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骋

  • 室内33度会中暑吗(视频)

    室内33度会中暑吗
    室温33℃会中暑,中暑的环境温度在32℃以上,或者室内湿度>60%,以及处于密闭无通风的环境,容易发生中暑,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生活,容易发生中暑。在发生中暑之前,会有先兆中暑的症状,患者会表现为头晕、乏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感觉非常困倦。如果不及时救治,则会进入中暑阶段。轻度中暑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皮温升高、肌肉酸痛,会出现体温升高。如果进一步加重,则会进入重症中暑阶段,表现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发生中暑后,应该立刻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的领口和袖口,用湿的凉毛巾擦拭患者的皮肤,帮助散热。如果是神志清楚的患者,可以口服含有盐分的饮品,以补充液体。如果已经发生意识障碍等重症中暑的表现时,要及时开放静脉通道,补充生理盐水,还可以给予患者经胃管,灌服冰的生理盐水,进行降温。对于发生热射病,或者是体温>39℃,或>40℃的超高热患者,可以使用异丙嗪、氯丙嗪等药物进行降温。
    2023-08-03
  • 中暑属于内科还是外科(视频)

    中暑属于内科还是外科
    中暑属于内科,通常中暑患者的急救,是在急诊内科进行。中暑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生的一种急症,当温度>32℃、湿度>60%时,如果长时间在此环境下工作、生活或从事重体劳动,以及体育锻炼,则容易发生中暑。发生中暑之前,会出现先兆中暑的表现,患者会出现极度口渴、大汗淋漓、乏力、头晕症状。如果患者没有及时休息和治疗,则会进入轻度中暑阶段,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皮温升高症状,部分患者的体温会上升到38℃左右。如果没有救治,患者则会进入到重症中暑阶段,表现为热痉挛、热衰竭,以及热射病。热痉挛是由于在中暑的重症阶段,大量汗液丢失,血中氯化钠含量明显下降,导致的肌肉抽搐和挛缩,常见的是腓肠肌抽搐,即小腿肚抽搐。部分患者还可以出现肠痉挛,表现为比较严重的腹痛。而热衰竭主要是大量汗液丢失,没有及时补液导致的周围循环衰竭。热射病是中暑的严重阶段,表现为高热、无汗以及昏迷等严重的意识障碍。发生中暑之后,应立刻将患者转至阴凉通风处,给予患者积极降温、补液治疗,及时纠正中暑,避免严重临床并发症的发生。
    2023-08-03
  • 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指标有哪些(视频)

    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指标有哪些
    目前临床上引起胰腺炎的常见原因包括大量饮酒、胆道系统疾病、暴饮暴食、高脂血症等,还包括手术的直接损伤或者胆道蛔虫等,均为引起胰腺炎发作的常见原因。诊断胰腺炎的常见指标如下:1、血淀粉酶:通常在急性胰腺炎发生2-12个小时开始升高,超过正常值的3倍后具有诊断意义;2、脂肪酶:升高较晚,在疾病发生24小时后才开始升高,但其持续时间较长,可以持续7-10天,对于胰腺炎有诊断价值;3、尿淀粉酶:升高后可以提供胰腺炎诊断的条件;4、影像学检查:除血、尿检查外,影像学检查,比如腹部B超或者腹部CT可以直接看到胰腺水肿、渗出,甚至坏死,包括是否形成局部假性囊肿、胰腺脓肿等,可以帮助提供胰腺炎的诊断信息。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是根据患者的血尿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再结合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由于发生麻痹性肠梗阻,停止排气、排便,患者可出现发热。特征性表现是在患者脐周以及后腰部皮肤呈现蓝色改变,称Grey-Turner征或者Cullen征,是典型的胰腺炎的体征。
    2023-07-31
  • 胰腺炎初期怎么治疗(视频)

    胰腺炎初期怎么治疗
    胰腺炎的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体如下:1、禁食、禁水:胰腺炎早期的治疗主要是禁食、禁水,通过避免刺激胰腺分泌胰液,减轻胰腺炎的症状;2、补液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可能需要给予患者补液治疗,因为患者禁食、禁水后营养摄入受限,需要通过静脉给予患者输注营养物质,同时输入人体所必需的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维持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大多数轻型胰腺炎患者通过禁食、禁水后,症状都可有明显减轻;3、药物治疗:如果为重型胰腺炎,除上述治疗外,还要给予患者生长抑素、奥曲肽等药物,抑制胰酶的分泌。同时还要给予患者质子泵抑制剂、PPI等药物,给予胃黏膜的保护;4、胃肠减压:部分患者如果合并麻痹性肠阻,还可以给予患者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治疗;5、抗生素治疗:如果患者为胆道疾病引起的胆源性胰腺炎,通常还要给予患者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要采取介入手段或者外科手术,解除胆道梗阻,才能有效的缓解胰腺炎的相关症状。发生胰腺炎时,患者可出现明显的腹痛。腹痛多位于中上腹偏左的位置,可以向腰背部放射,同时可能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泄和排便、发热甚至呼吸困难、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患者就诊时,可以通过血、尿淀粉酶、脂肪酶、腹部的B超及CT检查进行诊断。
    2023-07-31
  • 急性胆囊炎饮食注意什么(视频)

    急性胆囊炎饮食注意什么
    急性胆囊炎,一般建议患者避免进食油腻食物,如油炸类、高脂肪类食物,同时每餐避免食用过饱,一般5-7分饱即可。若急性胆囊炎较严重,出现化脓性休克或者化脓性胆管炎等,一般需要患者暂时停止经口进食、进水,给予患者积极止疼、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发作时,体格检查墨菲氏征氏阳性,对急性胆囊炎诊断有重要意义,通常将右手拇指置于右侧肋弓下,患者吸气时,整个膈肌会下降,胆囊也会下降,就可能碰触到置于肋弓下的右手拇指,患者会出现明显腹痛,通常位于右上腹,伴有恶心、呕吐,以及发热等症状,一般要给予患者完善腹部B超、腹部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胆囊炎、胆囊结石,甚至胆囊结石梗阻等疾病。
    2023-07-31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如何抢救(视频)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如何抢救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可以进行以下治疗:1、禁食、禁水:立刻嘱患者停止进食、进水,开放静脉通道,予以补液;2、药物治疗:输注质子泵抑制剂,如果患者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需要输注生长抑素,收缩血管、止血。同时口服凝血酶与静脉输注血凝酶;3、输注血制品:如果出血量较大或凝血功能障碍,应输入红细胞或血浆血制品;4、静脉补充营养:患者禁食、禁水后,给予全静脉营养液,其中含有各种电解质、微量元素,可以保证营养平衡;5、有创治疗:如果是肝病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以置入三腔二囊管,压迫出血部位,还可以通过胃镜下套扎、硬化止血。如果是其他急性胃黏膜损伤、胃溃疡导致的出血,可以行急诊胃镜,出血24小时内通过钛夹夹闭、冰盐水喷洒或肾上腺素喷洒等方法,起到内镜下止血的目的。
    2023-07-31
  • 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已减少的指征是什么(视频)

    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已减少的指征是什么
    对于上消化出血,出血已经减少的指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症状消失:患者没有再次出现反复呕血或者柏油样便,并且在补液、输血充足的情况下,周围循环衰竭和低血流量休克的表现,得到完全纠正,没有出现反复,则提示活动性出血减少; 2、检查正常: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没有出现进行性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没有出现进行性升高,并且在尿量充足、补液充足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水平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没有出现进行性升高,也提示活动性出血减少。在活动性出血减少48个小时后,可以考虑逐渐开放饮食。通常会首先叮嘱患者饮用少量的温开水,观察上述指标是否稳定,然后逐渐向米粥、米汤、面条、疙瘩汤等过渡,之后可以加用蔬菜等植物性食物,而主食及含有油脂类的食物,通常在最后添加。患者在恢复饮食的过程中,建议每餐不要进食过饱,每日增加的食物种类也不宜过多,从而避免和预防在恢复饮食的过程中消化道出血出现复发。
    2023-07-31
  • 泮托拉唑钠注射剂可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吗(视频)

    泮托拉唑钠注射剂可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吗
    泮托拉唑注射剂可以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如下:1、抑酸:泮托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壁细胞质子泵活性降低胃酸分泌,减少对胃肠道黏膜损伤;2、利于凝血:泮托拉唑通过减少胃酸分泌改变肠道内pH值,通常当肠道内pH值<5.0时,出血所形成新鲜血凝块易被溶解,而当pH值>6.0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发挥可达到最佳状态。因此,泮托拉唑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水平,使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帮助患者控制消化道出血。治疗消化道出血时,除使用泮托拉唑类质子泵抑制剂外,还可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对于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出血的患者而言,生长抑素是关键一线药物。此外,还可给予患者口服或静脉止血药,帮助控制出血。急诊胃镜是诊断消化道出血病因的较好手段,通过胃镜下治疗可帮助患者控制出血。因此,消化道出血24小时内,通常推荐患者使用急诊胃镜进行检查。
    2023-07-31
  • 上消化道出血首选治疗措施(视频)

    上消化道出血首选治疗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有创治疗可以首选急诊胃镜治疗,药物治疗应该首选质子泵抑制剂,即PPI类药物进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需要患者暂停经口进食、进水,静脉或者口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者H2受体拮抗剂,主要是为改变胃肠道内pH值,抑制胃酸分泌。因为当pH值<5.0时,在胃肠道内新鲜形成的血凝块会被迅速分解,而当pH值>6.0时,血小板聚集功能以及凝血功能会达到最大程度。所以在消化道出血急性期,需要通过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者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减少对胃黏膜损伤,改变胃肠道pH值,增加止血效果。除药物治疗外,急诊胃镜也是上消化道出血较好的诊断和治疗手段。通常推荐在上消化道出血发生24小时之内,接受急诊胃镜检查,既可以明确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同时通过胃镜下给药、钛夹夹闭控制消化道出血。除急诊胃镜和质子泵抑制剂外,患者还可选用生长抑素、口服止血药以及动脉栓塞等介入手段控制上消化道出血。
    2023-07-31
  • 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表现是什么(视频)

    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表现是什么
    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为呕血与黑便,主要内容如下:1、呕血:既包括呕鲜血,也包括呕吐咖啡色物质,取决于出血量与速度。如果出血量较大且速度较快,血液未经过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也没有与胃肠道内的食物混合,此时患者直接可呕吐出鲜血或暗红色血块。如果出血较缓,血液与胃酸、胃蛋白酶以及胃肠道的食物混合,会变成咖啡色物质,此时呕吐物为咖啡色;2、黑便:如果患者的出血量较大,还会引起排黑便,由于血液中的三价铁离子在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还原成二价铁离子,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从而使大便颜色发黑,称为柏油样便。通常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后,需要第一时间就医,停止经口进食、进水,静脉或口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血量较大或由于肝病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还应加用生长抑素的药物进行治疗。急诊胃镜能够帮助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且能够在胃镜下治疗,属于在出血后24个小时内需要进行的检查。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