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 经粪口途径传播肝炎有哪些(视频)

    经粪口途径传播肝炎有哪些
    经粪-口途径传播的肝炎,即通过消化道传播的肝炎,主要是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其它常见的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血液和体液接触传播。 经粪-口途径传播的肝炎中,甲型肝炎主要见于青少年、青壮年或儿童,而戊型肝炎主要见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男性。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都可以通过,病毒所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传播,共同的特点都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 患者发病比较急重,发病的早期都可以出现发热。发病后的患者可以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可以出现眼黄、尿黄、肝区不适等症状。 此时通过化验可以发现肝功能典型异常,即转氨酶可能明显升高,严重的患者还可以出现黄疸,胆红素升高。 除肝功能的检测外,还需检测病原体的存在,甲型肝炎可以检测甲肝的IgM抗体,戊肝可以检测到IgG和IgM抗体,上述抗体阳性便提示为相应肝病毒的感染。
    2023-08-03
  • 戊型肝炎传播的途径(视频)

    戊型肝炎传播的途径
    戊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常见的一型,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消化道传播。戊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被易感人群摄入而进入消化道,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肝脏,从而繁殖引起肝脏的损伤、炎症,甚至坏死,以及出现急性活动性肝炎。戊型肝炎主要见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男性更加常见。戊型肝炎感染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病早期可以出现发热、低热等症状。患者还可以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腻、眼黄、尿黄、肝区不适等临床表现,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诊并化验肝功能,肝功能检查的典型表现是转氨酶急剧升高,通常伴有胆红素升高。戊型肝炎的确诊标准,是检查戊型肝炎的两项,称为戊肝两项,IgG和IgM均可以明显升高,表明戊肝为现症感染。
    2023-08-03
  • 急性黄疸型肝炎有哪些症状(视频)

    急性黄疸型肝炎有哪些症状
    急性黄疸型肝炎主要的病因是各种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肝炎、戊型肝炎,还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都可以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部分药物性肝损伤与酒精性肝病,也可以表现为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症状,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低热: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急性黄疸型肝炎,在发病早期都可以出现低热;2、乏力: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患者还会出现肝脏受损的相应症状,包括乏力,因为肝脏是人体的能量加工厂,所以肝脏在严重受损以后,患者都会自觉乏力;3、消化系统症状:肝脏是消化器官,所以肝脏炎症发生以后,会影响消化功能。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厌食油腻、恶心、呕吐等症状;4、黄疸:患者甚至会出现黄疸的症状,包括眼睛黄、尿黄,皮肤和黏膜出现黄染。另外,患者出现急性黄疸型肝炎时,还会有肝酶急剧升高,在肝功能化验中,可以发现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另外患者的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也会有明显升高。
    2023-08-03
  • 乙肝慢性肝炎能治愈吗(视频)

    乙肝慢性肝炎能治愈吗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属于终身疾病,目前没有药物能够根治慢性乙型肝炎。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主要的治疗是针对病因治疗,即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治疗。目前抗病毒药物只能最大程度抑制病毒复制,比如常用的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等药物,使病人体内的乙肝病毒在较低水平或者无法测出,能够控制肝炎,避免反复发作。避免因反复发作肝炎,而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以及肝硬化并发症,包括肝癌等,具有控制慢性乙型肝炎病程的作用。如果患者有转氨酶升高以及黄疸升高,可以通过保肝、退黄、降酶等药物,达到肝功能完全正常的水平。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不同,目前丙型肝炎已经有较好的抗丙肝病毒药物,患者可以通过抗丙型肝炎病毒的治疗,彻底清除体内的丙型肝炎,达到治愈。对于乙型肝炎患者,属于终身疾病,需要定期检查。如果患者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需服用抗病毒药物,之后定期检查,争取长期将乙型肝炎病毒控制在较低水平或者无法测出,避免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2023-08-03
  • 重度肝炎症状(视频)

    重度肝炎症状
    无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均可以引起重度肝脏损伤,此时称为重度肝炎,常见症状如下:1、全身症状:常见症状包括乏力、全身无力等;2、消化道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厌油腻等,如以往爱吃肉的病人发生重度肝炎后不愿意吃肉,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3、黄疸症状:病人自身能够感受到眼睛黄、尿黄,甚至尿的颜色为浓茶色;4、肝区不适:部分病人可以出现肝区不适症状;5、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患者可以凝血功能障碍,包括针刺位置、其它部位的伤口容易血流不止,均属于凝血功能异常的表现,大多数凝血因子是由肝脏制造,重度的肝脏受损可能影响凝血功能。评估重度肝炎的主要指标为化验肝功能,肝功能是判断是否出现重度肝炎的更准确标准。
    2023-08-03
  • 慢性肝炎症状(视频)

    慢性肝炎症状
    慢性肝炎患者的症状轻重不一,根据不同病情会有不同表现。如果病情较轻,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也可能有轻微症状。一般慢性肝炎症状,可能会有轻度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或有肝区轻度不适、疼痛等表现,主要是消化道症状和全身症状,通常没有特异性。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发生肝衰竭,有比较重的症状。若为比较严重肝炎,即重症肝炎或肝衰竭,症状比较严重,患者可以有高度乏力、高度食欲不振、高度黄疸等,由于患者肝脏衰竭比较严重,肝脏合成、解毒、胆汁代谢的功能均受到影响,所以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蛋白血症。由于白蛋白合成功能不佳,患者有低蛋白血症,出现大量胸水、腹水、下肢浮肿等。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黄疸上升,可能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肝脏合成功能受到影响,凝血因子合成明显减少,凝血功能会下降,所以出现皮肤瘀斑、瘀点,甚至部分患者会出现消化道大出血,会出现肝昏迷、肝性脑病等严重症状。因此平时需要控制好慢性肝炎,避免肝炎不断发作,避免肝炎进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才能避免产生重型肝炎。
    2023-08-03
  • 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严重吗(视频)

    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严重吗
    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分轻度、中度及重度。重度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临床表现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明显乏力、腹胀、食欲不振、厌油腻食物等。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在体征上表现为慢性肝病面容、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蜘蛛痣以及肝脾肿大。肝脏生化学检查损伤也较明显,比如谷丙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在正常上限5倍以上,出现白蛋白下降<32g/L,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下降。同时凝血功能出现异常,凝血酶原活动度在40%-60%,胆碱酯酶下降,即<4500U/L。此类患者由于病情重需住院治疗,且治疗难度相应增加,但经过积极治疗,通常预后较好。若治疗不及时或存在部分诱因,如感染、劳累、饮酒等,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能诱发肝衰竭。还有部分患者,由于治疗不规范,病情也会逐渐进展,可能发展为肝硬化。
    2023-08-03
  • 肝炎皮肤痒用什么治疗(视频)

    肝炎皮肤痒用什么治疗
    肝炎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可能因其肝功能较差、胆红素升高,血液内胆红素通过血管沉积到皮肤组织内,造成皮肤组织内感觉与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形成全身皮肤瘙痒的症状,通常有以下几种治疗手段:1、病因治疗:病因可能为黄疸升高,可通过利胆、保肝、退黄等处理,使胆红素降到正常范围内,肝炎患者皮肤瘙痒便可消失;2、对症处理:主要包括药物处理,比如抗组胺类药物,同时可以补充维生素,保持皮肤湿润。皮肤较干燥时神经较敏感,若皮肤较湿润,瘙痒感也会有所减轻;3、合并症处理:因为肝炎患者免疫功能较差,所以容易导致其他细菌或真菌感染,此时可去皮肤科就诊,应用抗真菌、抗细菌药物,将相应感染控制好后,肝炎患者皮肤瘙痒症状也会得到改善。
    2023-08-03
  • 急性重型肝炎早期突出的症状(视频)

    急性重型肝炎早期突出的症状
    急性重型肝炎又称急性肝衰竭,早期的常见症状如下:1、患者会有高度乏力的表现,甚至可能没有力气说话、吃饭、翻身,还有高度厌食,无法正常进食,还有高度腹胀,且部分患者还有腹水;2、此类患者可能还会伴有比较重的黄疸,即胆红素升高比较明显,皮肤、巩膜甚至排泄物都可能呈黄色,严重时眼泪或引流液的颜色也会比较深;3、此类患者还有出血的表现,例如注射的部位或静脉穿刺部位的皮肤出现大片瘀斑,甚至还有自发性出血,例如口腔黏膜的出血、牙龈的出血,甚至鼻腔的出血,说明的患者凝血机制比较差且体内的凝血因子较少,尤其是凝血酶原活动度是明显降低,因为90%的凝血因子是通过肝脏的功能合成;4、有时患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脏并发症,例如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以及其它腹腔感染问题。
    2023-08-03
  • 急性黄疸肝炎会死人吗(视频)

    急性黄疸肝炎会死人吗
    急性黄疸肝炎一般是指急性黄疸性肝炎,可导致死亡,主要引起该病的原因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还有EB病毒、细菌、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血吸虫感染或疟疾。另外,药物、酒精、自身免疫疾病、遗传代谢疾病等,都可以引起急性黄疸性肝炎。出现急性黄疸性肝炎,一旦疾病进展较快,未得到及时治疗,在起病2周内出现进展性肝功能衰竭,病人可出现高度腹胀、乏力、食欲不振、出血倾向、肝性脑病等症状。另外,肝功能会有明显异常,胆红素线性增高,凝血酶活动度<40%或呈进行性下降,病人进展到急性肝功能衰竭,病死率在70%-80%甚至更高。部分病人可能在发病2周后出现病情进展,半年内进展为亚急性肝功能衰竭,如果未经过及时治疗,也会出现死亡现象。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