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

  • 帕金森日常生活应注意些什么(视频)

    帕金森日常生活应注意些什么
    帕金森患者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膳食和营养,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合并胃肠蠕动乏力、痉挛、便秘等。此外本病肌张力明显增高,肢体震颤能量消耗相对增加,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痴呆、食欲减退等。故在患者营养方面应注意调理,可根据患者年龄、活动量给予足够总能量,即膳食中注意满足糖、蛋白质供应,以植物油为主,少进动物脂肪,适量进食海鲜类,其能够提供优质蛋白质,如不饱和脂肪酸等,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提供多种维生素,促进肠蠕动,防治大便秘结。患者出汗多时应注意补充水分; 2、生活指导和帮助,本病早期患者运动功能无障碍,能坚持一定劳动,应指导患者尽量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坚持四肢、各关节功能锻炼。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运动功能发生一定程度障碍,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降低,应注意活动安全问题,如走路时持拐杖助行,若患者如厕、下蹲困难,可置高凳坐位排便。而餐食中需谨防烧烫伤等事故发生,无法进食时需喂其汤饭,且穿脱衣服、扣纽扣,解腰带、鞋带等有困难者需给予帮助; 3、加强肢体功能锻炼,本病早期应坚持一定体力活动,主动进行肢体活动锻炼,四肢关节进行最大范围屈伸、旋转等活动,以预防肢体挛缩、关节僵硬发生。晚期患者进行被动肢体活动和肌肉关节按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4、预防并发症,本病老年患者常有免疫功能低下表现,且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应注意居室温暖,适度通风及采光等,根据季节、气候等情况增减衣服及决定室外活动方式强度; 5、晚期卧床患者需按时翻身,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尿便浸渍和褥疮发生。需被动活动肢体,加强肢体、肌肉关节按摩,防止和延缓骨关节并发症。且家属需帮助患者翻身、叩背以预防吸入性肺炎和坠积性肺炎。
    2023-07-31
  • 引起帕金森的原因(视频)

    引起帕金森的原因
    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麻痹,患者一般因此病出现不受操控发抖,心情莫名紧张等情况,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其可能病因如下: 1、感染因素,感染甲型脑炎、病毒性脑炎、单纯疱疹性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毒对脑组织广泛破坏,致黑质纹状体细胞,多巴胺能神经能元损伤,多巴胺量减少,发生帕金森; 2、家族遗传性,医学家在长期实践中发现,帕金森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及其亲属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为常见帕金森原因; 3、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帕金森患病存在地区差异,故怀疑帕金森的病因是环境中可能存在有毒物质损伤大脑神经元; 4、年龄老化,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高,可支持年龄老化因素。但老年人患病毕竟少数,说明生理性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不足以引起本病,老龄只是它的一个触发因素,不是唯一因素; 5、药物因素,如用药错误,即药物应用不当或过量,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等会引起帕金森病症状和体征; 6、心理因素,由于帕金森病会直接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导致人肢体出现震颤或肌肉僵直现象,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同时也给其心理造成很大压力,因此帕金森病患者常封闭自己,不愿与外界交流或过分担心致情绪低落。若尽早积极治疗,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抑郁情绪会随治疗后症状改善而减轻或消失; 7、长期紧张,从事脑力劳动人员及由于不断出现老年性疾病造成帕金森病出现等原因。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进行帕金森疾病的预防工作,尽量避免帕金森出现。
    2023-07-31
  • 帕金森嗜睡危险吗(视频)

    帕金森嗜睡危险吗
    帕金森患者嗜睡较为危险,而嗜睡原因如下: 1、帕金森患者所服药物是否含有安眠药,因安眠药副作用强,若存在此类药,应尽量减少或更换停用此药物; 2、需到医院检查,明确是否由其它原因引起,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肺部感染等,早期症状都会嗜睡; 3、患者不爱活动、缺乏锻炼易造成嗜睡现象,白天过度嗜睡是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症状,需考虑患者是否存在高龄、不宁腿综合征等。 4、若患者服用多巴胺能药物,及疾病本身因素都可导致患者出现嗜睡症状,可针对病因给予相应治疗措施。若患者服用多巴胺能药物后,包括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左旋多巴,出现白天过度嗜睡症状,则需考虑药物因素所致。这种情况可酌情将药物减量,如果药物减量后,患者嗜睡症状存在明显改善,可按减量后的剂量治疗。若调整药物后,患者白天过度嗜睡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可使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物,如莫达非尼。 帕金森患者若出现嗜睡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进行治疗。
    2023-07-31
  • 孕晚期头晕怎么办(视频)

    孕晚期头晕怎么办
    孕妇在孕晚期头晕是正常怀孕反应,部分孕妇还会感觉经常头痛,而缓解孕晚期经常头晕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补充营养、少食多餐; 2、定期产检,产检时测量血压和血液中铁质含量是否正常; 3、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4、孕妇进入怀孕后半期时要尽量左侧位; 5、躺或坐着起身时动作放慢,以免出现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现象; 6、感觉头晕时要多休息,可把头部平躺,将腿部微微抬高。 孕晚期如果一直出现头晕,应进一步检查血压、血常规,还应检查空腹血糖。如果与血压异常有关,如妊娠期高血压导致的头晕应在医嘱下适当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糖尿病或低血糖引起头晕可通过饮食或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措施。部分女性检查没有任何异常,头晕原因可能与休息较差存在一定关系,所以孕期应注意休息。
    2023-07-31
  • 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失眠怎么治疗(视频)

    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失眠怎么治疗
    脑供血不足引起失眠的治疗方法如下所示: 1、去除危险因素,如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等,而烟酒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在治疗脑缺血时需戒烟,禁止过度饮酒,一周不超过四两。而高血压是由于血管变窄等众多原因造成,血管变窄易造成血管堵塞,导致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也可以控制和治愈; 2、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可有效阻止血小板凝聚成块,对血液循环有好处,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 3、抗凝血药物,当TIA发作频繁,持续时间较长时,可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血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作用相同,都可使血液通畅,增加脑部血液供应,降低脑缺血发作; 4、手术治疗,如颈动脉存在严重狭窄超过70%,可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手术治疗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特别是动脉血管堵塞超过70%,可使引发脑缺血几率增加几倍,此外手术应和药物同时进行。
    2023-07-31
  • 中风语言康复训练方法(视频)

    中风语言康复训练方法
    语言康复包括几种类型,如下所示: 1、表达能力的康复训练,需进行舌肌、面肌、软腭和声带运动锻炼,以使语言肌肉功能恢复; 2、发音训练最简单的方法是结合日常生活,令患者与人交谈; 3、理解障碍的康复方法需教患者发音时的口唇动作与声音联系,配以物和图达到理解目的; 4、文字理解力的康复过程只需让患者看物和图或以表述方式进行朗读训练; 5、书写康复性训练应从写患者名字开始,慢慢抄写词句直至写短文,可用左手书写,且应利用尚保留的语言功能进行上述训练。 应从少到多开始训练,如果老年人患中风失语,可以唱歌,应鼓励其多唱歌,经过2-6个月训练,失语症状会有不同程度恢复。
    2023-08-02
  • 脑中风的主要症状(视频)

    脑中风的主要症状
    脑中风为急性脑血管病。主要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梗塞、脑栓塞及脑血管短暂性痉挛所引起病症。 脑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一种疾病,需引起高度重视。而脑中风主要为神志昏迷;半身不遂,即半个身体不能运动、不能控制;口眼歪斜,即嘴巴歪;语言不利。 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部分患者可能只是出现一方面,如患者只有语言不利,无其它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四大症状。
    2023-08-02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
    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眼底的视网膜病变并发症,早期视网膜病变治疗上是以积极控制血糖,使血糖维持在相对正常的水平,定期检查眼底和药物保守治疗,当疾病一旦进入了增殖期,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最常用的手段,既适用于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又可治疗黄斑水肿; 2、近几年来医药科技进步非常的快,尤其是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出现,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如激光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玻璃体腔内注药,对控制黄斑水肿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对于已有新生血管形成的病例,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形成药物,可帮助新生血管在视盘上无法进行激光治疗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晚期必须手术的病例,也可以先注药,然后再手术,还可以减少手术当中的出血; 3、在复发性玻璃体出血不能通过激光治疗缓解的情况下,就进行玻切手术治疗,通过玻璃体切除缓解致盲性、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瞎吗(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瞎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临床上分为六期,大体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改变,Ⅰ-Ⅲ期称为非增殖期改变,在非增殖期内眼底改变有微血管瘤、出血点或出血斑,以及少量的硬性渗出、软性渗出等眼底改变。非增殖期患者视力下降不严重,通常不会出现失明,随着病情进展和加重,眼底改变进入增殖期,也就是Ⅳ-Ⅵ期。 一旦眼底检查有新生血管的发生,即进入了增殖期的改变,新生血管对视网膜有害无益,可引起纤维增殖,牵拉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长入玻璃体引起玻璃体出血,与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对比,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对视力损害更大,可导致严重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的三大因素是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虹膜新生血管以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失明和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系,与病程的时间长短有关。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根据眼底改变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具体可分为六期。具体如下: 1、Ⅰ期是视网膜有微动脉瘤的形成和一些小的出血点; 2、Ⅱ期改变是视网膜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者有少量的出血斑; 3、Ⅲ期改变视网膜有白色的软性渗出或者有少量的出血斑,Ⅰ-Ⅲ期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非增殖期; 4、增殖期Ⅳ期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或玻璃体出血; 5、当视网膜新生血管出血以后,形成纤维增殖,达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Ⅴ期; 6、增殖牵拉继发视网膜脱离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Ⅵ期改变。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