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俐黎

  • 艾灸肚脐有什么功效(视频)

    艾灸肚脐有什么功效
    艾灸肚脐具有调理神阙穴、补肾调肾的功效。肚脐又名神阙穴,为先天之本,较为娇嫩。肾与大脑功能、骨骼坚硬程度及生育功能有关。艾灸为千年文化,一直流传至今,行之有效,艾灸肚脐即艾灸肾。较多不孕不育人群,如女性宫寒症,男性阳痿、早泄均提示肾气不足,通过调理神阙穴,有利于补肾调肾。应注意神阙穴保暖,尤其避免夏季暴露肚脐,肚脐与肾均为禁止受凉的部位。
    2023-07-30
  • 艾灸的副作用(视频)

    艾灸的副作用
    严格来说艾灸存在一定副作用,部分人群可对艾灸烟味产生不适,从而出现喉头水肿;部分患者艾灸治疗后,全身可出现瘙痒、起红斑的表现,此为对艾草过敏症状,与体内湿气较重有关。当患者选择的艾草质量不佳,也可导致副作用。因此,若需进行艾草治疗,在选择艾草时,需选用优质艾草,配合治疗时间得当,且手法到位,一般副作用较少。
    2023-07-30
  •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视频)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
    引起耳鸣的常见原因如下: 1、听力污染:外界环境噪音、杂音较多,如在长时间戴耳机等; 2、体内问题:如肾气、肾精不足、耳窍营养不足,则出现耳鸣;情绪亦存在影响,怒者伤肝,肝不足则肾亦相应不足,从而导致耳鸣,因此需保持心情舒畅; 3、肿瘤性耳鸣:由脑周出现问题引起; 4、颈椎病:若患者存在颈椎问题亦可导致耳鸣。
    2023-07-30
  • 中医养生方法(视频)

    中医养生方法
    养生方法分为三种,一为中草药,二为针灸,三为火罐,但常首选艾灸。古书记载灼艾第一,选择优质艾草、专业医生、合适手法,搭配正确穴位,可使生命延长,生活质量提高,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临床治疗疾病时,药物无法解决的问题可用针,针无法解决的问题可用艾灸。灸法中包含穴位贴敷疗法即天灸疗法,也可起到强生健体的作用。
    2023-07-30
  • 产后气虚血虚怎么调理(视频)

    产后气虚血虚怎么调理
    产后气虚血虚的调理方法主要包括: 1、多进食补气补血食物,如党参、人参、西洋参、当归、阿胶、桂圆、枣子等;进补时需循序渐进,少食多餐,使其缓慢吸收; 2、进食五谷杂粮等原生态食物,少进食精细化食物; 3、保持产妇情绪稳定,怒者伤肝,思者伤脾,产妇心情舒畅可使精血充足,继而可提高乳汁质量,利于其产后恢复。
    2023-07-30
  • 产后风是什么(视频)

    产后风是什么
    产后风为产后风湿病,常称为月子病。其诱因为产后妇女体质偏虚时,体内被六淫之邪侵入,从而导致皮肤、肌肉、关节均出现疼痛、酸胀、麻热感等。若产妇关节出现变形、红肿时,可继发风湿或类风湿疾病,此时需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及治疗,避免延长病程。另外,产妇生产后需尽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外邪侵袭,预防产后风的发生。
    2023-07-30
  • 产后怕冷是怎么回事(视频)

    产后怕冷是怎么回事
    产妇产后怕风怕冷为临床常见现象,产后怕冷为一种恶性循环。如夏季产妇怕冷时,会增添衣物,穿长袖,此时毛孔为打开状态,寒气便乘机侵入体内,使产妇更加怕冷。导致此问题的原因为产后气血未调整得当。阳气可温熏人体、控制物质进出毛孔、还可使机体免疫力增强。若产妇出现怕冷症状时,需通过饮食、药物补气调理,必要时还可配合针灸进行治疗。
    2023-07-30
  • 产后怕风怕冷会自愈吗(视频)

    产后怕风怕冷会自愈吗
    产妇产后怕风怕冷可通过自身努力进行自愈。当产妇生产后出现气虚血虚症状时,可采取饮食调理。 由于产妇脾胃较弱,需少食多餐,多进食较软且品种丰富的补气血食物,如大枣、桂圆、枸杞、阿胶、山药等。 产妇的情志也较为关键,产妇需要保持心情舒畅,使奶汁充沛。而室温需要调节在25℃左右,通过以上方法均可使其不药而愈。
    2023-07-30
  • 产后怕冷的治疗方法(视频)

    产后怕冷的治疗方法
    产后怕冷的治疗方法如下: 1、首先需控制出汗:大部分人群由于出汗后毛孔张开,从而导致人体五脏六腑出现问题; 2、保证产妇心情愉悦; 3、饮食方面调整; 4、医疗方面调整:不主张产妇过多服用药物,因其可通过乳汁使婴儿吸收; 5、针灸治疗:经络为气血运行通道,使用针灸治疗方法可疏通经络,调和脏腑,从而达到止汗作用,控制其怕冷症状。
    2023-07-30
  • 耳鸣如何治疗(视频)

    耳鸣如何治疗
    治疗耳鸣首先需避开嘈杂环境,切勿使耳朵过度劳累;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保证睡眠充足,以此储备精血。对于急性期的耳鸣,在西医治疗中,可使用激素改善循环,但若患者患有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及免疫机制性疾病时不可使用以上方法,此时可采用中医中药、针灸、艾灸及刺络拔罐疗法等,建议患者出现耳鸣时及早求助于针灸治疗。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