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枢性眩晕

发布时间:2023-08-01 12:03 阅读:加载中...


讲解医师:刘叶辉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 主任医师

中枢性眩晕指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眩晕,包括第八对颅神经病变导致的眩晕,可能产生周围环境运动幻觉。临床中枢性眩晕指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以及核上纤维联系小脑、大脑等病变所引起的眩晕,通常包括以下疾病:

1、颅内血管性疾病,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延髓外侧综合征、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脑病以及小脑出血等疾病;

2、颅内占位性疾病,如听神经纤维瘤、小脑肿瘤、第四脑室肿瘤以及其它部位肿瘤等;

3、颅内感染性疾病,如颅后窝蛛网膜炎、小脑脓肿;

4、颅内脱髓鞘疾病以及变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

5、癫痫。

中枢性眩晕在临床上具有明显特点,具体如下:

1、眩晕程度相对周围性眩晕较轻,一般不伴剧烈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情况;

2、患者无耳部症状,也无耳鸣、耳聋情况,但个别情况下也可出现;

3、多伴有其它症状,如走路不稳、肢体活动不灵等情况;

4、重度中枢性眩晕发作,可出现自发性炎症,均为垂直性、平行性炎症。

广义中枢性眩晕,还包括听神经瘤导致眩晕,原发于第八颅神经等听神经瘤,也会发生于内耳道内,但通常扩散到后颅窝,同时出现其它的颅神经、脑干等症状或体征。

最新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