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医师:王明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 / 副主任医师
补液五大原则分别为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晶后胶、适时补碱、见尿补钾,具体如下:
1.先快后慢
患者若失血量超过1000毫升,应在30-60分钟内补充合适的液体,并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通常在开始的8小时内需补完全天补液量的1/2,随后可放慢补液速度,患者若存在心肺功能异常的情况,应控制补液速度。
2.先盐后糖
患者脱水后,应先补充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扩充血容量,随后再补充葡萄糖溶液,以恢复机体的调节能力,避免危及生命。
3.先晶后胶
患者在补液治疗时,应先补充生理盐水这类的晶体溶液,随后再补充血浆、白蛋白等胶体溶液,并根据缺失的比例进行补充,避免危害身体健康。
4.适时补碱
患者病情稳定后,还应适当补充碱性溶液,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
5.见尿补钾
患者在恢复排尿后,还应及时补充钾元素,未恢复排尿时,一般不建议补钾。
患者若出现口干、口渴、恶心、精神萎靡等脱水的症状,或无法经口补充水电解质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积极遵医嘱进行静脉补液,一般能够促进身体恢复,无需过度担心。
- 上一篇:心衰bnp35000怎样才能降下来
- 下一篇:性功能障碍是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