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海东

  • 儿童血尿的原因(视频)

    儿童血尿的原因
    儿童血尿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肾脏性和非肾脏源血尿。非肾脏源血尿有结石、尿路感染等;肾性源血尿有肾小球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小管疾病,如间质性肾炎等。 除此以外,还要排除假性血尿,即不是真性血尿,只是尿液颜色红,而小便中没有红细胞,比如吃火龙果可以引起小便颜色改变,但是尿常规正常。其他地方的血液混入尿中,也可引起血尿。 血尿不要紧张,首先要查尿常规,观察有没有红细胞、潜血,然后进一步做相关检查。
    2023-08-02
  • 微小病变型肾病怎么办(视频)

    微小病变型肾病怎么办
    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可以达70%-75%,其他类型有系膜增生型FSGS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最为常见,预后最好。多数患儿经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缓解,但是可能会复发。 临床病变是微小病变型,可能会发生激素抵抗,称为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治疗上除了糖皮质激素,还可以用免疫抑制剂,比如霉酚酸酯、他克莫司等。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可以出现病理改变,转变成其他类型,比如系膜增生型。
    2023-08-02
  • 晚上遗尿怎么回事(视频)

    晚上遗尿怎么回事
    夜晚遗尿主要原因是夜间尿量与膀胱容量不匹配,觉醒功能异常导致夜间不能醒来排尿。夜遗尿通俗称为尿床,是夜间不自主解小便,目前国内儿童夜遗尿定义为≥5周岁的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同时持续3个月以上,大龄儿童诊断可放宽要求。据统计,约16%的5岁儿童、10%的7岁儿童、5%的11-12岁儿童存在夜遗尿,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中枢神经系统生理节律、膀胱功能紊乱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目前认为中枢睡眠觉醒功能与膀胱联系障碍是夜遗尿发病的基础,主要病因是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夜间尿量增多和膀胱功能性容量减少。儿童夜尿虽然不会产生急性损伤,但长期夜间遗尿会给患儿及家庭带来负担和心理压力,对生活质量和身心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夜遗尿需要早期治疗,切勿采取观望态度。
    2023-08-02
  • 夜间遗尿是怎么回事(视频)

    夜间遗尿是怎么回事
    儿童夜间遗尿是指五岁以上小儿每周夜间遗尿超过两次,时间超过三个月,大年龄儿童的诊断范围可以适当放宽。夜间遗尿的原因有很多种,具体如下: 1、抗利尿激素异常,夜间尿量增多,正常人夜间尿量下降; 2、膀胱容量下降,正常膀胱可以胀到很大,耐受性比较好,但是夜间遗尿小儿膀胱容量下降; 3、觉醒功能异常,比如觉醒阈上升,夜间叫不醒; 4、遗传因素。 夜间尿量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比如抗利尿激素下降会引起夜间尿量增加,超过膀胱容量,再加上觉醒功能异常,所以出现夜间遗尿。
    2023-08-02
  • 小孩急性肾炎严重吗(视频)

    小孩急性肾炎严重吗
    儿童急性肾炎主要分为两种,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和急性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病情程度相差比较大,常见表现有浮肿、少尿、血尿、高血压。经休息、药物治疗后,大部分患儿能缓解。小部分患儿急性期会有严重表现,如严重循环充血,表现为气促、咳粉红色痰,甚至有生命危险。部分患儿会出现高血压脑病,表现为抽筋等。还有一部分患儿会出现肾功能异常,如肌酐、尿素明显上升、酸碱度改变、血钾升高。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一定要关注是否有严重并发症,如果没有严重并发症,大部分患儿经休息治疗,能够治愈。小部分患儿进展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需要注意。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根据疾病性质,病情程度相差较大,轻度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几周可以控制;重度患儿需要长期治疗。
    2023-08-02
  • 狼疮肾炎好治吗(视频)

    狼疮肾炎好治吗
    狼疮性肾炎治疗相对较棘手,强调个体化方案,应根据不同患儿的情况综合分析,制定方案,在治疗中不断调整。首先进行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分型、病理分型、活动性评估,即评估肾组织活动性的指数和慢性指数。活动性指数>11分提示症状多且病情严重、预后不良,若慢性指数>3分,肾脏10年的存活率仅有35%。 狼疮性肾炎患儿在初始治疗阶段应该每月一次专科门诊复诊,维持治疗阶段2-3个月复查一次,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肝功能、肾功能、血沉、狼疮相关抗体、补体等。此外,还要监测体重、血压,进行狼疮性肾炎活动度、器官功能等评估,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狼疮性肾炎治疗需要坚持长期、正规、合理的药物治疗,加强随访,尽可能恢复肾功能或保护残存肾功能,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2023-08-01
  • 过敏性紫癜肾炎会痊愈吗(视频)

    过敏性紫癜肾炎会痊愈吗
    紫癜性肾炎轻重相差较大,大部分人经过积极治疗基本可以痊愈,但一般会存在轻微的尿异常。病情较轻或病理不重的紫癜性肾炎患者基本可以痊愈,不会遗留后遗症。病理为中等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长期随访,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大部分人病情可得到控制、逐步好转,但尿液指标长时间轻度异常,如尿中存在少量红细胞、少量蛋白或尿中存在微量蛋白。少部分患者病情控制不佳可以转变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理Ⅴ级、Ⅵ级情况,治疗效果较差,可能进入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治疗。 根据目前国内外统计,大约3%-5%紫癜性肾炎可进展到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治疗,部分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已经治愈,但在发热或其它疾病时,可能再次出现尿液异常。部分患者在儿童期发病,成人期、妊娠、创伤等情况仍然可能出现肾脏损害,因此需要长期随访,特别是对于起病年龄较晚,肾病综合征或肾组织病理损害严重的患儿应该坚持随访,甚至需要随访到成年期。
    2023-08-01
  • 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视频)

    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
    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基础治疗、休息、饮食调整、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利尿降压: 1、休息:一般休息2周左右,待血压正常、浮肿减轻,肉眼血尿消失,即可下床活动。血沉正常后即可上学,尿检正常后方可进行正常体力活动; 2、饮食:一般发病急性期需要低盐饮食,以60mg/kg每天为宜。存在氮质血症者应限制蛋白,但在疾病恢复后需要恢复正常饮食,不能长期忌盐、忌蛋白,否则可能引起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3、抗感染治疗:存在链球菌感染时可以应用青霉素、头孢等抗生素治疗7-14天,如对青霉素过敏,可以用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类进行治疗; 4、利尿:少尿、水肿明显时应进行利尿,一般可以用速尿,轻症可口服氢氯噻嗪片。存在高血压时需要进行降压治疗,可以用硝苯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或用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同时还要防止急性期并发症,保护肾功能。
    2023-08-01
  • 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视频)

    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家庭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合理安排休息:急性期需要卧床休息2周左右,待浮肿消退、血压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即可下床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第2个月如果病情恢复顺利、血沉正常,则可以上学,但仅限于完成课堂作业,避免重体力活动。一般在病情稳定3个月后,尿检恢复正常,可逐渐进行体力活动; 2、做好饮食管理:急性期水肿、高血压情况下以低盐饮食为主,每日钠量1-2g,60mg/kg每日为宜,以高维生素、高热卡饮食为主,存在氮质血症时应该限制蛋白质入量,每日0.5g/kg。严重少尿时应该限制水,一般情况不需要严格限水; 3、观察尿量、血压、水肿等情况:血压正常、浮肿消退后可给予普通饮食,不必忌口,以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观察尿量、水肿情况较为重要,可以大致记录每日尿量,是否增多或减少,观察眼睑、小腿是否有水肿,体重近期是否增加,有条件者可在家监测血压。
    2023-08-01
  • 肾小管性蛋白尿怎么治疗(视频)

    肾小管性蛋白尿怎么治疗
    多种原因可引起肾小管损害,出现蛋白尿,应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不能一概而论。肾小管性蛋白尿是因为肾小管功能受损、重吸收障碍,正常滤过的小分子蛋白质无法重吸收而形成,多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管疾病、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中毒,如最常见的范科尼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积症、威尔森氏病、镉中毒等。24小时尿蛋白总量一般较低,以小分子蛋白量为主。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去除病因:如避免接触镉、汞等毒物,避免药物接触,避免脱水、缺血等情况; 2、针对性治疗:某些情况下可应用激素等。大部分儿童期肾小管性蛋白尿多为先天因素引起,目前无特异治疗方案,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 3、对症治疗:主要是补充维生素D,有时需要补充钙,保持血液中钠、钾、氯正常,保持血液酸碱平衡。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