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国强

  • 慢性骨髓炎的典型表现(视频)

    慢性骨髓炎的典型表现
    慢性骨髓炎局部症状多,全身症状少,主要表现在局部。局部主要表现在肢体的增粗变形,包括骨骼的形状不规则,主要是因为骨头逐渐被细菌破坏,机体又修复,破坏和修复过程中容易造成增粗或者不规则的表现。表面的皮肤会变得菲薄,颜色发暗,就是色素沉着,会有多处瘢痕,形成窦道,窦道周围会有肉芽组织增生,高出皮肤的表面,窦道里面经常会有脓液往出流,并且有些小块的碎骨头叫死骨,也会从窦道往出排。死骨从窦道排出以后,炎症慢慢都会消退,伤口会闭合,伤口闭合以后,如果没有经过正规治疗,细菌在体内还会存留,逐渐细菌繁殖到一定程度,又会发作。慢性骨髓炎会反复发作,体质不好或者抵抗力比较差的时候,就会急性发作,急性发作期会有急性骨髓炎的表现,比如全身中毒症状就是疼痛、寒战、发热、局部红肿、压痛、流脓。急性发作和慢性期反复交替,时好时坏、时轻时重,急性发作情况下输液或者1年左右发作1次。急性发作的时候,原有的窦道口可以再行开放,或者从其它的地方再破溃形成窦道,排出大量脓液,有时候会掉出来死骨,掉了死骨之后又进入慢性期,就是急性慢性反复发作,多年窦道形成以后,20-30年以后甚至会形成皮肤癌。
    2023-08-03
  • 慢性骨髓炎鉴别诊断(视频)

    慢性骨髓炎鉴别诊断
    慢性骨髓炎鉴别主要是以骨结核、骨梅毒还有骨肿瘤进行鉴别。 1、骨结核可以分为骨干结核或者骨的两端松质骨结核,骨干结核临床上比较少见,常合并其它部位的结核,死骨和窦道形成的比较少,经过适当的非手术治疗,就是经过药物治疗都能治好,很少需要手术治疗。慢性骨髓炎都会有死骨和窦道形成,而松质骨的骨结核,主要是以溶骨性破坏为主,一般不形成死骨,容易形成局部脓肿。骨结核X光片表现主要是显示骨小梁模糊不清,呈一致性的磨砂玻璃样改变,病变的骨头会比周围脱钙骨的骨质高,就是病变骨头密度高,周围骨头密度低。慢性骨髓炎是病变的地方密度低,骨破坏的密度低,周围它会有硬化增生,机体修复的表现形成比较多的硬化骨。鉴别比较困难的时候,需要借助细菌学和病理学检查,比如做细菌培养或者取组织做病理检查,只有通过这种情况鉴别; 2、骨的梅毒,骨梅毒X线片骨膜反应主要是花边状,呈花边状骨膜反应,很少形成死骨,抽血化验有血清的华氏反应或者康氏反应阳性; 3、骨肿瘤,常见的有3个:第一个是硬化性成骨肉瘤,没有感染病史,发展的比较快,疼痛比较厉害,主要是夜间痛会比较明显,化验血清的碱性磷酸酶会增高,X线片表现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膜反应总是由轻到重,就是骨膜反应越来越多,并且由模糊变得光滑,骨肉瘤的骨膜反应一开始层次比较清楚,均匀,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变得模糊,因为肿瘤要破坏骨头,慢性骨髓炎不会出现软组织的肿块,也不会形成肿瘤骨,骨肉瘤伴有比较快速增大的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呈放射状的骨针样,或者Codman三角绒毛状的骨膜增生,软组织肿块内可以见到钙化,形成肿瘤骨;第二个常见恶性肿瘤是骨肉瘤,多见于青少年,也会形成局部肿块,并且增大的比较快,X线片表现就是骨髓腔扩大,骨皮质呈葱皮样改变,骨膜反应呈洋葱皮样一层一层的,骨膜反应的密度比较低,并且比较细微,比较纤细,而骨髓炎的骨膜反应比较致密,密度比较高,片子上比较发白;第三个良性肿瘤,叫骨样骨瘤,主要好发部位在骨干,X线片病变部位可以看见局部比较广泛的骨皮质增厚,新生的骨皮质特别像慢性骨髓炎改变,但是骨样骨瘤不会形成脓肿,不会形成死骨,因为皮质比较光滑,骨膜反应偏向一侧,所以骨皮质增厚也偏向一侧,造成髓腔不对称性变窄,并且在骨增生的病灶中间是骨样骨瘤的病灶主要部位,叫巢穴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的或者卵圆形的透亮区,比较小,不会超过2cm,在2cm以下。
    2023-08-03
  • 慢性骨髓炎死骨如何治疗(视频)

    慢性骨髓炎死骨如何治疗
    慢性骨髓炎形成死骨以后,必须把死骨拿出来才有可能治好。小块死骨可以被吸收或经过骨漏孔排到体外,或经过爬行替代作用可以再生,即重新再形成正常骨质。但大块死骨会长期停留在骨性包壳内,骨性包壳即慢性骨髓炎在死骨周围由于机体修复会形成骨性包壳,死骨在包壳内,包壳内是死腔,死骨周围都是脓液或者炎性肉芽组织,会造成长期不愈。这时取出死骨应该在骨性包壳形成以后进行,因为死骨清掉之后,骨性包壳不再完整,容易造成骨折。在如今的技术下也可以早取死骨,因为有外固定技术可以通过外固定增加骨强度,可以预防再次骨折。因为周围有骨性包壳,所以必须在骨性包壳进行开窗,将骨头进行开窗后才能把死骨取出,并不是单纯只取骨头。因为死骨周围还会有很多肉芽组织、脓液,包括坏死组织以及瘢痕,这时一定要将其清除干净,做到广泛彻底的切除,直到周围出现健康组织。现在经常说的骨头出现红辣椒征,即骨头表面会出现均匀的出血点,才是比较健康的组织,要做到宁多勿少,宁可多切,也不要留下病变组织。死骨清除以后骨性包壳内会形成空腔,这时可以用肌肉瓣填塞植骨术,可能会需要二期植骨,从身体其它部位取一块自身带血供的骨瓣,将带血管的骨瓣一起植入,可以做碟形手术,即比较表浅的部位可以通过逐渐换药后,空腔爬满肉芽自己慢慢愈合,还包括大网膜填塞以及胎盘填塞术。医院现在多采取载药的磷酸钙或硫酸钙骨粉填塞,硫酸钙和磷酸钙骨粉可以自行吸收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如果判断死骨取出以后骨头强度下降比较明显,需要外固定保护,创伤造成的骨髓炎往往形成节段性死骨,即这一段都会形成死骨,清除以后会形成阶段性骨缺损,可以采取植骨、带血管骨瓣、骨搬移或膜诱导技术来解决长段骨缺损。
    2023-08-03
  • 慢性骨髓炎死骨是怎么回事(视频)

    慢性骨髓炎死骨是怎么回事
    死骨是指一块骨质与周围正常骨质分离,失去血液供应,这块骨头称为死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会形成脓肿,脓肿向外穿破在骨膜下形成脓肿,因为骨皮质外层1/3的血液供应来自于骨膜,骨膜下脓肿以后会把骨膜掀起,外层骨皮质就失去了血液供应。而脓肿还会沿着髓腔扩散,破坏骨内膜的血液供应,骨皮质内侧2/3的血液功能又遭到破坏,会使骨皮质失去血液供应,所以会形成大片死骨。血供刚破坏时称之为骨坏死,如果进一步发展,破骨细胞会在骨坏死的周围逐渐分泌水解酶,会把骨质溶解,使缺血骨质与周围骨质分离,从而形成死骨。严重创伤造成粉碎性骨折或者内固定术后,包括外伤或手术会有大范围的骨膜剥离,也会造成骨的缺血坏死,如果发生感染,被脓液浸泡,则骨端游离,会形成死骨。
    2023-08-03
  • 骨感染病常见哪些疾病(视频)

    骨感染病常见哪些疾病
    骨感染病常见于全身和骨的局部抵抗力被消弱的患者,全身抵抗力下降如病后体质比较虚弱、营养不良、年龄比较大、高龄患者,受寒、疲乏,免疫系统缺陷如艾滋病或肾功能衰竭,另外还有糖尿病以及酒精中毒,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或接受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如应用激素或抗癌药物等,均会对机体免疫力造成负面影响,损害机体的免疫细胞的趋化作用。机体细胞本身容易到感染灶聚集,有病变时便不容易往感染灶聚集,所以降低了细菌的清除率,并且人体的免疫当中有一个成分叫补体,全身抵抗力不好时,补体成分也会受到抑制从而导致全身抵抗力下降,有利于骨髓炎的发生。骨骼局部抵抗力的降低,一般多见于局部受到损伤,受到损伤以后造成骨和附近组织的小出血和细胞破坏,因而细菌容易停留繁殖。还见于创伤如各种开放性骨折、手术侵入性操作,直接使骨内存留细菌引起骨头感染。
    2023-08-03
  • 皮下软组织感染的症状(视频)

    皮下软组织感染的症状
    皮下软组织感染主要是由化脓性致病细菌,侵犯到表皮、真皮,还有皮下组织,从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临床上特别常见,涉及的范围比较宽,涉及范围宽主要指的是两方面,浅表的局限性感染到深部组织坏死性感染;广泛就是全身都可以发生,也可以形成比较严重的后果,甚至可以造成肢体残疾,严重危及生命。日常比较常见的疾病有疖、痈、脓肿,还有急性蜂窝织炎、甲沟炎、脓性指头炎,包括长时间压疮,骶尾部比较多见,形成褥疮之后造成感染,还有急性的淋巴管炎,淋巴管炎比较常见的就是大家常说的丹毒,包括急性淋巴结炎,这种感染一般都是比较浅在,所以局部的表现特别明显,局部都会有红肿热痛,比较典型的炎症表现。同时会伴有皮肤缺损,形成溃疡,包括组织坏死,组织坏死会以脓液的形式流出来。比较严重的感染可以出现全身的反应,比如说发热、乏力,包括精神萎靡等,更严重的感染甚至可以引起感染性休克。
    2023-08-03
  • 骨髓炎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骨髓炎是怎么引起的
    骨髓炎主要是骨头感染,感染主要是由于致病细菌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骨头里面,并且在里面存留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形成局部感染病灶,就是骨髓炎。细菌进到骨头的途径一般有3种: 1、血源性,通过人体的血液循环到达骨头,首先在身体其它部位有化脓性的病灶,比如脓肿、疖子、痈或者扁桃体发炎、中耳炎,细菌入血,入血之后细菌随着血液进到骨组织里面,从而引起骨髓炎,这种骨髓炎称为血源性骨髓炎,比较多见于小儿,经常多发生在长管状骨的干骺端,也就都发生在大腿骨、小腿骨的两端,是血源性途径; 2、创伤性途径,比如严重的外伤造成开放性骨折,造成骨折端直接跟外界相通形成污染,包括骨折做手术,或者进行穿刺、注射治疗,由于无菌操作不严格或者各种原因,将致病菌直接带到骨头里,引起骨头感染; 3、蔓延性感染,就是在骨头的附近有软组织感染,软组织感染后引起的感染逐渐蔓延到骨头上,比如手指或者足趾远端脓性指头炎,软组织感染,再进一步扩散,引起骨髓炎,包括化脓性关节炎,也可以引起关节相对应骨端的骨髓炎。 是不是细菌进到骨头里面就一定引起骨髓炎,并不总是这样,一般情况下,只有细菌进到体内,正好病人的抵抗力比较低,比如患病期间营养不良,或者免疫系统异常,这些因素造成身体抵抗力下降。还有比较常见的,小孩子正好这段时间扭伤,扭伤之后骨头受伤了,局部抵抗力也会下降,这种情况下才会发生骨髓炎。
    2023-08-03
  • 硬化性骨髓炎的症状(视频)

    硬化性骨髓炎的症状
    硬化性骨髓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平均发病年龄16岁,多发生于长骨干。长骨干一般指四肢骨上肢、下肢,更多见于胫骨、腓骨、尺骨等,下颌骨也可以发病,是一种缓慢进行的病变,病程可长达数年,症状较为隐匿。症状表现不明显,病变部位经常会有酸胀感和压痛,一般有中等程度的间歇性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病灶处可以出现肿胀、压痛,主要是由于骨质增生造成。由于骨质增生造成骨内压力增高,所以可以引起上述症状,并且可以伴有窦道形成,窦道即皮肤形成小的破口,通过小破口可以向外流出脓液、死骨等,窦道不容易愈合,偶尔可以掉出小死骨块。如果死骨块掉出来或经过治疗以后,伤口可以暂时性闭合,但如果没有经过正规治疗,感染仍然还会存在。若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炎症又复发,甚至可以引起急性发作,会出现全身发冷、发热、局部红肿的症状,经过切开引流或自行穿破或药物控制后,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症状也逐渐消退,伤口再次愈合,呈反复发作的特点。当全身状况比较差时就会发作,由于炎症反复发作,窦道不一定在同一个部位复发,每次产生窦道的位置不同,形成多处窦道,对肢体功能影响比较大,可以造成肌肉萎缩。反复发作可以造成骨质强度减弱,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即比较轻微的外力就会造成骨折,可以进一步形成肢体短缩和成角畸形。如果发病部位接近关节,还会有关节挛缩或僵硬。
    2023-08-03
  • 硬化性骨髓炎怎么治(视频)

    硬化性骨髓炎怎么治
    硬化性骨髓炎通常采取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包括中药内服和外用。内服在医院常用的是内部制剂,骨炎托毒丸配合肿节风分散片口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使用外用药品,没有窦道时一般用骨炎膏外敷,有窦道时用骨髓炎2号方进行熏洗。口服中药可以起到气血充盈、强肾健脾、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简单来讲,中药内服可以增加全身抵抗力,并且可以使局部骨髓炎硬化病灶进行软化,再配合中药外洗可以做到内外兼治。西医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如减压术、钻孔引流术,主要目的是去除髓腔内炎性肉芽组织,由于清除之后局部会形成空腔,可以在空腔内放置抗生素,这样可以在局部起到抗感染作用,并且局部放置高浓度抗生素,全身毒性小,抗感染效果更好,通过治疗伤口有希望愈合。主要做法为将病变区内增厚的骨皮质凿开,减轻骨髓腔内压力,打通并搔刮骨髓腔,清除骨髓腔内遗留的骨缺损,植入带蒂肌肉瓣,也可以采用持续的骨髓腔内冲洗或持续负压吸引,以期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手术时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把上下髓腔都要打通,使血供畅通,硬化骨两端髓腔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脓性液体和炎性肉芽组织。部分病人脓液特别少,经常容易被忽视,所以容易造成清创不彻底,清创不彻底里面还会残留有细菌,将来容易复发。在治疗过程中病人要保持心情愉快,增加营养,膳食最好是以清、淡、素、全为主,如米面要占每餐总量的1/3,副食蔬菜占1/3,水果占1/3,要避免吃荤或易产酸的食物,饮食还要做到三低,即低脂、低糖、低盐。
    2023-08-03
  • 脓性指头炎鉴别诊断(视频)

    脓性指头炎鉴别诊断
    脓性指头炎顾名思义就是手指头,手指头尖的化脓性感染,主要在手指拇指的指腹远侧的皮下脓肿。并不是所有的指端感染都是脓性指头炎,与脓性指头炎不同,掌筋膜感染,并不是累及掌侧软组织,而脓性指头炎感染会扩散到指蹼的筋膜间隙内,引起筋膜间隙综合征。指端的感染有可能是非常表浅,只要表浅感染,不能叫做脓性指头炎,只有感染比较深在,才叫脓性指头炎。指端的特点就是有一个结构,叫骨皮韧带结构,骨皮韧带就是韧带把皮肤跟骨头连接到一块,骨皮韧带结构可以把皮肤和骨头之间的软组织,脂肪组织分割成很多小格,感染进到小格里面的间隙里面才能叫脓性指头炎。另外一个需要鉴别就是,脓性指头炎发病时间长了是不是会引起骨髓炎,因为脓性指头炎的软组织下面紧邻指骨,就是手指骨的末节,长时间的感染还容易引起手指的骨髓炎,需要X光片或者CT进行鉴别诊断。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