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军

  • 引起多发性骨髓瘤的原因(视频)

    引起多发性骨髓瘤的原因
    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目前还是很不明确,可能的病因如下: 1、射线接触,长期接触射线可以致癌,不论实体瘤还是血液系统肿瘤都是可以发生的; 2、慢性抗原刺激,即感染性疾病,慢性病毒感染会造成持久的抗原刺激,可以出现肿瘤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也在其中; 3、家族遗传史; 4、环境因素,由于接触各种污染的食物、空气的污染,造成基因发生突变,亦可引起多发性骨髓瘤。
    2023-08-01
  • 多发性骨髓瘤晚期症状(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晚期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的晚期表现,病人反反复复的复发,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出现单侧的胸腔积液,一侧出现胸膜侵犯,是多发性骨髓瘤到了很晚阶段的表现。一般出现胸膜侵犯的病人生存时间都比较短,超过一年的不会太多。除了常规加细胞毒性药物的化疗,就是新药联合细胞毒性药物的化疗以外,还会给胸腔局部注射药物。第二种是在进展过程中出现高恶度的髓外浆细胞瘤,如浆细胞瘤穿刺的结果出现渐变浆细胞瘤或者母细胞型浆细胞瘤,它的恶性程度比骨髓瘤要严重很多。它已经从一个偏惰性肿瘤性疾病向侵袭性肿瘤性疾病发生了转变。这代表了疾病到了很晚的阶段。但是目前的现有的医疗水平,出现高恶度的髓外浆细胞瘤,一般药物的疗效不是太好。第三类疾病是骨髓瘤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多数的骨髓瘤是灶性分布的,最常见的是贫血,在发病的时候很少会有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但是当疾病进展过程中出现全血细胞减少,骨髓里的灶性分布的骨髓瘤细胞的数量肯定是很多了,也到了肿瘤负荷很重、比较偏晚期的阶段。第四类疾病是多发性骨髓瘤在进展过程中出现了浆细胞性白血病,也到了非常晚期的阶段。
    2023-08-01
  • 嗜酸性粒细胞高是什么原因(视频)

    嗜酸性粒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嗜酸性粒细胞高分几种疾病,一种是继发性,还有一种是原发性嗜酸性细胞增多症。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最常见寄生虫感染以及过敏性疾病,还有皮肤病,包括湿疹、皮炎都可以引起嗜酸性粒细胞的轻度升高。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这些也都会有嗜酸性粒细胞的轻度升高。寄生虫病需要查是不是有蛔虫感染,或者是有热带病,这些排除以后才会考虑是不是原发的血液系统疾病,即嗜酸性细胞增多症。 如果怀疑嗜酸性细胞增多症,会考虑去做骨髓穿刺和基因检测,一般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后,会造成嗜酸性粒细胞在各个器官的浸润,包括肺嗜酸性粒细胞,以及消化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会造成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引起腹泻。在考虑嗜酸性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系统的原发疾病时,多数情况下会加用激素治疗,激素治疗对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会有比较好的控制,但是如果考虑是继发性因素,多数病人在抗过敏以及治疗皮肤疾病的同时,嗜酸性粒细胞就能够回落到正常。
    2023-08-01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怎么办(视频)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怎么办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主要见于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说明水平高的不很突出,如果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会有明显增加。 如果只是比例增加,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虽然在正常范围内,比例稍微有轻度变化,这是一种改变的非常早期的表现。这种情况要看是否有细菌性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症或者气管炎。 如果发展至肺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应该也会有升高,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最常见细菌感染。首先要有感染病灶,如果找到感染病灶,经过抗菌治疗,中粒细胞会下降,证明跟感染相关。 还有种情况是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没有明显感染表现,要考虑其它问题,主要包括是否有类白血病反应,类白血病反应可见于肿瘤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要找前期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的更深原因。 中性粒细胞增多以后,还要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或者慢性中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这些疾病都属于偏成熟细胞变化。 应认识到这类病并不可怕,它不是恶性度很高的疾病,现在也有很多靶向药物,如BCR-ABL的抑制剂,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非常好的控制作用。总的来讲,如果出现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无明确感染表现,需要到血液科就诊,明确是否是造血系统本身疾病。
    2023-08-01
  • 什么是白细胞(视频)

    什么是白细胞
    白细胞是三种血细胞里非常重要的成分,即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在体内有抵抗疾病的重要作用,白细胞成熟后在血液中基本上停留6-8小时,之后就会进入到组织里去。白细胞正常值是(4.0-10.0)×10^9/L,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当有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会有明显增高,起到抵抗细菌的作用。 当病毒感染时会有淋巴细胞发生变化,淋巴细胞明显增多或者明显减低,这两种情况多见于病毒感染。单核细胞在病毒感染时会出现增多,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当出现过敏或者湿疹等与变态反应相关的疾病时,也会出现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023-08-01
  • 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怎么回事(视频)

    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怎么回事
    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首先反映单核细胞比例不正常,有增多表现。再看单核细胞的绝对计数,看绝对计数是否超过正常上限。 单核细胞不论绝对计数增多或者比例增多,有很多原因引起。如果单纯比例增多,总数不多,是继发性疾病,即反应性单核细胞增多的可能性大,如病毒感染时会有单核巨噬细胞活跃,吞噬病毒,所以其细胞比例会有上升。 这种情况通过抗病毒治疗或者本身病毒有自限性,2-3周以后,单核细胞比例下降,相应病毒感染症状消失,这是一种反应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疾病中也会有原发造血系统本身单核细胞增多,常见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还有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这种情况下,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明显高出正常值,超过1.0×10^9/L。 如果出现明显单核细胞绝对值增多,必须去医院明确单核细胞增多原因。一般会做白细胞手工分类,找是否有幼稚细胞,做骨髓穿刺,进行骨髓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2023-08-01
  • 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方法(视频)

    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方法
    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方案如下: 1、白细胞轻度减少不需治疗,多为短暂因素引起,如急性感染、服药引起轻度白细胞下降,可自行恢复; 2、白细胞明显下降可口服药物; 3、粒细胞缺乏:需排除急性白血病,可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治疗。
    2023-08-01
  • 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怎么办(视频)

    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怎么办
    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是血涂片结果,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的表现。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给予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即可。缺铁性贫血最主要就是补铁治疗,同时要服用维生素C,可以增加铁的吸收。 血液科医生在做血常规时,由于病人因为贫血就诊,在做血常规的时候一般会加网织红细胞计数,怀疑某些疾病时会做血涂片看红细胞形态。缺铁性贫血是增生性的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轻度增多,但是不会达到溶血性贫血的状态。红细胞形态主要是中心淡染区扩大的小细胞,典型的缺铁性贫血表现。 如果跟其他小细胞性贫血鉴别,需要和地中海性贫血鉴别,地中海性贫血可能在红细胞形态中看到靶形红细胞。红细胞形态看到中心淡染区扩大,就是常见的缺铁性贫血,临床医生还会做铁代谢方面检查,血清铁蛋白以及总铁结合力相应的检测。如果都支持缺铁性贫血,同时存在缺铁的诱因,比如女同志月经过多、饮食偏素、经常喝咖啡、茶水。
    2023-08-01
  •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偏高的原因(视频)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偏高的原因
    红细胞分布宽度反映红细胞均一性,血常规里除了红细胞数量、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体积,还有红细胞分布宽度,它反映红细胞体积是不是一致的,红细胞体积越不一致,数值越高。营养性贫血,不论是缺铁性贫血还是缺叶酸、维生素B12引起的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都是由于营养不够均衡造成红细胞体积有大有小,越不均一,值就越高。 如果诊断缺铁性贫血或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在治疗过程中看到数值高,即不同细胞摄取的营养不均一,细胞体积大小不一,反映是由于后天疾病引起。像遗传病、肝硬化或者尿毒症引起的贫血,多数红细胞的均一性非常好。主要用来鉴别是与营养、造血原料有关系,还是遗传病或者其它原因造成的贫血。
    2023-08-01
  • 红细胞破裂怎么办(视频)

    红细胞破裂怎么办
    红细胞破裂在血液科红细胞疾病里为急症,红细胞破裂即溶血,溶血后会出现溶血性贫血,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一般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迅速封闭血液里存在的抗体来停止红细胞溶血。慢性溶血的整个发病过程并不是十分迅速,多数有病因,需要通过做相应的检查明确。 溶血的病人有以下表现,如果是急性溶血,很快出现皮肤发黄、酱油色尿、发热,就诊的时候发现胆红素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多数是正细胞性贫血,有时候是大细胞性贫血,为急性病程。病人非常危重,要搞清楚血管内溶血是哪种类型,最常见的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某些药物、感染都可以引起溶血。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