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 小孩儿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视频)

    小孩儿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贫血存在较多原因,不同年龄阶段存在不同原因。例如,婴幼儿通常由于喂养不当、添加辅食不及时引起,此类患儿以营养性贫血为主。 若患儿出现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例如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肿瘤浸润,会影响骨髓造血功能,继而引起贫血症状。若患儿的造血功能正常,由于疾病引起血细胞破坏,则称为溶血性贫血,临床表现有黄疸、肝脾肿大、网织红细胞增高等。 此外,部分患儿还会存在慢性出血症状,例如肠道的慢性失血、黑便、肠道溃疡、肠道疾病等,引起的慢性失血性贫血,应格外注意。
    2023-08-01
  •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什么遗传病(视频)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什么遗传病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属于一种慢性的溶血性贫血。遗传病应该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所以一般更有明确的家族史去推断、去诊断。治疗建议是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可能能够治愈该病。最新的基因治疗目前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没有明确的基因,所以相对来说,治疗方法现在还没有太多的突破。这种病人容易出现黄疸、贫血,再有出现脾大的表现之外,比如有严重的疼痛危象出现。但国外西方发病率比较高。疼痛危象时,病人会出现造血停滞、再障危象等,都需要关注。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简称叫镰状贫血。这些病人值得密切关注,容易合并感染、出现疼痛危象的情况。平时溶血时,病人要多饮水,及时把溶血相应的尿酸、代谢产物及时排泄出去,这也是关注镰状贫血病人重要的方式。
    2023-08-01
  • 雷诺五联征是指什么(视频)

    雷诺五联征是指什么
    雷诺五联征是临床形容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的五个联合征体征,主要是发热、腹痛、黄疸以及严重休克、神智改变这五种表现,多半形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急症表现。因为一旦出现雷诺氏五联征时,代表患者病情特别危重,需要紧急解除胆道梗阻。如果不解除患者会出现休克和神志改变时,死亡率增高。 既往文献报道出现雷诺氏五联征,急性胆管炎死亡率可以达到30%-40%。所以对于严重并发症患者应该积极识别,早期找到引起胆道梗阻的原因,常见病因可能是因为急性胆囊炎、胆管结石或胆道恶性肿瘤导致的胆道急性梗阻,继发感染引起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表现。一旦出现雷诺氏五联征,首先可以通过穿刺引流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解除胆道梗阻,把胆道脓液有效吸出,缓解感染性休克和神志改变。随后可以针对原发病,经过手术治疗,彻底去除造成梗阻的原因,例如结石、肿瘤,彻底治疗疾病。
    2023-08-01
  • 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视频)

    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消化道出血主要特征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出血量大或出血速度较快时可以出现呕吐新鲜血液或血块,粪便可以呈现暗红色,甚至鲜红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量通常较多,以呕血为主,甚至表现为喷射状呕血,少数患者较快出现失血性休克。 急性大量失血由于循环血量迅速减少,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可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严重时可以出现晕厥、休克。消化道出血还存在消瘦、乏力、食欲减退、上腹饱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还可以出现黄疸、腹水、脾大、腹壁与脐周静脉曲张、痔疮、痔核形成等表现。
    2023-08-01
  • 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迁延型有什么症状(视频)

    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迁延型有什么症状
    慢性迁延型是较早说法,预后良好,病情进展比较慢的慢性肝炎叫慢性迁延型肝炎。进展比较快肝功能损伤,比较严重的慢性肝炎叫慢性活动型肝炎,也就是慢迁肝、慢活肝,这是90年代前的说法。按急性期和慢性期进行划分,半年以上叫慢性丙肝。慢性丙肝是一种叫亚临床表现,症状不明显,最常见但是又最没有特异性的表现就是疲乏,几乎任何疾病都可能出现疲乏,是丙肝出现的第一个症状。此外还有关节炎症,关节疼痛,或恶心、厌油腻、腹胀、腹泻等症状;甚至肝区隐痛、黄疸,都是比较轻微的表现,这是慢性丙肝常见的症状。 慢性丙肝还有特殊区别于其它嗜肝性肝病的特点,就是慢性丙肝有多种肝外表现,比如皮肤出现扁平苔藓样病变、关节炎或巩膜和睑结膜干燥综合征等。感觉眼泪少有可能不是自身免疫性,也不是风湿免疫引起的疾病,而是丙肝引起。还有比较少见的疾病,都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定性。丙肝还可能引起认知损伤,有实验证明轻微症状的丙肝,即肝功能有异常,病理学有改变的人群,也就是病毒完全控制的人群,在工作记忆和认知角度会出现小的差距。所以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非常重要,要到正规医院治疗。这样能查清楚很多问题,也能解决生活中的困惑。认知障碍并不是抑郁,也不是心情不好,就是病毒引起,消灭病毒症状就会缓解。
    2023-08-01
  • 得丙肝的人有什么症状(视频)

    得丙肝的人有什么症状
    丙肝是由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感染性疾病,一般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感染丙肝病毒1-2周后可以在血液中检测到丙肝病毒核酸,但大约80%的人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出现急性症状的少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痛、尿色变深、大便颜色变浅、黄疸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关节痛。 慢性丙肝患者可能多年没有症状,直到因为严重肝脏损害出现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才可能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慢性丙肝患者有时会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感,还可能会有右上腹,即肝区的不适感和沉重感。但较少发生黄疸,需要注意有无症状或症状是否明显和肝脏病变程度并不一致。
    2023-08-01
  • 乙肝和丙肝哪个严重(视频)

    乙肝和丙肝哪个严重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哪个严重,要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多数是慢性,急性患者较少,而且急性患者可能有部分可自限,且对不会给患者带来很严重危害。 现在主要是慢性,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肝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症状更明显,比如可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临床消化道症状。相比乙肝,丙型肝炎临床症状要轻,黄疸少,且导致肝衰竭,重症肝炎情况更少。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都可导致肝硬化和癌变,丙型肝炎导致癌变率要高于乙型肝炎,那从这个角度,丙型肝炎危害更重,而临床表现乙型肝炎要重于丙型肝炎。
    2023-08-01
  • 戊肝是怎么回事(视频)

    戊肝是怎么回事
    常见病毒性肝炎有甲肝、乙肝、丙肝、戊肝、丁肝五种。戊肝是戊肝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属于消化道传染病,患者通过食物或饮水污染戊肝病毒而被感染。 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的相似在于患者都是进食不干净食物而被感染,戊型肝炎与甲肝的不同在于戊肝主要是老年患者较多,甲型肝炎主要感染小孩较多。 一旦患有戊肝,患者会出现转氨酶升高,出现消化不好、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出现很严重黄疸,此时一定及时到医院治疗。戊肝在年老、身体状况不好、免疫低下或孕妇的患者群体中会造成死亡,所以是急性疾病,要及时诊疗处理。戊型肝炎能彻底治愈,几乎不能转成慢性,所以只要把戊性肝炎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患者能够痊愈。
    2023-08-01
  • 丙肝症状表现哪些(视频)

    丙肝症状表现哪些
    丙肝起病比较隐匿,好多病人没有临床症状,大部分病人通过体检查出。如果有症状,临床上分为急性丙肝和慢性丙肝。输血以后2-6周患肝炎,一般都是急性肝炎,表现是消化道症状,严重患者可以有黄疸,但是急性肝炎转成慢性化几率比较高,可以达到80%左右,所以急性肝炎比较容易识别。临床上绝大多数是慢性丙型肝炎,没有多少临床症状,有病人有乏困或者轻度消化道症状即有时候食欲不好、两季肋部疼痛,右上腹隐痛等。所以做体检时候检查出血液中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再结合肝功能异常,一般可以诊断丙型肝炎。
    2023-08-01
  • 感染丙肝症状(视频)

    感染丙肝症状
    丙肝全称为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80%以上属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不到20%的患者属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根据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类型不同,患者的表现也不同,常见情况如下: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患者可以表现为急性肝炎的症状,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甚至可以出现黄疸。实验室检查可以发现肝功能异常,出现转氨酶、胆红素升高;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也被称为隐匿杀手,患者查体可以发现病毒在体内存在20年、30年或者更长时间,甚至已经进展到肝硬化、肝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比较常见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模式,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肝功能检查正常或者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但正常值2倍以下的转氨酶升高通常被忽视,轻度的转氨酶升高预示着肝脏病变存在进展,可能进展到肝硬化、肝癌。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