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医师:
张彦昂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主要累及体循环系统的大型肌弹力型动脉,如主动脉,还有中型肌弹力型动脉,以冠状动脉和脑动脉最多,肢体各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次之,下肢多于上肢,而肺循环的动脉极少受累,主要分析如下:\n1、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大多数无特异性症状,主动脉广泛粥样硬化病变可出现主动脉弹性降低的相关表现,比如收缩期血压升高、脉压增宽等。主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形成主动脉瘤,也可能发生主动脉夹层。\n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者是心源性猝死等疾病。\n3、颅脑动脉粥样硬化:最常侵犯的是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和椎动脉,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之后,则会导致急性的脑梗死发作,而长期慢性脑缺血则可造成脑萎缩,可以发展成血管性痴呆。\n4、肾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引起顽固性高血压。\n5、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肠道张力降低、便秘和腹痛等症状。\n6、四肢动脉粥样硬化:以下肢动脉比较多见,可由于血供障碍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典型的间歇性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