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是怎么回事(视频)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是因为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体内,造成胎儿的红细胞破坏,引起黄疸。如果胆红素浓度超过20mg/dl,可以引发胆红素脑病,对婴儿造成脑损伤,引起脑瘫、听力障碍、眼球运动障碍以及手足徐动等,应引起重视。新生儿溶血以ABO溶血最常见,Rh溶血相对要少,但Rh溶血程度较重,引起胆红素脑病的几率也较高。
    2023-07-30
  • 儿童脑瘫的早期症状(视频)

    儿童脑瘫的早期症状
    儿童脑瘫的发病原因较多,如孕期用药、宫内缺氧、宫内出血,分娩挤压、窒息,以及出生后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感染、颅内出血、核黄疸、感染所致后期脑瘫。由于大脑出现不可逆、非持续性损伤,导致大脑对下运动神经元、脊髓、周围神经抑制能力下降甚至消失,引起肢体肌张力增高。早期治疗以临床评估、手术治疗为主,通过选择性脊神经后根离断术,同时配合术后长期康复训练,缓解下肢肌张力增高的表现,有效协调肢体活动,以达到脑瘫患儿的后期恢复。
    2023-07-30
  • 轻微胆囊炎一般多久可以好转(视频)

    轻微胆囊炎一般多久可以好转
    轻微胆囊炎一般3天内可以明显缓解。轻微胆囊炎一般指慢性胆囊炎,如果没有明显发热、严重腹痛、严重黄疸等临床症状,通过清淡饮食,或口服头孢类消炎药,一般3天内可明显缓解。但不建议患者在家自行观察,如果在家自行观察,可能耽误病情,从而导致原本轻微的慢性胆囊炎发展成急性胆囊炎,甚至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引起胆囊穿孔、弥漫性腹膜炎,危及生命。 因此,建议轻微胆囊炎患者积极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会通过血常规、肝胆B超或腹部CT表现,判断是否为轻微胆囊炎。如果血常规没有炎症指标明显升高,或肝胆B超没有胆囊壁严重水肿,或胆囊周围炎症,确实属于轻微胆囊炎,通过清淡饮食调节,可能自行缓解。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胆囊炎,可能要通过输液治疗进行消炎,甚至住院进行治疗。
    2023-07-31
  • 十二指肠癌症状表现(视频)

    十二指肠癌症状表现
    十二指肠位于壶腹部,而壶腹部位于上腹部右侧,结构较复杂,此处有很多脏器、管道聚集,如肝管、胆管等。十二指肠肿瘤的患者早期则会出现黄疸症状,并且是最常见的症状,而且患者会出现腹痛。 因此,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颜色变白及皮肤瘙痒等,应尽快到医院做强化CT,明确壶腹部有无异常。如果是十二指肠肿瘤,应争取早期进行手术,通常疗效较好。而如果细胞形态确诊为癌症,术后应给予相应化疗及配合中药进行调理。
    2023-08-01
  • 什么是内镜下胰胆造影术(视频)

    什么是内镜下胰胆造影术
    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实际上是指利用十二指肠镜,进入十二指肠,然后通过胆管和胰管在十二指肠乳头处的开口,进入到胆管和胰管,进行造影,显示胆道和胰腺的病变。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最早是诊断性的技术,简称ERCP。现在ERCP技术已经从单纯的诊断技术发展成为治疗技术。实际上很多胆道和胰腺的疾病都是通过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进行治疗,比如胆总管结石的取石,比如慢性胰腺炎放置胰管支架,以及梗阻性黄疸减黄手术,这些手术都是通过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来解决。这个治疗性的技术非常安全,在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的感受都非常好,不会引起明显的痛苦,而且一般操作过程不会花费过长的时间,术后并发症相对也不多,是一个微创的治疗技术。
    2023-08-01
  • 胰头癌的临床表现(视频)

    胰头癌的临床表现
    胰头癌的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黄疸。胰腺的胰头与十二指肠粘连,故胰头癌会压迫十二指肠乳头,使胆汁无法流入十二指肠乳头,从而引起胆汁淤积。此时可以导致患者眼白等部位变黄,并且迅速发展为黄疸且发展至全身,使全身皮肤黄染。胆道完全阻塞时患者症状主要如下: 1、患者皮肤黄染,呈棕色或古铜色,同时伴有瘙痒; 2、大便呈白陶土色; 3、胰头肿块增大压迫局部组织器官和血管神经,从而导致局部的压迫症状。同时,肿块会压迫胰腺的主胰管,导致胰腺分泌障碍,使患者出现局部的疼痛不适; 4、晚期胰头癌的患者会出现消耗性症状,常有发热、消瘦、乏力、体重下降等表现。同时伴有肝功能损害、促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者有肝性脑病的表现,如嗜睡。另外,在医生查体时,患者可出现扑翼样震颤。
    2023-08-01
  • 一个月婴儿黄疸高是怎么回事(视频)

    一个月婴儿黄疸高是怎么回事
    如果宝宝已经满月还有黄疸,这时要排除病理性黄疸,因为黄疸的原因非常多,如果黄疸持续时间达到一个月,要区分由于母乳引起的黄疸,还是由于疾病引起的黄疸。 如果宝宝体重长得非常好,吃奶好,生命体征比较平稳,大小便也正常,没有任何异常表现,仅为黄疸,同时又是母乳喂养的孩子,有可能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持续时间就非常长,可以达到4-12周。 还有一种情况,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宝宝也会有黄疸,持续时间比较长,长达几个月。宝宝会出现吃奶不好、体重长得慢、反应比较差、嗜睡等,需引起高度警惕。还有感染也会引起黄疸,持续时间长。病理性黄疸还有少见的比如遗传代谢病,宝宝体重也会长得不好,反复的腹泻,黄疸持续时间长,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2023-08-02
  • 如何判断母乳性黄疸(视频)

    如何判断母乳性黄疸
    判断母乳性黄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停母乳:如果通过母乳喂养一般状态较好,体重增加满意,无明显身体不适,黄疸数值并不高,虽然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数值,但未>18mg/dl,状态较为平稳,停母乳后黄疸数值快速下降;2、排除性诊断:如果可以除外其它病理性黄疸时,也可以推断母乳性黄疸。明确不存在溶血状态,感染问题,也不存在其它的胆道疾病等较常见的病理性黄疸原因,可以考虑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有时属于排他性诊断或者试验性诊断,如果怀疑母乳性黄疸,可以进行停母乳后复测黄疸数值,如果出现下降说明为母乳性黄疸,如果黄疸数值不能下降,需进一步进行其它检查后,明确病理性黄疸原因。
    2023-08-02
  • 怎么通过验血单看黄疸(视频)

    怎么通过验血单看黄疸
    通过化验单观察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黄疸的金标准,需要关注胆红素情况,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具体如下:1、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增高通常提示可能存在肝胆系统疾病,比如肝炎、肝细胞破坏或者胆道闭锁等,均可能影响直接胆红素,出现直接胆红素升高,同时可能伴肝功能异常;2、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见于部分特殊疾病,如新生儿期ABO溶血或部分疾病造成细胞破坏,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可能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因此,需要结合具体胆红素水平、年龄、疾病等情况,以及属于直接胆红素增高或间接胆红素升高综合分析判断。新生儿期大部分患者属于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升高,主要见于ABO溶血、感染引起红细胞破坏或母乳性因素造成,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及分析。
    2023-08-02
  • 黄疸170相当于多少(视频)

    黄疸170相当于多少
    如果孩子黄疸170,单位应该是μmol/L,换算成mg/dL,为10mg/dL。黄疸为新生儿期非常常见的症状,主要由于孩子体内胆红素水平增高,导致孩子出现皮肤和脏器的黄染,即黄疸。因此评估孩子黄疸的轻重,主要看孩子血里胆红素水平的高低。胆红素水平有两个单位,即μmol/L和mg/dL。如果孩子的黄疸水平,或者胆红素水平为170,单位一定为μmol/L,因为170mg/dL太高,不可能出现,故一定为170μmol/L。它换算成mg/dL,即170μmol/L÷17.1≈10mg/dL。而从mg/dL换算回mg/dL,即乘以17.1,如孩子血中胆红素水平为20mg/dL,换算后约为340μmol/L。因此,如果判断孩子黄疸的轻重程度,一定要说清数值单位。因为单位不同的情况下,它的差别可能很大。如孩子黄疸水平是30μmol/L,为正常。但如果是30mg/dL,就非常高。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