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彬

  • 小宝宝心跳快什么原因(视频)

    小宝宝心跳快什么原因
    临床中,婴儿心率正常范围一般为100-140次/分,1-6岁的儿童是80-100次/分,6岁以上的儿童是60-100次/分。儿童在发热、哭吵、情绪紧张及运动时,都可以出现心跳快,这种情况是一种正常的代偿性反应。如果出现发热,建议给宝宝合理降温,如多喝水、温水擦浴。若体温是38.5℃以上,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吃退烧药。若患儿表现为哭闹和情绪紧张,则需要家长进行安抚。 贫血、慢性传染病,包括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衰等,甚至甲亢、服用特殊药物的儿童,也会引起心率快。这种情况下出现心率快,建议家长带儿童到医院进行详细诊查,此时宝宝病情较严重,需要看医生,有些儿童经过及时处理,会较快得到好转。因此看到宝宝心率快时,不要惊慌,观察有无上述情况,若是生理性原因,可以一一进行处理。如果这些处理不能达到效果,而且儿童不仅出现心率快,同时伴脸色、嘴巴颜色不好,甚至出现发绀时,要尽快带儿童到医院就诊。
    2023-07-31
  • 儿童心肌病晚上哭闹怎么办(视频)

    儿童心肌病晚上哭闹怎么办
    心肌病的儿童晚上哭闹,要根据其情况进行具体的对待,如下所示: 1、饥饿、尿布尿湿,或者空气闷热,特别是在较寒冷的夜晚,部分儿童会出现胃肠道功能失调,出现肠痉挛,儿童会出现时断时续的哭闹,此时需注意观察; 2、对于心肌病的儿童,因心衰加重,晚上儿童平卧睡觉回心血量增加,夜间随着迷走神经的张力增高,其呼吸次数、频度等下降,缺氧症状加重,儿童出现哭闹需要积极处理; 3、如果哭声洪亮、脸色较好,往往可以先观察; 4、如果儿童哭是低声抽泣样哭闹,也较难以安抚,而且脸色难看,往往考虑与心肌病的病情严重相关,需进行仔细排查;如果儿童没有在医院,建议带儿童及早到医院进行相应诊疗,以便能尽早发现儿童病情变化,早些进行治疗。
    2023-07-31
  • 儿童早搏的危害大吗(视频)

    儿童早搏的危害大吗
    早搏并不是罕见问题,其来源于心房称为房性早搏,来源于心室称为心室早搏、室性早搏,来源于房室交界区称为交界性早搏。不同类型的早搏及早搏发生的频率不同,对儿童的影响也不同。心脏早搏可见于健康儿童,或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在其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或有其它疾病时出现。如果做动态心电图没有大问题、发作次数不多且没有其它特殊问题,医生会建议观察。 部分儿童有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先心病,此时发生早搏要特别注意,提示儿童的病情较重。家长需带儿童到专业的小儿心脏科就诊,让医生仔细评估儿童的心脏功能、心脏结构等,部分儿童需及时药物干预,让其得到较好的治疗。
    2023-07-31
  • 儿童肥厚型心肌病预后(视频)

    儿童肥厚型心肌病预后
    儿童肥厚型心肌病的预后与多个因素相关,具体如下: 1、产生肥厚型心肌病的原因是特发性的,且合并遗传代谢性疾病,发病年龄较小而且病情严重程度较重的患儿,一般预后较差; 2、合并遗传代谢病,如庞贝氏病的患儿,同时合并心肌肥厚,需要特定的药物治疗。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治疗,其预后较差; 3、肥厚型心肌病,若同时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其猝死的发生率也较高。 因此,患儿的预后与其年龄、合并疾病的状况、有无猝死的家族史,晕厥的原因及左室肥厚的严重程度有关。并且且患儿在运动后的血液反应,及有肌钙蛋白基因的突变存在,这些高危因素对儿童是预后不良的标志。因此,对儿童一定要进行仔细评估,根据儿童的情况进行不同的观察、处理,甚至有些儿童需要手术治疗来改善其预后。
    2023-08-01
  • 房间隔缺损6.1mm可以自愈吗(视频)

    房间隔缺损6.1mm可以自愈吗
    房间隔缺损6.1mm,有一部分患者可以自愈,影响自愈的因素是房间隔缺损类型、房间隔缺损大小,以及患者的年龄。可自愈的房间隔缺损往往是继发孔型,即中央型房间隔缺损。原发孔型、静脉窦型以及冠状静脉窦型的基本不能自愈,且自愈一般出现在幼儿时期,即5岁以前,尤其是2岁以前,直径小于8mm,一般可自愈,但是大于8mm的房间隔缺损,自愈趋势不明显。 成年人的房间隔缺损的自愈可能性较小,甚至部分房间隔缺损会发生扩大趋势。因此,当儿童发现房间隔缺损时,要根据医生的医嘱,定期到医院随访,复查超声,检查其大小有无自愈倾向,或变大趋势、血流动力学影响,及是否需要及时干预。
    2023-08-02
  • 继发和原发房间隔缺损什么意思(视频)

    继发和原发房间隔缺损什么意思
    继发性房间隔缺损和原发性房间隔缺损,是房间隔缺损中的两种类型,因缺损位置不同,其形成的原因也不同。具体如下: 1、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往往位于房间隔下部,靠近三尖瓣的位置,同时合并房室瓣畸形,其属于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即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 2、中央型房间隔缺损位于中央卵圆窝及其附近,是由于卵圆孔瓣或者卵圆孔边缘肌肉组织缺损导致。通常是单发的,也有可能呈筛孔状,有时是两个,或小筛孔样的多个小孔。心脏彩超有1股、2股,甚至有多股红色血流从左房流到右心房。
    2023-08-02
  • 宝宝心律不齐怎么办(视频)

    宝宝心律不齐怎么办
    宝宝心律不齐要判断是什么类型,有一种心律不齐称为窦性心律不齐,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常见。多数儿童、青少年,甚至部分成人都会存在窦性心律不齐,有时可在心电图报告上看到窦性心律不齐。这种情况通常与呼吸相关,此时宝宝的迷走及交感神经随着呼吸发生变化,造成其窦房结的自律性也随着发生改变,而出现心律不齐。部分宝宝是因为窦房结起搏点在窦房结内游走,甚至起搏点在窦房结与房室节,甚至心房之间游走不定,会出现心律不齐,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处理。 如果宝宝的心律不齐较明显,心电图检查是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甚至有些特殊类型的心律失常引起心律不齐,需特别注意。通常需要到医院就诊,根据小儿专科医生的诊断进行不同的处理。
    2023-07-31
  • 小儿心肌酶高是怎么回事(视频)

    小儿心肌酶高是怎么回事
    引起小儿心肌酶高的原因较多,具体如下: 1、常见是心肌损伤,或者心肌炎,会出现心肌酶高,包括肌酸激酶增高、心脏特异性酶增高; 2、其它疾病也可以引起心肌酶高,如骨骼肌肌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但是往往以磷酸肌酸激酶增高较高,心脏特异性酶不高; 3、遗传代谢性疾病,甚至肿瘤性疾病都可以引起心肌酶增高。 因此,心肌酶增高时,需观察增高是轻度的、中度的,还是较严重的增高。部分是假性增高,如就诊医院不是儿童专科医院,其标化值不同,实际上心肌酶不高,但是被判为增高,因此要根据这些情况进行整体判断。如果到专科医生处就诊,需根据心肌酶改变的种类做相应检查,排除是否是真正的心肌酶增高;心肌酶增高到底跟什么因素相关,要进行一项项排除。如果只是轻微增高,则无需过度焦虑,特别是有些在儿童运动之后,会出现心肌酶的轻微升高,休息一段时间又降到正常。此外,缺氧时也会出现心肌酶增高,要根据相应情况,进行不同处理。
    2023-07-31
  • 儿童心肌受损怎么治疗(视频)

    儿童心肌受损怎么治疗
    儿童心肌受损的治疗,具体如下: 1、病毒感染、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引起的心肌受损,要注意观察病情,而且医生也会建议患者做心电图,甚至是心脏彩超检查; 2、其它疾病也会影响心肌,要根据情况积极治疗原发病; 3、针对心肌受损本身,会建议儿童休息,或者使用药物。目前临床会用维生素C、辅酶Q10等抗氧化、营养心肌的药物,有时也会用中成药保护心肌,减少心肌氧耗,让其有充分时间进行康复; 4、对于严重的心肌损害,甚至表现出心肌炎表现时,要根据儿童情况进行更为积极的处理,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心功能评估,检查有无合并心律失常。如果有会根据心肌受损的严重程度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甚至给予其它干预治疗。
    2023-07-31
  • 儿童爆发性心肌炎症状(视频)

    儿童爆发性心肌炎症状
    儿童爆发性心肌炎的症状如下: 1、腹痛、呼吸急促,甚至出现抽筋、消化道疾病。爆发性心肌炎容易被误诊为胃肠炎、轻微感冒,或者癫痫,如果仅仅是轻微呕吐、轻微腹泻,但儿童脸色苍白、精神差,甚至出现心率快、呼吸特快,需要排除是否为心肌炎; 2、呼吸道症状,如以咳嗽症状起病时,家长会误认为是感冒,而掩盖病情。但患者呼吸急促,跟呼吸道的轻微咳嗽、低烧不匹配,甚至部分儿童会因心率慢,引起脑缺血发作而导致抽筋。因此,抽筋的儿童并不一定是神经系统疾病,也可以是严重的心脏病。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观察,而且出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将儿童送到医院进行急诊处理,让儿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爆发性心肌炎的儿童恢复会较好,后遗症也并不多。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