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丽

  • IgE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音频)

    IgE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起病徐缓,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误诊。临床表现多样,IgE型多发性骨髓瘤在临床上非常罕见,它的症状主要有骨痛、骨骼变形和病理骨折,贫血和出血比较常见,为首发症状。早期贫血轻,后期贫血比较严重,晚期可以出现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症状。肝、脾、淋巴结和肾脏病变,都可以出现肝脾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骨髓瘤肾。神经系统症状可以出现肢体瘫痪、嗜睡、昏迷、视力减退等。还可以多见细菌感染,最常见的为细菌性肺炎。肾功能损害50%-70%的患者可以出现高黏滞综合征、淀粉样便。也经常见到血栓或栓塞的患者可以出现血液透析造瘘管梗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心肌梗塞等表现。
  • 多发性骨髓瘤DVD型的治疗方案(音频)

    多发性骨髓瘤DVD型的治疗方案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以及肾脏损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制,容易出现各种感染。化疗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常用治疗方式之一,经常用到的方案是DVD方案,是由三种药物组成,脂质体阿霉素、长春新碱以及地塞米松。脂质体阿霉素的用法为9mg/(m2.d),静脉滴注第1-4天;长春新碱1.2mg/m2,静脉滴注第1天;地塞米松40mg/d,静脉滴注或者口服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每4周为1个疗程。
  •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DVD型(音频)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DVD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以及肾脏损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到抑制,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感染。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原则,无症状性稳定性骨髓瘤无需治疗,定期随访。血或者尿中M蛋白进行性升高,或者出现临床症状者必须治疗。治疗方案以化学治疗为主,经常用到的化疗方案是DVD,其包括三种药物,脂质体阿霉素、长春新碱以及地塞米松。脂质体阿霉素的用法为9mg/(m2.d),静注第1-4天;长春新碱1.2mg/m2,静注第1天;地塞米松40mg/d,静注或者口服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每4周为1个疗程,疗效较好,有效率大于30%。
  • 多发性骨髓瘤IgM型怎么回事(音频)

    多发性骨髓瘤IgM型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归到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范围。目前WHO将其归为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称为浆细胞骨髓瘤或者浆细胞瘤,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M蛋白过度生成,极少数患者可以是不产生M蛋白的未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感染。根据免疫球蛋白分型不同,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分为八种型,IgM型是其中的一种。此型以分泌M型免疫球蛋白为主,比较少见,容易发生高粘滞血症或雷诺氏现象。
  • 多发性骨髓瘤需要住院多久(音频)

    多发性骨髓瘤需要住院多久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B淋巴细胞的恶性浆细胞病,目前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是特别清楚。根据骨髓瘤发生的部位、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及症状,可以分为多种,以贫血、感染、出血、血液病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不一,对于无症状、稳定期的骨髓瘤无须治疗,定期随访。对于孤立性的骨髓瘤,主要采用放疗。对于冒烟型的骨髓瘤,多定期观察。对于血或尿中M蛋白进行性升高或出现临床症状的骨髓瘤病人,要多采取联合化疗、骨髓移植、中药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至于具体的住院时间,需要根据病人选择的治疗方式,病人的骨髓瘤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
  • 骨髓瘤早期症状(音频)

    骨髓瘤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骨髓瘤的症状。早期症状主要是骨疼,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常为轻度的、暂时的,随着病程进展可以变为持续而严重,疼痛剧烈或突然加剧,常提示发生了病理性的骨折。绝大多数的患者在全病程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骨痛症状,但有少数的患者始终无骨痛。除了骨疼病理、骨折外,还可以出现骨骼肿物、瘤细胞自骨髓向外浸润,侵及骨皮质,骨膜及邻近组织,形成肿块。在多发性骨髓瘤中骨骼肿块常为多发性,常见部位是胸肋骨、锁骨、头颅骨、鼻骨、下颌骨及其它部位。与孤立性浆细胞瘤不同的是,其病变不仅是多发的,而且骨髓早已受侵犯,并有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分泌。贫血及出血倾向是本病的另外的一个常见表现,一般有进行性的贫血、血沉加快、部分患者血清钙增高,常伴有继发性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血清总蛋白量增高、球蛋白增高,白蛋白减少或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大部分有异常,免疫球蛋白峰。尿蛋白常呈阳性,骨髓涂片呈现增生性骨髓象,浆细胞数目至少占有核细胞的8%。
  • 多发性骨髓瘤IgG怎么治疗(音频)

    多发性骨髓瘤IgG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IgG治疗原则,一般情况下,没有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IgG,患者无需治疗。对高危的无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可在两年内转化为有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可早期治疗干预。一般血红蛋白低于60g/L时,可以输注红细胞,高钙血症的时候等渗盐水水化、强的松、降钙素等。高尿酸血症的时候,注意水化别嘌醇。高粘滞血症的时候,原发病的治疗必要时临时性血浆交换。肾功能衰竭时要血液透析。感染时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这些属于一般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案是化疗、靶向药物、传统化疗药物、糖皮质激素等,还有可以进行自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放疗,都是多发性骨髓瘤IgG的治疗方案。要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骨髓瘤能活多久(音频)

    骨髓瘤能活多久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目前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但是自从新药及自体干细胞移植成功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以来,疗效及生存期有了比较大的改善。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免疫调节药,特别是蛋白酶体抑制药,成功在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生存期。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不同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并发症的发生和生存期均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关于多发性骨髓瘤能活多久,没有办法一言而概之。生存期变化非常的大,如果不经治疗,短者可以仅生存数月,经过有效的治疗之后,长者可以存活10年以上。所以有效规范的治疗非常的关键。
  • 多发性骨髓瘤VAD怎么回事(音频)

    多发性骨髓瘤VAD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归到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范围。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制,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感染。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除了一般治疗外,化学药物治疗是其传统的治疗方案,VAD是最常用的方案之一。V是代表长春新碱,0.4mg/d,静注第1-4天。A代表阿霉素,9mg/m^2,静注第1-4天。D代表地塞米松,40mg/d,静脉滴注或口服,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每4周为一个疗程。多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骨髓瘤的治疗,有效率可以达到30%左右。由于此方案有肾脏病变也可应用,不损伤造血干细胞,对初发骨髓瘤患者有效率达到60%,故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 骨髓瘤晚期死前举动是什么(音频)

    骨髓瘤晚期死前举动是什么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骨髓瘤晚期的患者可以出现高血钙,广泛的溶骨性病变,可引起血钙和尿钙的增高,所以患者死前可以表现为厌食、恶心、多尿、烦渴、烦燥、心律失常,甚至昏迷。另外,可以发生骨骼病变,骨髓瘤细胞侵润并分泌破骨细胞激活因子,可导致溶骨性损害,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引起神经根或脊髓的压迫。由于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沉积于肾小管内,高粘滞血症、淀粉样变性、骨髓瘤细胞侵润以及合并肾盂肾炎等因素,骨髓瘤患者可以表现为蛋白尿、肾病综合征。晚期可以造成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脱水可以加剧肾功能损害。骨髓瘤患者晚期的时候还可以出现贫血加重、出血加重,可有内脏和颅内的出血,另外可以发生严重的感染。所以,多发性骨髓瘤晚期的症状,死前举动可以出现化脓性感染,而且不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