挖耳等不良习惯,游泳、洗头时应避免污水进入外耳。如不慎进入外耳,应及时擦净,清除或取出外耳道耵聍或异物,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损伤。
    2023-08-03
  • 咽部异物的检查(视频)

    咽部异物的检查
    异物停留在咽部时称为咽部异物,患者多有误咽异物病史,详细询问病史和分析症状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具体检查项目如下: 1、体格检查:咽部常有异物感和刺痛感,在吞咽时症状明显,部位大多比较固定而持续。尖锐异物刺破黏膜,可见少量出血。较大异物存留下咽,引起咽旁间隙气肿甚至纵隔气肿,可导致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鼻咽异物可发生鼻塞,存留过久常有腥臭味; 2、镜检:口咽及喉咽部异物大多存留在扁桃体、舌根、会厌谷以及梨状窝等处,一般在口咽视诊或用间接喉镜、纤维喉镜或动态喉镜检查可发现口咽以及喉咽部异物。鼻咽部异物比较少见,用鼻咽镜或鼻内镜检查可发现鼻咽部异物; 3、影像检查:少数钢针、金属类异物,可能进入咽后隙或咽旁隙,经X线或CT检查可确诊。咽部异物有高密度及低密度两种,高密度异物平片即可完全显现异物位置、形状和大小,并可见咽部软组织肿胀和脓肿;低密度异物需要做钡餐检查,表现为充盈缺损,即异物的一个侧面,以及咽部功能紊乱、咽部软组织改变。异物很小时,可以用钡剂拌有棉絮观察,显示钡絮潴留咽部,结合病史进行诊断。
    2023-08-03
  • 咽部异物的预防(视频)

    咽部异物的预防
    咽部异物危害较大,特别是对于儿童。儿童出现咽部异物会引起喉梗阻,像花生米、枣核、豆类吸入气管后会堵住气道,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咽部异物的发生,预防措施如下: 1、进食,特别是吃鱼或者有核的水果时不要说笑、哭闹、打闹,以免鱼刺、果核等误咽,要改正口中含有食物的不良习惯; 2、小儿要加强监护,不要把小玩具、果核、豆类等含在口中,跑、跳时要注意避免误咽发生危险,幼儿吃有核的水果时要更加加倍小心; 3、睡眠、昏迷或醉酒时一定要摘下假牙,以免脱落误咽; 4、误咽异物后切忌自行吞服饭团、馒头、韭菜等食物,以免引起并发症增加取出困难。
    2023-08-03
  • 什么是神经性耳鸣(视频)

    什么是神经性耳鸣
    神经性耳鸣又称为感音神经性耳鸣,是最重要的一种耳源性耳鸣,此类耳鸣的变化发生在听觉系统,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感受,在没有任何外界声源或刺激的条件下,仍可以感觉到声音。神经性耳鸣发病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神经异常兴奋具有密切关系。耳鸣是耳鼻喉科比较常见的临床难题之一,且发病率较高,一般人群中有15%-20%存在不同程度的耳鸣症状。发病率还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老年人耳鸣发生率可达33%。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及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增加,感音神经性耳鸣的发病率具有增加的趋势,由于患者往往可能还存在听力受损,将会导致言语交流障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2023-08-03
  • 什么是扁桃体肿大(视频)

    什么是扁桃体肿大
    扁桃体肿大是一种咽扁桃体不正常的增生所导致的疾病,它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该病多发于儿童,主要是由于儿童在年龄因素的影响下,其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相对低下。 扁桃体肿大都是由于炎症刺激感染而引起的肿大,当身体抵抗力以及免疫力下降以后,细菌或者病毒就会入侵,反复感染扁桃体,导致双侧扁桃体肿大,局部充血,表面可见脓栓,引起咽痛,以吞咽困难以及吞咽疼痛为主。 在临床上将其分为三度,Ⅰ度是扁桃体肿大,但是没有超过舌腭弓;Ⅱ度是扁桃体肿大超过舌腭弓,但是没有超过咽腭弓;Ⅲ度是扁桃体肿大的边界达到悬雍垂以及中线。 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