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里红

  •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音频)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胃食管反流病从症状上可以分为三类,极典型症状,非典型症状和消化道外的症状。典型的症状是烧心、反酸和反胃,非典型的症状是胸痛、上腹部的疼痛和恶心,消化道外的症状包括有口腔、咽喉部、肺和其他部位,如脑、心的症状,这些症状有咳嗽、咽喉部不适、哮喘等。\n临床上反复发生的烧心、反酸,特别是伴有胸骨后疼痛不适的,首先要考虑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性。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病最突出的症状,表现为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延伸,多半在餐后一小时出现。平卧位弯腰或者腹压增加,如用力排便时,症状可以加重。反胃指没有恶心和不用力气的情况下,胃内容物涌入口腔,其中反流物呈酸性的就称为反酸。\n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越来越多的患者是以咽喉炎、咳嗽、哮喘作为首要症状就诊,初诊的胃食管反流病,还要排除心绞痛,因为胃食管反流病往往是呈慢性的病程,反复发作,而且与体质、体位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后可以得到缓解,有别于心绞痛的症状特点。
  • 反流性食管炎会不会传染(视频)

    反流性食管炎会不会传染
    反流性食管炎是功能性病变,因此不会传染,但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的其中一种病因,幽门螺杆菌具有传染性。反流性食管炎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类型,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包括胃酸或胆汁逆流进入食道,而引起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及巴瑞特食管病变。其中反流性食管炎,是指食道下段出现条形糜烂或片状糜烂,这种情况一般需要两个月的规范抑酸和调节动力治疗。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的其中一个病因,即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其可以通过粪口、口口途径传播,若家庭中间有人出现该细菌感染,则建议全家进行检查,根除传染源。反流性食管炎并不具备传染性,因此此病患者不需要恐慌,也不需要自我低估、自卑,接受治疗即可。
    2023-07-31
  • 耐信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好吗(视频)

    耐信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好吗
    耐信是商品名,全称埃索美拉唑,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但仅针对酸性反流性食管炎,也就是胃酸反流进入食道,然后可能会有嘴里涌吐酸水的感觉,这种情况下耐信的效果非常好。同时还要配合调节动力的药物,如吗丁啉、马来酸曲美布汀,以及中成药中的气滞胃痛颗粒、荜铃胃痛颗粒、胃苏颗粒等,既要抑制胃酸,又要抗反流,二者缺一不可,对食管炎疗效最佳。对于碱性反流的患者,即胆汁反流到食道的病人,应用耐信会加重病情。因为抑制胃酸导致胃内的pH值更高,本来胆汁反流是碱性,再抑制胃酸碱性程度就会更加严重。此外加用调节动力的药物可能使反流症状减轻,但这并不是耐信的功效,而且耐信可能还会导致胃内的症状加重。
    2023-07-31
  • 脂肪肝是什么意思(视频)

    脂肪肝是什么意思
    脂肪肝从名词上,可以理解为肝细胞被脂肪组织代替,占据了正常的肝细胞。轻度脂肪肝只是个别或者散发、局灶的肝细胞被脂肪化,还有一些病人,大部分的肝细胞都被脂肪组织代替,好发人群是肥胖人群,叫做非酒精性脂肪肝,还有一部分长期酗酒,叫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病人也容易发生糖、脂肪等代谢异常,并发脂肪肝的情况。脂肪肝可以没有肝功能的异常,称为单纯性脂肪肝,也可以出现肝细胞坏死,在外周血可以查到肝酶,ALT、AST等转氨酶的增高,称为脂肪性肝炎。肝细胞在坏死以后,正常的肝细胞会再生,但是已经坏死变成脂肪化的肝细胞,有可能会被纤维瘢痕组织代替,称为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可以形成假小叶,即肝硬化。所以脂肪肝可以逐步变成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也叫三部曲。可以进行B超或者CT检查,CT检查能够鉴别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即轻、中、重三度,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病情以及药物治疗的疗效。
    2023-07-31
  • 痢疾和腹泻的区别是什么(视频)

    痢疾和腹泻的区别是什么
    痢疾和腹泻的区别,分为西医角度和中医角度,具体如下:1、西医角度:痢疾单纯指细菌性痢疾,如志贺菌引起的痢疾,可以是急性也可以是慢性,特点是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而腹泻只要出现大便稀溏、次数增多,可以是黄色水样便,也可以是黏液便,都称为腹泻;2、中医角度:痢疾指症状上只要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统称为痢疾。而泄泻指腹痛,可以只是大便稀溏、黏腻、次数增多。痢疾在中医理论上对应西医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还有结直肠恶性肿瘤等。泄泻对应西医急性胃肠炎,像大肠杆菌超标、轮状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的急性胃肠炎,还可以是受凉感冒、胃肠型感冒等湿热型泄泻或者脾胃虚寒型泄泻。
    2023-07-31
  • 肠炎用什么抗生素(视频)

    肠炎用什么抗生素
    肠炎应根据病因对症选择抗生素治疗,具体分析如下:1、肠炎同时合并有胃的炎症,称为急性胃肠炎,很多没有细菌感染,所以无需应用抗生素;2、如果是细菌性肠炎,可以选择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类等均可以选择;3、如果感染非常严重的肠炎,可能要选择头孢三代,针对革兰氏阴性菌首选头孢他啶;4、如果是伪膜性肠炎,这种肠炎通常是在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出现菌群紊乱,导致难辨梭菌的感染。此细菌感染不要应用普通抗生素,而是要停用其他的可疑抗生素,选择红霉素,最好口服,不要静脉点滴。在肠道发挥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腹泻症状;5、病毒性肠炎,不需要应用抗生素,因为病毒性肠炎,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均具有自限性,7天左右能自行恢复。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补充水分、电解质,应用枫蓼肠胃康类药物,调节肠道状态。还可以用思密达,涩肠止泻的药物进行调理。
    2023-08-01
  • 口臭和胃有关系吗(视频)

    口臭和胃有关系吗
    口臭和胃有关系,但不是所有的口臭,必然与胃有关,具体分析如下:1、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幽门螺杆菌在胃窦部产生尿素酶,分解食物而产生氨和二氧化碳,如果是胃气上逆进入口腔,会出现异味。清除幽门螺杆菌以后,口臭能够消除;2、胃功能本身不好,胃失和降,胃的宿食腐败气味,可以从口腔中透出,从而出现口腔臭味、异味的感觉,应进行和胃降逆的治疗;3、口腔的牙齿问题,如龋齿、牙周炎,细菌滋生,卫生习惯差,也可以导致口臭;4、饮食因素,特别是吃大蒜以后,大蒜中的硫化物可以产生难闻的口腔异味。
    2023-08-01
  • 有胃病的人都有幽门螺杆菌吗(视频)

    有胃病的人都有幽门螺杆菌吗
    并非所有患有胃病的患者均会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我国50-70%的人群会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在门诊就诊的病人中,有胃部疾病的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更高,但是还有部分病人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临床经验发现存在胆汁反流的病人,不易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人通常所患的胃病为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还有部分胃窦息肉、溃疡性病变,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另外还有部分胃癌,也与幽门螺杆菌有明显的相关性。胃息肉的病人,即胃底腺息肉通常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所以幽门螺杆菌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如果影响生活工作的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有关,则建议根除治疗。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对肠易激综合症、胃食管反流病、胃肠道肿瘤、肥胖等,具有一定的正面效果,所以是否根除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2023-08-01
  • 腹泻严重脱水导致的后果是什么(视频)

    腹泻严重脱水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如果由于腹泻严重导致脱水,可能会出现电解质紊乱,因为血管中有效的循环血量下降,老年人甚至会出现血液黏稠的情况,可以诱发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若小儿严重脱水而导致电解质失衡,也可以引起心律失常的发生,低钾血症也可以引起心脏搏动异常,甚至发生心脏骤停。低钾血症的患者还可以出现周期性麻痹,无法行动但可以说话。而低钠血症会导致患者严重口干、眼眶凹陷,可以出现欲哭无泪、乏力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坐起困难,所以严重脱水可能会危及生命。若患者腹泻严重,应以预防为主。患者需口服补液盐或进行输液治疗,并且注意补充钠、钾。在生活中,患者可以摄入加少许盐的菜汤、咸菜或富含钾的鲜榨橙汁,能够有效预防低钾血症及脱水的问题。
    2023-08-01
  • 胃烧胃痛恶心怎么回事(视频)

    胃烧胃痛恶心怎么回事
    胃脘有烧灼感,而且疼痛、恶心,最常见的是胃部病变,具体如下:1、糜烂性胃炎:胃黏膜有局部破损,在胃酸的作用下会有火烧火燎的感觉,以及疼痛、恶心的情况,可以是炎症刺激所导致,也可能有幽门螺杆菌感染;2、溃疡性病变:大部分是有幽门螺杆菌,同时合并存在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会出现疼痛,而胃溃疡是在进餐以后疼痛更加明显,十二指肠溃疡是在空腹状态下比较明显。胃溃疡除疼痛以外,也可以有烧灼感,胃癌病人可以有胃脘烧灼感,以及胃部硬块,也可以出现疼痛、恶心、呕吐、早饱等问题。因此胃脘疾病要进行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综合判断。如果有幽门螺杆菌,应酌情根除,如果是胃部肿瘤性病变,早期在内镜下进行治疗,如果不能缓解,应观察有无外科手术指征。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