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医师: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 副主任医师
足跟痛越来越严重可能是外伤、跖腱膜炎、痛风等因素导致的,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详情如下:
1、外伤
若日常在行走或运动过程中遭受暴力损伤,会使足跟部位韧带、肌腱等软组织发生损伤或者发生骨折,引起明显的足跟痛。如果在受伤后没有采取处理措施,继续行走或运动,会导致损伤不断加重,疼痛也会越来越严重。
外伤引起足跟痛时应及时制动患肢并前往医院检查,若为软组织损伤,急性期可以进行冷敷,疼痛剧烈时可适当使用止痛药,如酮洛芬凝胶、布洛芬片等。如果存在跟骨骨折的情况,在止痛的同时还要根据骨折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法复位及石膏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经过上述处理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疼痛也会逐渐消失。
2、跖腱膜炎
随着年龄增长,跖腱膜会逐渐退变,如果同时存在肥胖、长期拉练训练、过度运动等情况,会使跖腱膜受力异常,加重退变,并引起慢性无菌性炎症,常表现为足跟疼痛及压痛,在长时间站立及行走后疼痛会加剧,越来越严重。
跖腱膜炎患者出现疼痛症状时应立即休息,夜间可用夹板或石膏托固定踝关节,可以减轻疼痛。此外,疼痛严重者还可以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类药,如塞来昔布、吲哚美辛等。对于经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没有效果的患者,可通过神经松解术治疗。大部分跖腱膜炎患者在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后预后较好,少数患者因术中完全切断跖腱膜会引起足部部分功能障碍。
3、痛风
患者因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跟腱、跟骨等处时,会引起疼痛性炎症发作,常表现为足跟红、肿、疼痛,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尿酸水平,足跟疼痛的症状则会越来越严重。
痛风急性期患者可使用吲哚美辛、秋水仙碱等药物抗炎镇痛,发作间歇期及慢性期的患者需要使用别嘌呤、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药物促进尿酸排出和减少尿酸生成,以减少痛风发作。若患者因痛风石出现关节畸形,影响正常生活,则建议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剔除痛风石,改善关节畸形。痛风在积极治疗的情况下可以不影响正常生活,但如果未及时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则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预后不良。
除上述原因外,足跟痛越来越严重还可能是骨软骨瘤病、糖尿病足、跟骨肿瘤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检查,确诊后进行治疗。
- 上一篇:男孩脚抽筋什么原因引起的
- 下一篇:手指节变形指骨大怎么回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