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普外科 / 主任医师
肠绞痛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症状,一般指肠道相对缺血引起餐后上腹或中腹部疼痛,又称为内脏绞痛、间歇性缺血性蠕动障碍、腹部间歇性跛行、缺血性腹综合征等,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患者,一般情况下有动脉硬化表现。疼痛特点为在餐后15-30分钟出现,持续1-3小时,疼痛时间和强度与进食量有关。
发生肠绞痛后,如果症状较轻,疼痛持续较短,通过休息能好转,日常注意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具体包括少食多餐,出现肠绞痛后可以吃低脂和低蛋白饮食,降低肠道负荷,另外需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有利于缓解肠绞痛。
如果肠绞痛进一步加重不能缓解,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应到医院明确原因,是否为病情变重。到医院后,首先要判断病情,是否可以保守治疗。如果不能保守治疗,肠绞痛发作越来越频繁,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需手术治疗。如果无需进行大手术,从微创角度来说,也可以经动脉导管气囊对狭窄段或阻塞段进行扩张或再通术,手术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