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医师:刘风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 / 主任医师
CK又称为肌酸激酶,溶血标本肌酸激酶升高可能与骨骼肌损伤、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因素有关,具体如下:
1、骨骼肌损伤
运动时动作不当或者身体受到外力撞击,导致骨骼肌受损,则会使骨骼肌受到破坏,其中的肌酸激酶会进入到血液中,所以进行溶血标本检查时可出现肌酸激酶含量增高。大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预后较好,无需过度担心。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并发肌肉僵硬,影响骨骼肌正常功能。
2、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心肌引起的疾病,心肌存在炎症时,可导致血液中的肌酸酶量明显升高,所以溶血标本检查结果显示肌酸激酶升高。该病经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得到治愈,若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并发症。
3、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发生坏死的病变。心肌细胞受到损伤后,可将肌酸激酶释放到血液中,造成溶血标本中的肌酸激酶升高。虽然急性心肌梗死很难根治,但是发病后早期规范治疗,能够控制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期限。若未及时治疗,可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等情况。
除了上述常见原因外,也可能是由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脊髓肌肉萎缩症等因素引起的。患者还应进一步结合其他检查来明确病因,比如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等,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上一篇:痛风可以吃豆腐吗
- 下一篇:艾滋病女人能生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