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固定时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3-09-03 09:09 阅读:加载中...
<a href='/search.php?searchword=%E6%9D%8E%E5%AE%8F'>李宏</a>  
解读医师: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 副主任医师

  四肢骨折的固定方法主要分为外固定和内固定两种类型,其中外固定方法包括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牵引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四肢骨折固定时的注意事项根据骨折的固定方法不同而存在差异,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一.外固定方法

  1.夹板固定

  夹板固定时应将患肢适当抬高,抬高以后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患肢肿胀的消退。夹板固定后要密切关注固定的肢端的血运、感觉,防止压迫血管、神经。夹板压到的骨突部位要采取压力垫进行保护,避免长期压迫,导致皮肤出现压力性损伤。

  2.石膏固定

  石膏固定后一定要密切观察固定部位的远端血运、感觉以及疼痛等症状的变化,如果出现指头变白或者变紫,并且有明显的麻木感,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打石膏的时候有一些比较突出的位置,对肢体的神经或者血管产生压迫所致,此时需要立刻把石膏拆除。固定期间不能够下床活动,避免活动导致骨折的断端出现应力反应,引起骨折出现不愈合或者延迟愈合的情况。

  3.牵引固定

  牵引固定后应注意保持牵引角度和均匀的牵引重量,保证牵引效果。

  4.外固定支架固定

  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时,要注意固定支架进针时避开神经和血管的损伤。外固定支架一般有四个针道,对针道要每天进行酒精的滴注,预防针道感染。

  二.内固定方法

  患者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后,要注意切口的愈合情况,保持切口的洁净与干燥,避免切口发生感染,还要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和引流量。家属在协助患者翻身或者改变体位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患肢,避免骨折断端受到杠杆力的作用,发生骨折断端移位。

  骨折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清淡饮食,可适量多吃一些含优质蛋白和钙元素的食物,如虾皮、牛肉、牛奶等,优质蛋白可以为日常活动提供能量,钙元素可以促进骨质生长,促进骨折断端愈合。骨折患者经过治疗后应及时前往医院复查,通过拍X线片及时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患者骨折后,经过积极治疗预后一般较好,患者不必过分担心。

最新专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