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search.php?searchword=%E7%8E%8B%E6%98%8E%E8%BD%A9'>王明轩</a>](https://pic.39yst.com/group2/M00/8F/88/Co2PPWP0rReAAo5KAABCogfgsYo21.jpeg#err)
解读医师:王明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 / 副主任医师
混悬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一般是指难溶性的固体药物微粒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不均匀液体制剂,微粒粒径可在0.5~10μm之间。
因混悬剂本身并不均匀,所以其性质并不稳定,在外部温度发生变化或久置时有可能会产生沉淀,但此属于正常现象。另外,临床中也有部分药品可在粉碎后制成干混悬剂,一般使用分散介质冲泡后即可迅速获取混悬剂。常见的混悬剂有布洛芬混悬剂、对乙酰氨基酚干混悬剂、炉甘石混悬剂等药物。
如果有治疗需求,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混悬剂。一般需预先晃动容器使药物微粒分散,同时需注意观察分散介质中有无异常固形物,如果发现异常,则一般不可使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以及身体健康。
- 上一篇:休克的五大治疗原则是什么
- 下一篇:男人验血是阳性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