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 颅咽管瘤不治疗会怎样(视频)

    颅咽管瘤不治疗会怎样
    颅咽管瘤虽然属于良性肿瘤,但是它有两个高峰期,一个就是青少年期,另外一个是中老年期。在这个高峰期里面,大多数病人都会生长,而且会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紊乱,很多人伴发垂体功能低下,还有就是影响视丘下部,会引起记忆力下降。所以在青少年时期,颅咽管瘤影响儿童的发育、生长,非常矮,而且颅咽管瘤会影响垂体的内分泌功能,很多人出现一些不育现象,也有一些颅咽管瘤引起视力和视野的改变,出现盲人或者视野的改变,容易诱发视力明显下降。还有颅咽管瘤对垂体柄的影响,我们叫做继发性的尿崩症,会出现多尿,电解质容易发生紊乱。还有一些颅咽管瘤会引起视丘下部的损害,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有些人精神障碍,所以颅咽管瘤在两个高峰期内,往往都需要外科手术的干预或者治疗,而我们也有一些中老年人,年龄比较大的,因为他的体质不好,我们也有一些颅咽管瘤的观察,就是说长期的随访和观察。颅咽管瘤现在的治疗有一个理念就把它不归为良性肿瘤或者可以治愈的肿瘤,而是归于可以管理、可以治疗的一个慢性病,我们现在也有一些病人,因为年龄偏大,你要积极观察,否则出现严重的一些神经功能障碍以后,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会明显增加。
    2023-08-02
  • 颅咽管瘤的CT影像表现(视频)

    颅咽管瘤的CT影像表现
    神经外科鞍区比较大的一个肿瘤,就叫颅咽管瘤,颅咽管瘤来源于胚胎期残存的颅咽管细胞,它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成釉细胞型,另外一个是鳞状乳头细胞型,所以颅咽管瘤它的CT影像学表现,神经外科医生最容易发现的一个问题,就是蛋壳样的钙化,就是说在CT或者磁共振发现有囊变或者囊实性的变化,甚至于有包膜钙化的鞍区占位病变,我们容易把它区分出来。颅咽管瘤在病理类型上虽然属于良性肿瘤,但是它的总体预后并不是非常好,因为颅咽管瘤有两个发病的高峰期,一个是在青少年时期,另外一个就是中老年以后发生颅咽管瘤。颅咽管瘤的磁共振、CT的影像学表现,比较典型的就叫蛋壳状,就是在他CT或者在磁共振上可以发现一个囊壁的钙化或者广泛的钙化,甚至于有些在手术中发现它非常难以处理,所以它的影像学表现,可以看到一个蛋壳样的改变,是CT的一个典型表现。
    2023-08-02
  • 颅咽管瘤一般多久复发(视频)

    颅咽管瘤一般多久复发
    颅咽管瘤属于良性肿瘤,但术后易复发。具体复发时间与手术切除程度有关。如能完整切除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疾病不再复发。据临床数据统计,颅咽管瘤患者术后两年左右为复发高峰,随访四年的复发率在12%左右,建议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出院三个月、第一次复查后半年复查一次,其后无异常者一年至少复查一次。复查内容包括头颅CT、磁共振、内分泌激素检查。
    2023-08-02
  • 颅咽管瘤术后一般几年复发(视频)

    颅咽管瘤术后一般几年复发
    颅咽管瘤是良性肿瘤,但容易复发,和肿瘤周围重要结构功能有关,部分患者不能达到全部切除,所以其术后容易复发。如果能达到根治性全切,则不会复发。一般垂体瘤复发2年左右达到高峰期,所以术后要判断患者肿瘤生长情况、复发情况。 术后3-6个月年进行第一次随访,之后还要每年进行随访观察,每次要进行核磁平扫加增强检查,同时还要进行内分泌检查,如垂体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皮质醇检查,评价激素水平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如果肿瘤有复发迹象,可以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023-08-02
  • 听神经瘤是什么意思(视频)

    听神经瘤是什么意思
    听神经瘤是一种起源于听神经的神经系统良性肿瘤,位于人类后颅窝、小脑和脑干连接处。听神经瘤生长缓慢,占人类颅内肿瘤8%-12%,听神经瘤多发于成年人,以30-49岁为高峰。95%听神经瘤为单侧发病,双侧发病听神经瘤多见于神经纤维瘤病Ⅱ型。 由于当前医疗技术进步和人民健康意识提高,大部分听神经瘤患者能被早期发现以及进行外科安全干预治疗,所以听神经瘤治疗效果较好。但如果发现听神经瘤病灶较晚或在整个诊治过程中存在误诊等,听神经瘤可能导致偏瘫、脑积水或颅内压增高,甚至危及生命。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方法(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方法
    临床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可分为高血压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类,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具体如下: 1、若病情不是非常严重,出血量不大,一般可采取内科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治疗。尤其在发病早期,即脑水肿高峰期,可用一些脱水药起到降颅药效果,因为颅高压往往是导致脑出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脑出血内科治疗,还会采取止血、护胃、护脑治疗。平时护理方面需注意保持患者适当头位抬高、呼吸道通畅,治疗方面要注意保持病人内环境稳定,防治病人肺部感染; 2、如果患者血肿量很大,尤其是有脑疝形成征象,或者出现颅压非常高的情况,可能需要神经外科进行开颅、去骨瓣、清血肿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常见还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除内科治疗方法外,重要治疗手段是对动脉瘤进行治疗。其中最主要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包括传统开颅、动脉瘤夹闭等,只有对动脉瘤进行有效治疗,才有可能防止病情进一步进展,尤其是防止再出血发生; 3、如果患者出血量较大,同时脑实质出血也非常大,则一方面要进行开颅夹闭,另一方面还要进行血肿清除,故通常会建议选择开颅治疗。若病情不重,颅内血肿量不大,不需要开颅清除血肿。对于后颅窝动脉瘤患者,往往会建议其进行介入动脉瘤栓塞治疗。尤其是在近年介入栓塞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介入材料不断改进、更新情况下,更多病人或者是医生会选择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
    脑卒中的症状分两大类,即一般的脑出血症状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脑出血好发于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常在冬季发病。脑出血一般突发于情绪激动或者是活动以后,病情进展速度较快,几个小时可以达到高峰,通常伴有高血压症状。脑出血以后颅内压升高,可以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还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除一般临床表现以外,不同的部位出血有不同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比如最常见基底核壳核出血,其最常见症状是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如果是左侧脑出血还可以引起失语症。另外,丘脑出血除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以外,还会出现感觉障碍,尤其深感觉障碍特别明显。丘脑出血比较多见,大概占到10%-15%。另外脑桥出血可以迅速地引起昏迷、呼吸障碍,进展速度更快。蛛网膜下腔轻度出血没有症状,重度出血可以引起剧烈的头痛,也可以引起昏迷或者死亡。通常多见于年轻患者,多由动脉瘤破裂所致,其10-14天之内的复发率可以达到20%,应引起重视。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有什么(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有什么
    出血性脑卒中多见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在冬季发病较多。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数小时或数天会有头痛、头晕、口齿不清、肢体麻木等前期症状,常在白天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数小时内达到高峰。脑出血多数发生在半球,通常在脑干和小脑,主要症状是突然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大小便失禁、血压明显升高、呼吸有鼾声等。临床表现根据出血部位不同也有差异,严重时可出现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出血性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随着年龄增长,在脑卒中危险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会导致不同程度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在病变程度较重时会出现脑血管明显狭窄或者形成小动脉瘤,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会出现脑动脉破裂,导致出现脑出血。
    2023-08-02
  • 早期膀胱癌能终身根治吗(视频)

    早期膀胱癌能终身根治吗
    早期膀胱癌完全可治愈,其特点是低死亡率,高复发率。因此在膀胱镜下电灼,将这颗肿瘤清除以后,少数患者只需要进行单次膀胱灌注化疗就可以收工。多数患者单次膀胱腔内灌注化疗不足,需要每周进行一次,之后改为每个月进行一次,时间大约需要半年到1年。这种膀胱内的灌注化疗形式是最好的防止复发的形式。在这种治疗以后,还需要定期进行追踪和随访。膀胱癌术后在100-200天,400天左右会有复发高峰,因此即使是可治愈的肿瘤,也需要在术后定期追踪、随访复查。 膀胱癌是尿路上皮癌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多见于膀胱腔内长出一颗单发的乳头样肿瘤。早期膀胱癌往往都是表浅,不发生浸润,单个小于3cm的膀胱癌。而且标本经过膀胱镜下切除以后,会送到病理科切片化验。如果切片以后,化验医生写的是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并且患者满足是单发的肿块且小于3cm以上,一般这种情况也不发生浸润,称为早期膀胱癌。
    2023-08-02
  • 刚出生的小孩血管瘤会好吗(视频)

    刚出生的小孩血管瘤会好吗
    如果是草莓状血管瘤,一般会随着小孩年龄的增长而生长,可能持续到1-1.5岁,3个月时处于高峰期。而草莓状血管瘤具体长成何种样子,无法预测,与小孩的体质有关。草莓状血管瘤可能会存在5-7年,有一部分会消失,但消失后会在皮肤上或皮下留有痕迹,比如出现皮下脂肪缺失等,将来可能需要做整形修复。如果是先天性血管瘤,可以分为迅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以及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迅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主要是以静脉瘤为主,出生后可能消退,而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可能并发有动脉畸形,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不能自行消退。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