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傥

  • 继发性软骨肉瘤影像表现(视频)

    继发性软骨肉瘤影像表现
    软骨肉瘤可分为原发性软骨肉瘤和继发性软骨肉瘤,继发性软骨肉瘤相对少见,其影像学表现主要如下: 1、X线检查:早期周围型软骨肉瘤表现为软骨帽增大,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和大量雪花样、斑点状、线状和触及团块状钙化; 2、CT检查:多数周围型软骨肉瘤可见残存的骨软骨瘤基底,同时肿瘤顶部有软组织肿块,其内密度不均,常有钙化。肿瘤体积大者常出现坏死囊变区,增强扫描非囊变区有轻至中度强化; 3、磁共振检查:周围性软骨肉瘤早期表现为软骨帽增大、T1项呈不均匀低信号、T2项呈高低混杂信号,进而形成软组织肿块。体积较大的肿瘤可见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后软骨肉瘤可有环状、弓形或隔膜状增强,软组织肿块周边部强化明显。
    2023-08-03
  • 得了软骨肉瘤怎么办(视频)

    得了软骨肉瘤怎么办
    原发性软骨肉瘤可分为低度恶性、高度恶性等,其中低度恶性的肿瘤可根据肿瘤部位考虑广泛切除,而高度恶性的肿瘤也建议广泛切除。软骨肉瘤患者的预后还与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密切相关,如肿瘤较大或位于骨盆时,不管病理分级如何均应接受广泛切除。 目前软骨肉瘤缺乏有效的化疗方案,尤其是经典型和去分化型软骨肉瘤。尽管有学者提出顺铂和阿霉素可以改善去分化软骨肉瘤的预后,但仍存在争议。总之,建议髂骨软骨肉瘤患者扩大切除,同时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请专业医生酌情考虑是否进行放疗或化疗。
    2023-08-03
  • 骨癌年龄段(视频)

    骨癌年龄段
    骨癌指发生在骨与软骨的恶性肿瘤性疾病,主要包括骨肉瘤、软骨肉瘤、尤文肉瘤、骨髓瘤、转移性骨肿瘤等,不同类型的骨癌好发的年龄段不同,主要如下: 1、骨肉瘤:为最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好发于10-20岁的青少年; 2、软骨肉瘤:多见于成人,30岁以下少见,35岁以后发病率逐渐增高; 3、尤文肉瘤:多发生于儿童,常见部位在长骨骨干、骨盆以及肩胛骨; 4、浆细胞骨髓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男性; 5、转移性骨癌:发病年龄与原发肿瘤的发病年龄相关,一般多见于老年人。
    2023-08-03
  • 骨肿瘤样病变是什么病(视频)

    骨肿瘤样病变是什么病
    骨肿瘤样病变是指在临床表现、X线检查及病理改变方面与骨肿瘤相似的一类疾病,但与骨肿瘤并无实质性联系,包括孤立性骨囊肿、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动脉瘤样骨囊肿等,主要如下: 1、孤立性骨囊肿: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常见于股骨及跟骨上端,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发生病因不明,可能与骨内出血引起的进行性骨吸收及液化有关。病理表现为囊肿壁被间皮细胞覆盖,囊腔内有草黄色液体。患者多因病理性骨折而就诊; 2、骨纤维异样增殖症:为以纤维组织大量增殖取代正常骨组织为特征,X线表现为长骨骨内囊样透光区,边界清楚,骨皮质膨胀变薄,一般无骨膜反应; 3、动脉瘤样骨囊肿:属于含血性囊肿,患者常有外伤史。好发部位包括四肢长骨、脊柱及骨盆,其中以股骨上端最多见,X线表现常为偏心性膨胀性生长的病变,内有骨小梁或骨间隔。
    2023-08-03
  • 骨癌如何检查出来(视频)

    骨癌如何检查出来
    骨恶性肿瘤俗称骨癌,典型表现包括疼痛、局部肿块、功能障碍以及病理性骨折等,晚期骨癌患者还会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极度虚弱等消耗表现。疼痛为肿瘤生长迅速的显著特征,几乎所有的骨癌患者都存在局部疼痛,常表现为夜间疼痛,同时疼痛会随病情的发展而逐渐加剧。骨癌的局部肿胀与肿块常迅速发展,同时因肿瘤血运丰富,患者常出现为局部的浅静脉怒张。 临床诊断方面,X线检查能够明确骨癌的性质、种类和范围,同时能为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为骨肿瘤检测的重要方法。此外,其它辅助检查也很重要。骨癌的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影像和病理三方面结果,同时实验室化验检查也为必须的检查手段。总之,一旦发现自己或朋友存在以上不适症状时,及时前往骨肿瘤专科接受检查,以明确诊断。
    2023-08-03
  • 骨癌拍片看得出来吗(视频)

    骨癌拍片看得出来吗
    骨癌为骨恶性肿瘤的俗称,X线拍片为最简单的骨科辅助检查,在社区、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院即可完成。X线检查可明确骨癌的性质、种类、范围,对决定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为骨癌的重要检查方法。 恶性骨肿瘤的X线影像不规则,通常表现为边缘模糊不清、明显的骨溶解、骨皮质破坏、变薄、断裂、缺失以及软组织肿块形成。虽然拍片能给骨癌诊断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但骨癌的临床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资料、磁共振、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 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持续身体不适、怀疑骨癌时,建议在第一时间完善X线检查,同时也应该在骨科医生的帮助下正确看待拍片结果。一旦怀疑骨癌,则应及时在骨肿瘤专科接受规范化诊疗。
    2023-08-03
  • 膝关节置换能正常干活吗(视频)

    膝关节置换能正常干活吗
    膝关节置换手术为有效、成熟的手术,主要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终末期膝关节病变,替代手术能把功能障碍的关节替换为功能正常的关节。一般情况下,患者进行膝关节置换术后基本上可以恢复日常生活的活动,包括办公室工作以及其他轻体力劳动。大部分患者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可以进行中等强度的劳动,但是临床上一般不建议进行重体力劳动。 另外,术后功能锻炼和手术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均可促进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的改善。因此建议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开展患膝的功能锻炼,从而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手术满意度。
    2023-08-03
  • 膝关节置换什么意思(视频)

    膝关节置换什么意思
    膝关节置换指将膝关节内损耗严重的软骨,及其软骨下骨部分通过手术切除,并代替为人工设计的假体组件,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极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为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所以患者进行关节置换术后会存在一段时间的疼痛不适。 康复训练能恢复关节活动度并减轻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让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因此,成功的手术离不开术后良好的康复功能训练,一般术后6-8周即可达到良好的关节功能效果,接着逐步恢复至正常膝关节,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2023-08-03
  • 髋关节置换假体能用多久(视频)

    髋关节置换假体能用多久
    人工髋关节置换为目前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相当有效的方法,技术已相对成熟,患者术后基本可以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随着医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人工关节假体持续迭代更新,然而关节假体仍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一般在15-20年后,假体可能发生明显磨损或松动,此时需要进行翻修手术。 假体的使用寿命与假体质量、手术水平、患者使用情况以及患者骨质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陶瓷假体材质独特,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但长期高负荷使用也会缩短假体的使用寿命。因此,建议髋关节置换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关节,以此延长人工假体的使用寿命。
    2023-08-03
  • 怎么判断是骨肿瘤(视频)

    怎么判断是骨肿瘤
    骨肿瘤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确诊: 1、检查:临床上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的相关病史、症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体格检查,然后根据相关症状、病史、临床体征安排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片、CT、磁共振、骨扫描、PET-CT等。如果患者具备相关的临床表现,并且具有相关影像学检查,即可做出初步诊断; 2、活检:如果要对患者进行确诊,则必须通过病理检查。医生会在手术切除病灶时将对病理组织进行活检,另外也可以在术前使用穿刺的方式取少量病变组织进行检查。 综上,临床、影像、病理三者结合才能最终确诊骨肿瘤,病理检查为诊段的金标准。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