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医师:
宋志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呼吸内科
感冒发烧39℃,如果希望退热快一点,通常是选择各种不同类型的解热镇痛药来退热。各种不同类型解热镇痛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实现。前列腺素是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物质,它参与了机体发热、疼痛、炎症、血栓、速发型过敏等多种生理和病理的过程。前列腺素的前体是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来源于食物,吸收后以磷酯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膜中。当细胞受到刺激,细胞膜上的磷脂酶激活释放花生四烯酸,游离的花生四烯酸分别通过环氧化酶与5-脂氧酶途径,进一步代谢成前列腺素、血栓素和白三烯。解热镇痛药能够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它的解热和退热作用也是通过阻止中枢内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增加散热的过程,让体温尽可能的降到正常水平。\n因此,在服用解热镇痛药退热的过程中切忌连续服用,要联合水分的补充,包括水和汤的补充,同时还要补充电解质,因为大量出汗,散热的过程中会带走水分和电解质。还要保护躯干,暴露四肢,充分利用四肢皮肤的散热和传导,协同解热镇痛药来退热。解热镇痛药除了不能够连续的服用以外,还要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皮疹、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出血、药物热、过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