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医师: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 副主任医师
脚后跟疼一般指足跟疼痛,60岁的女人足跟疼痛考虑是非疾病因素所致,也可能是软组织损伤、足底筋膜炎等疾病因素所致,需针对病因规范治疗,具体如下:
一、非疾病因素
长时间站立、走路或过度活动以及穿着不合适的鞋子,会导致足跟部的肌肉、筋膜等长期受到压迫,使局部出现慢性劳损,就会引起足跟疼痛。
应及时改正不良生活习惯,日常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或长期进行重体力劳动等,还应穿着宽松、柔软性好的鞋子,也可每晚使用热水泡足或进行足部按摩,以缓解足部疲劳并减轻疼痛症状。
二、疾病因素
1、软组织损伤
足跟部位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导致足跟周围软组织受损,如韧带、肌腱受损,就会使患者出现足跟疼痛症状。
患者疼痛明显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止痛治疗,还需使用三七片、活血止痛胶囊、舒筋活血片等活血化瘀药物促进恢复。若损伤部位存在开放性伤口,需行清创术,清创后再进行局部缝合,原发疾病恢复后足跟疼痛症状就会随之缓解。
2、足底筋膜炎
长时间走路或跑步等,导致足底筋膜长时间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导致足底筋膜及其止点出现反复牵拉损伤,就会使局部出现无菌性炎症,可出现足跟疼痛症状。
出现明显疼痛症状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等药物缓解,体外冲击波治疗或针灸金门穴、太溪穴、然谷穴等穴位,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若保守治疗一年以上效果不佳,且对日常生活质量造成明显影响,就需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常用术式为足底筋膜松懈术,规范治疗后足跟疼痛症状即可得到缓解。
除上述常见因素外,还考虑是足跟脂肪垫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所致,出现足跟疼痛症状后需及时就诊检查,明确病因后再规范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通常规范治疗后病情即可逐渐缓解,所以患者无需过度担心,应保持良好心态。
- 上一篇:睡前哪一个动作可以瘦肚子
- 下一篇:跳绳半小时消耗多少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