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3-09-02 21:48 阅读:加载中...
<a href='/search.php?searchword=%E5%88%98%E9%A3%8E'>刘风</a>  
解读医师:刘风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 / 主任医师

  中性粒细胞是血常规检测的指标,不同人群的中性粒细胞比率正常值有所不同,正常成人中性粒细胞比率为50%-70%,儿童为50%-70%,新生儿和婴儿为31%-40%,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伴随呕吐的症状,考虑是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所致,详情如下:

  1、急性胃肠炎

  轮状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大肠埃希菌感染、酗酒等因素可引起急性胃肠炎。患者胃肠黏膜受到炎性因子的刺激,可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中性粒细胞具有抗炎、杀菌、吞噬等作用,当胃肠道发生急性炎症时,可导致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急性胃肠炎属于自限性疾病,部分患者在2-7天可自愈,总体预后良好。

  2、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考虑是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等因素所致。胆囊属于消化道的一部分,当胆囊受到炎症刺激时,可出现食欲下降、呕吐、腹胀等症状,同时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比率高于正常值。急性胆囊炎需要及时就诊,经积极治疗可控制病情。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胆囊穿孔、胆道出血等并发症。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基因突变、电离辐射、免疫失衡、病毒感染等因素可引起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可导致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多,白细胞计数升高。而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也随之升高。患者体内组胺刺激胃腺壁细胞,导致门静脉高压、胃十二指肠糜烂,从而引起呕吐。患者还可伴随头痛、眩晕、耳鸣、手掌红紫、皮肤瘙痒等症状。患者需及时就诊,积极干预治疗,以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血栓形成,甚至引起急性白血病。

  除以上原因外,该症状还可能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白血病等因素有关。患者需要及时就诊,进一步检查,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最新专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