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症诊断标准和分类

发布时间:2023-09-03 06:59 阅读:加载中...
<a href='/search.php?searchword=%E9%BB%84%E4%B8%9C%E7%94%9F'>黄东生</a>  
解读医师:黄东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 / 主任医师

  儿童肥胖症一般指小儿肥胖症。小儿肥胖症可以根据体重指数、理想体重、腰围等进行诊断。其次,可以按照肥胖程度、病理生理特征、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分类,具体分析如下:

  一、诊断

  1.体重指数

  小儿可以做体重指数检查,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的平方,若是数值大幅超过正常范围,考虑患有小儿肥胖症,但是体重指数无法区分脂肪和肌肉的含量,部分肌肉发达的小儿可能会被误判。

  2.理想体重

  理性体重(kg)=身高(cm)-105,在此数值±10%为正常,超过理想体重20.0%在临床上可以诊断为小儿肥胖症。

  3.腰围

  如果女孩身高×0.37,男孩腰围公式为身高×0.47得出正常腰围值,若是超过正常数值,则视为小儿肥胖症。

  此外,小儿肥胖症还需要结合腰/臀比法、血液检查、CT或MRI等方法明确。

  二、分类

  1.肥胖程度

  在临床上主要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

  2.病理生理特征

  主要分为增殖性肥胖、肥大性肥胖、健康性肥胖,其中健康性肥胖不会出现肥胖相关的病理改变。

  3.病因及发病机制

  主要分为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其中一般原发性肥胖较为常见,可能是不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引起的。

  小儿在平时要合理调整饮食,适当运动,如果出现肥胖异常现象,也不要过于忧虑,及时到医院查明病因,采取相关治疗措施,以求早日恢复正常。

最新专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