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便

  • 上消化道出血量达到多少时可产生黑便(视频)

    上消化道出血量达到多少时可产生黑便
    一般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超过50-100ml时,患者可出现黑便,主要是由于血中三价铁离子在胃酸、胃蛋白酶作用下被还原成二价铁离子,以及与肠道内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从而使大便呈现黑色。黑便一般可表现为便质比较稀薄、不成形,柏油样亮黑色粪便,一般提示出血量超过50-100ml。如果患者出血量比较小,只有5ml左右,通常大便颜色不会出现明显改变,但在进行大便隐血试验时会发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如果出血量>250ml,患者会出现呕血或呕吐咖啡色物质。通常一次性出血量<400ml不会引起心脏反应,如果>400ml,会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如果一次出血>1000ml,患者会迅速出现周围循环衰竭以及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除呕血和黑粪之外,消化道出血还有其他临床表现,比如贫血,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等出现下降,网织红细胞升高,便鲜血或暗红色血便。此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肠源性氮质血症,血尿素氮水平会持续升高,上述现象均提示发生消化道出血。
    2023-07-31
  •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粪便可呈什么颜色(视频)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粪便可呈什么颜色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粪便可呈现黑色柏油样便、暗红色血便或红色鲜血便。如果上消化道出血较快,整个肠道蠕动快,会出现暗红色血便,否则更多见黑便。主要是由于上消化道出血后,血液在胃酸和胃蛋白酶作用下,三价铁离子被还原成二价铁离子,与肠道内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现黑色。通常粪质比较稀薄、不成形,类似于柏油样亮黑色,提示存在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患者出血量很大或出血部位比较低,整个肠道推进速度较快,可以直接出现暗红色血便或者鲜血便。除黑便、便血外,消化道出血患者还会出现呕血,如果出血量较大、出血速度较快,患者会呕吐鲜血。如果出血量相对小,出血速度比较缓,血液与胃肠道内的胃内容物相混合,如与胃酸、胃蛋白酶相结合会变成咖啡色物质,此时患者会呕吐咖啡色物质。因此,呕血和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临床表现。
    2023-07-31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视频)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护理措施如下:1、避免误吸:尤其出现呕血时,需要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避免仰面导致误吸,对于老年人,呕血易导致误吸,应提高警惕;2、注意休息:少活动、卧床休息、静养,禁止剧烈活动、反复坐起;3、安置胃管:属于护理方法,能够监测胃内出血情况,有利于洗胃;4、观察排便:患者需要观察排便情况,是否出现黑便;5、其他措施:需要进行输液治疗,同时应禁食处理。若反复出现消化道出血,可能需要进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后,考虑进一步处理手段与治疗措施。
    2023-07-31
  • 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偿期的典型表现(视频)

    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偿期的典型表现
    肺心病病情相对严重,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失代偿期症状相对严重,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气喘,甚至继发感染可出现发热;心血管系统症状,表现为心悸、心律不齐,严重者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衰。肺心病的并发症较多,包括离子紊乱、肺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不同并发症表现各异,如消化道出血表现为腹痛、腹胀、贫血、黑便等,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
    2023-07-31
  • 淋巴癌的临床表现(视频)

    淋巴癌的临床表现
    淋巴癌医学上称为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按照病理分为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通常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作为首发症状,大概占到所有病例的70%。早期淋巴结可以孤立或散发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晚期淋巴结可以相互融合,与皮肤形成粘连固定或形成溃疡。发生在腹膜后与肠系膜的肿大淋巴结,也可以融合成团块状,伴有疼痛等不适,部分患者体检时可摸到腹部包块。通常胃肠道的恶性淋巴瘤,早期没有症状,后期可有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病情进展可出现呕血、黑便。晚期常因肝大、黄疸、脾脏受累出现不适,可出现发热、贫血以及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表现。恶性淋巴瘤可原发于泌尿生殖系统、骨骼、乳腺、甲状腺等,会出现相应症状与体征。
    2023-08-01
  • 血小板低有什么症状(视频)

    血小板低有什么症状
    血小板是人体内负责止血的细胞,当血小板数目减低时,会出现出血症状,具体如下: 1、出血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可能有鼻出血、牙出血,而且出血很难通过压迫的办法止住; 2、可能出现口腔血泡,出现双下肢皮肤散在的出血点和瘀斑、淤青等; 3、严重时有可能还会出现球结膜出血以及眼底出血、视物模糊等症状; 4、血小板重度减低时,还有重要脏器出血的风险,包括脑出血可能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活动障碍,提示可能出现脑出血,可以进行CT检查; 5、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出现呕血、黑便; 6、还可能出现泌尿系的尿血等症状。
    2023-08-01
  • 尿毒症消化道出血可以治好吗(视频)

    尿毒症消化道出血可以治好吗
    尿毒症病人消化道出血,经过积极治疗以后,大多数病人可以治愈。尿毒症病人出现消化道出血,除合并消化道疾病外,还会因为凝血异常而出血,因为病人凝血功能紊乱,且尿素水平升高易导致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法如下:1、少量出血:常用PPIs(质子泵抑制剂)或胃肠道黏膜保护剂,经过治疗后大部分病人能止血;2、中度出血:可以给病人用止血药物,如酚磺乙胺等,对止血也有较大好处;3、大量出血:有黑便或大便隐血阳性时,通常要给病人强化止血治疗,可用肾上腺素帮助病人止血。另外,还可以给病人应用止血药物灌注,包括凝血酶灌注;4、重度出血:考虑内镜下止血,可以介入止血。
    2023-08-01
  • 紫癜型肾炎是怎么回事(视频)

    紫癜型肾炎是怎么回事
    过敏性紫癜引起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就是人体接触了致敏的食物、药物,或者感染了一定的病原体以后出现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IgA跑到肾脏上攻击,引起肾脏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肾脏血管破裂、血浆成分渗出,表现就是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的表现,患者有紫癜、皮疹、关节痛、腹痛、黑便、消化道出血的表现,肾炎的表现就是血尿、蛋白尿。轻度紫癜性肾炎并没有肾功能异常,也没有血压增高,但是有一部分患者,尤其是儿童可能会出现肉眼血尿,是紫癜性肾炎的一种表现。总的来说,紫癜性肾炎是血管炎的表现。 过敏性紫癜是多系统表现,紫癜性肾炎是其中的一个系统表现,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炎并不一定马上出现,有一部分患者尤其是儿童可能在发紫癜之后1个月,甚至3个月之后才出现,患过紫癜的儿童,一定要定期化验尿常规,看看有没有肾损害。有一些报道,甚至在患紫癜之后1-3年才出现肾损害,建议过敏性紫癜的儿童,至少在1年之内定期化验尿常规,看看是不是出现了肾损害,如果出现了肾脏损害,要及时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往往比较轻微,可以不用过于担心。
    2023-08-01
  • 紫癜型肾炎饮食注意(视频)

    紫癜型肾炎饮食注意
    过敏性紫癜,往往是患儿或者患者接触了致敏的药物或者食物,引起过敏,饮食注意事项如下: 1、脱离致敏的食物或者药物,引起过敏的食品一定要制止杜绝,一些药物也不能再接触; 2、如果患者出现腹痛、黑便、消化道出血,要严格禁食水,让消化道尽快修复,紫癜引起胃肠道弥漫性出血,即使是流食也尽量不要给。假如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有所缓解,可以适当流食或者饮水,但仍然不要给刺激性的食物和固态饮食,以免加重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紫癜性肾炎的饮食注意和其他肾炎一样,如果是轻微的肾盂肾炎,只有轻度的尿异常,清淡饮食就可以,主要还是根据过敏性紫癜本身来调整饮食。如果患者肾损害比较严重,出现肾功能异常或者浮肿、尿量减少的情况,还要限盐和饮水,肾功能异常需要优质低蛋白饮食,其他的清淡、低脂饮食。
    2023-08-01
  • 消化道出血大便什么颜色(视频)

    消化道出血大便什么颜色
    如果出现消化道出血,大便颜色和性状会发生改变。大便可能出现黑便或柏油便,像沥青一样黑的发亮。有时消化道出血,还会出现果酱样大便,会出现红色便,也可以出现血冻、血块样大便,以上都是消化道出血后大便性状改变的表现。 除了出现大便性状的改变,还会出现大便次数的变化。因为上面有血不停往下,所以大便次数会明显增多,大便的性状会偏稀,本身在体内是一种液态形式,所以大便次数越多大便越稀,大便颜色越鲜红,这时提示出血量越大,对于患者的伤害也就越大。 需要注意如果颜色比较深、大便次数不多、性状偏干,说明出血部位比较靠上,即上消化道、胃和十二指肠、食管和贲门出血可能性稍微大一些。如果是靠下消化道出现,如小肠、大肠出来的血多半是很红的颜色,多是鲜红色,并且有时候还是带血水样便。 另外,有一个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即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疾病出血的患者,不仅会出现黑便,有时候还会有血便。而且出血量非常大,既从口里排出,也从下面排出,排出速度会比较快,出血量很大。大便会出现黑便、血便,甚至血块,口里吐出的还有血块,甚至咖啡色样的血块都会出现。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