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医师: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 副主任医师
17岁脚踝疼痛可能与生理因素以及韧带损伤、滑膜炎、骨关节炎等病理因素有关,具体如下:
一、生理因素
长时间跑步、站立或爬山,运动过量过大,可能会导致脚踝部位肌肉劳损,从而出现脚踝疼痛症状。
二、病理因素
1、韧带损伤
跑步、跳高、打篮球等运动脚踝活动度比较大,而活动前预备活动未做好,可能会引起局部韧带损伤。此外,脚踝部位遭受前后向、内外向混合暴力,导致关节扭转或脱位,也可能会引起脚踝部位韧带损伤。局部韧带撕裂、断裂后可能会引起疼痛的症状,此病患者踝关节通常还会有出血、肿胀、活动障碍、关节不稳等表现。
2、滑膜炎
外力撞击、局部活动幅度过大、病原体感染、免疫异常、代谢异常等因素可能会引起滑膜炎。长期负重或重体力劳动、肥胖等因素可能会诱发此病。滑膜炎累及脚踝,患者由于局部滑膜充血、水肿,可能会出现疼痛的症状。此病患者还可能会有活动障碍、关节不稳等表现。
3、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的发生可能与超重、应力不平衡、先天性关节畸形、关节不稳定、慢性劳损、病原体感染等因素有关。受凉、劳累、关节活动量增加等因素可能会诱发此病。骨关节炎的患者踝关节受累,局部病变引起充血、水肿,可能会出现疼痛的症状,疾病早期患者局部疼痛间歇性发作,活动后可加重,晚期一般表现为持续性疼痛。
除了以上常见病因外,脚踝出现疼痛症状还可能与踝关节骨折、类风湿关节炎、骨恶性肿瘤等因素有关。患者脚踝部位出现不适症状后应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并治疗,以免疾病症状进一步加重,如果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不用过于担心。
- 上一篇:脚趾肚疼像针扎一样怎么回事,怎么办
- 下一篇:坐久了脚后跟疼怎么回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