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浩

  • 儿童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视频)

    儿童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儿童正确佩戴口罩的方式,具体如下:1、选择合适的口罩:孩子的年龄、体重不同,所需要的口罩型号随之不同,应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口罩型号;2、口罩佩戴时间:佩戴口罩时间建议在4个小时之内,若发现口罩潮湿或是变脏,应及时更换,防止口罩携带细菌,造成交叉感染;3、佩戴口罩方法:佩戴口罩之前,应将手洗干净,否则手上的细菌,会通过口罩造成呼吸道感染;戴口罩时,应用手拿口罩外侧,贴紧面部,把耳挂挂在耳朵上,然后按压鼻翼两侧,使口鼻部周围为密闭状态,有利于防止致病菌侵入。摘口罩时,应洗干净手,摘下耳挂,将口罩里边合上,口罩是医用品,有污染性,应扔到黄色垃圾桶。3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佩戴口罩,若口罩潮湿,易造成孩子窒息。3岁以上孩子戴口罩时,亦要小心看护,防止窒息。
    2023-08-02
  • 婴儿多大睡觉不用担心窒息(视频)

    婴儿多大睡觉不用担心窒息
    在婴儿6个月后,通常无需再担心婴儿睡觉时出现窒息。婴儿在出生后会逐渐出现抬头动作,在6个月时颈部肌肉较有力,能够较好地控制头部,所以不易出现窒息的情况。婴儿在6个月前易出现胃食管反流而造成误吸,而婴儿在6个月后逐渐添加辅食,胃食管反流的情况会出现明显好转,也不易出现窒息。此外,婴儿在4个月后会翻身,而在6个月时翻身已经较熟练,若婴儿出现胃食管反流、呕吐、不适等,可以通过翻身缓解症状而不会出现窒息的情况。因此,在婴儿6个月前需加强护理,在6个月后也应注意婴儿的床单元情况,避免床周围放置过多物品,以防止婴儿被衣服或枕头包裹而造成窒息。
    2023-08-03
  • 2岁宝宝体检哪些项目(视频)

    2岁宝宝体检哪些项目
    2岁孩子体检需进行全身体格检查,测量生长发育指标及血常规、骨密度等,常见几种检查如下:1、全身体格检查:对心脏、肺部、腹部进行望、触、叩、听,注意皮肤、淋巴结及相应体征,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进行治疗;2、测量生长发育指标:2岁孩子要测量身高、体重、头围,并将指标标注在生长发育曲线上,与既往的生长发育值进行对照。发现异常时要及时给予指导,如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或过快等情况,要给予早期干预治疗;3、血常规检查:需要观察是否有贫血、缺铁或缺乏维生素B12以及叶酸等情况,2岁孩子生长发育较快,对铁的需求较为旺盛,因此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需要积极关注,必要时给予治疗。还需注意白细胞及血小板的情况以便早期发现疾病,可根据具体情况对骨密度和微量元素进行检测。
    2023-08-03
  • 小孩体检月龄越大小孩头围越小正常吗(视频)

    小孩体检月龄越大小孩头围越小正常吗
    孩子体检月龄越大而头围越小,属于不正常情况。以正常出生的足月新生儿为例,根据月龄不同,头围大小有所不同,具体如下:1、出生时:头围是33-34cm;2、3个月时:孩子在前3个月头围增长较快,平均每个月可以增长2cm,3个月时头围可以达到39-40cm;3、3个月以后:头围增长减慢,但是仍有所增长,通常3个月增长2cm;4、1岁时:孩子头围可以达到46cm;5、2岁时:头围可以达到48cm;6、5岁时:头围可以达到50cm。随孩子年龄增长,头围呈逐渐增大趋势。如果随其年龄增长,头围减小,这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有先天性脑发育不良的问题,比如小头畸形、脑容量缩小、脑损伤等,均会造成头围减小。此外,头围过大要注意是否出现先天性脑积水等问题,要积极给予治疗。临床上一定要关注头围变化,生后测量孩子头围,测量以后将头围标注在生长发育曲线上,如果发现头围增长偏离正常曲线,要及时寻找原因。
    2023-08-03
  • 小儿流鼻血该怎么办(视频)

    小儿流鼻血该怎么办
    小儿流鼻血,要注意以下几点:1、体位:当孩子出现流鼻血的情况,一定要注意体位,要上体前倾头低下。这时鼻出血可以向外流,可以观察到出血的具体量,有助于寻找出血原因,不能出现头后仰的情况。如果头后仰流的鼻血,会刺激咽部出现咳嗽,或者呛咳的情况。另外头后仰,血液会吞咽到肚子里,具体的出血量不好估计,会影响对疾病的判断;2、按压:孩子出鼻血时,要进行局部按压,比如右侧鼻孔出鼻血,可以按压右侧的鼻根部,多压一会儿,用左鼻孔出气。这时按压能起到止血的作用,不能够用棉球,或者是棉签从鼻孔往内捅,容易造成感染,或者是进一步损伤,而且没有很好的止血效果;总之,孩子流鼻血原因很多,如果少量出血,经过以上处理,能够自行止血。但是如果出血量比较大,需要及时到耳鼻喉科进行诊治,给予填塞按压,需要到专业的医院,或者专门的科室,进行诊断和治疗。
    2023-08-03
  • 小孩经常流鼻血怎么治(视频)

    小孩经常流鼻血怎么治
    孩子经常流鼻血主要是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具体治疗如下:一、对因治疗:孩子流鼻血的原因较多,比如外界环境因素过于干燥或者孩子是过敏体质,有过敏性鼻炎,需要根据不同病因给予治疗。二、对症治疗:1、注意防护:孩子流鼻血要注意防护,外出时需要戴口罩,防止过敏原刺激鼻腔,造成鼻出血;2、多喝水:孩子鼻黏膜比较脆弱,鼻腔血管比较丰富,容易出血,要注意水分补充,能够缓解鼻黏膜干燥的情况,减轻鼻出血;3、营养均衡:鼻出血要注意均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要尽量少吃;4、服用药物:比如维生素C,能够增加毛细血管弹性,缓解鼻出血。
    2023-08-03
  • 婴儿乙肝疫苗第二针注意事项(视频)

    婴儿乙肝疫苗第二针注意事项
    乙肝疫苗第2针注射要注意以下几点:1、乙肝疫苗注射第2针一般是在宝宝满28天,即出生后1个月左右接种乙肝疫苗第2针。如果因为疾病的影响,需要延迟注射,要和第3针间隔2个月以上;2、孩子接种乙肝疫苗第2针时,生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不是接种的禁忌,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先天性心脏病、21-三体综合征等先天性遗传代谢病也不是接种乙肝疫苗的禁忌症;3、乙肝疫苗接种后24小时之内不能洗澡,防止局部出现感染;4、乙肝疫苗接种以后可能会有轻微的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一般1-3天能够自行缓解,不用特殊处理;5、要注意孩子是否有发烧的情况,宝宝接种乙肝疫苗,要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防止出现过敏等意外情况。所以宝宝接种疫苗的时候,要关注孩子的接种反应,必要的时候及时就诊。
    2023-08-03
  • 婴儿乙肝疫苗注射后多久产生抗体(视频)

    婴儿乙肝疫苗注射后多久产生抗体
    婴儿乙肝疫苗注射以后,一般1个月左右可以产生抗体。宝宝出生以后,一般在24小时之内要注射乙肝疫苗。注射乙肝疫苗以后,30%的孩子在2周到1个月的时候可以产生抗体,但是抗体滴度比较低,抵抗力不是很强。在宝宝接种疫苗以后,第2针可以有50%-70%的孩子产生乙肝抗体。在宝宝接种第3针乙肝疫苗以后,一般乙肝抗体的产生可以达到90%,所以孩子出生以后要接种3针乙肝疫苗。在出生第1天之内、出生1个月时、出生满6个月时,要接种3针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以后1个月,可以查乙肝抗体,此时孩子会有抗体产生,对乙肝病毒的感染有抵抗力,能够清除进入体内的病毒,避免乙型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的发生。
    2023-08-03
  • 小儿柴黄颗粒的作用(音频)

    小儿柴黄颗粒的作用
    讲解医师:张忠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小儿柴黄颗粒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的作用是清热解毒。在儿童主要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有呼吸道症状,例如发烧、咳嗽、鼻塞、流鼻涕等。宝宝用量根据成人的量酌减,宝宝在服用柴黄颗粒的时候不能吃生冷、油腻、刺激的食物,另外在服药期间不能同时服用滋补性的中药。\n柴黄颗粒由柴胡、黄芩的提取物组成,所以如果类似的中药含有柴胡或黄芩,要注意药物量不能过量,重复使用,所以要注意其他中药的成分是否有重叠。如果宝宝服用柴黄颗粒三天症状没有好转,或者是出现高烧不退、精神差、呕吐腹泻等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 儿童吃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的作用(音频)

    儿童吃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的作用
    讲解医师:张忠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儿童吃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作用如下:\n1、抗感染作用,本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卡他莫拉菌、DBER的肺炎链球菌、奈瑟氏淋球菌和厌氧菌有抗感染作用,对于这些菌引起的感染,可以抑制细菌细胞壁多肽的生物合成。\n2、临床应用,本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急性呼吸道感染,包括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咽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等,另外泌尿系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中耳炎、骨髓炎、败血症等,对这些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n本药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但是禁用于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在用药之前要进行青霉素皮试,另外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也是禁用的,容易引起淋巴细胞的异型化,所以在临床上如果怀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不能使用此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