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医师:张毅
北京医院/妇产科 / 主任医师
哺乳期奶水不足需要根据病因处理,比如喂奶方式错误、饮食不当、乳腺导管阻塞等,具体如下:
1、喂奶方式错误
如果哺乳期女性喂奶方式错误,导致婴儿无法频繁吮吸乳头,刺激奶水分泌,可导致奶水量逐渐减少,引发奶水不足。
女性需要采取正确的喂奶方式,比如让婴儿嘴巴完全包裹乳头进行吮吸,以及少量多次喂奶等,一般可以促进奶水的分泌,避免婴儿因为奶水少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无需过分担心。
2、饮食不当
若女性在哺乳期过量进食刺激性食物,或者是偏食、挑食导致营养不良,容易影响自身奶水的分泌,造成奶水不足。
女性需要增加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的摄入,并且进食汤水类的食物,如鲫鱼汤、猪蹄汤、乌鸡汤等,有助于促进奶水分泌。平时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有助于减轻胃肠道负担。同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证饮食多样化。经过上述处理后通常可以分泌足够的奶水,满足喂养需求,不必过于焦虑。
3、乳腺导管阻塞
如果女性因为乳腺组织感染细菌出现炎症反应,或者是遭遇外伤等原因,使乳腺导管阻塞,可影响奶水的分泌和排出,导致奶水不足。
若是因为外伤所致,通常进行清创、消毒、缝合等治疗后,随着乳腺组织恢复,可自行缓解。而如果是感染细菌引起炎症所致,需要酌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头孢克肟、头孢呋辛钠等药物治疗,促进炎症消退,使乳腺导管恢复通畅。建议女性及时就医干预,防止奶水进一步减少,影响婴儿发育。
除上述原因外,哺乳期奶水不足还可能是催乳素水平低、乳头内陷、乳腺肿瘤等原因所致,需要积极就医查明病因,再进行系统治疗。
- 上一篇:足月不发动是什么原因
- 下一篇:孕酮最低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