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 急性胆囊炎可以在家治疗吗(视频)

    急性胆囊炎可以在家治疗吗
    如果患者以前有胆囊结石病史,在进食油腻食物或者饱餐之后,出现右上腹胀痛、发热、恶心、呕吐,甚至出现黄疸,可能是发生了急性胆囊炎。如果确实是急性胆囊炎,不建议在家自行治疗,因为胆囊炎不经过规范治疗,有可能会发展成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甚至胆囊坏疽、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危及生命。 因此,如果患者发生急性胆囊炎,应该立即前往医院,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急性胆囊炎发作比较明显,可以通过抗生素消炎治疗,必要时需要住院治疗。
    2023-07-31
  • 胆囊炎并发症(视频)

    胆囊炎并发症
    胆囊炎根据发病缓急,可以分成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并发症常见如下: 1、急性胆囊炎并发症:局部炎症进行性加重,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治疗,任其发展,急性胆囊炎可能发展成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炎症在胆囊周围形成粘连、包裹,引起胆囊坏疽甚至穿孔,胆汁会流到腹腔中,进而引起局限性或者弥漫性腹膜炎,可危及患者生命。而胆囊内结石可能掉落到胆总管,引起梗阻性黄疸,引起急性结石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出现黄疸、畏寒、发热等症状和体征; 2、慢性胆囊炎并发症:胆囊慢性炎症反复发作,可能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每次发病均需到医院处理。慢性胆囊炎长期刺激胆囊黏膜,可能引起胆囊黏膜病变,从而导致胆囊癌变。
    2023-07-31
  • 吃完饭后胀痛是胆囊炎吗(视频)

    吃完饭后胀痛是胆囊炎吗
    进食后胀痛不一定为胆囊炎,进食后出现胀痛,一般是消化系统症状。临床很多疾病均可能发生进食后胀痛现象,较常见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炎等。因此,进食后胀痛并非特异性症状、体征,不能简单根据症状、体征判断为胆囊炎。 胆囊炎主要由于胆囊结石慢性刺激导致,主要表现为进食后胀痛,以及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甚至出现黄疸,如皮肤巩膜发黄、尿色加深等。如果吃完饭后胀痛持续不缓解,建议到医院由专业医生做出判断,可通过查体、询问病史、辅助检查进行判断,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血生化、肝胆B超、腹部CT等。
    2023-07-31
  • 胆囊炎怎么诊断(视频)

    胆囊炎怎么诊断
    胆囊炎分为急性胆囊炎与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有以下方面: 1、多以食用油腻的食物为诱发; 2、突发右上腹持续性的剧烈疼痛,并伴有阵发性的加重,可向右肩胛部放射,常有恶心、呕吐、发热; 3、右上腹有压痛,肌紧张的情况,少数可见黄疸; 4、B超可见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或毛糙,囊内有浮动的光点,伴有结石的可出现结石影像。 慢性胆囊炎的诊断有以下几条: 1、持续性右上腹的钝痛或不适感,或伴有右肩胛区的疼痛; 2、有恶心、嗳气、反酸、腹胀与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 3、B超可以看到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胆囊缩小或变形。 如出现以上明显的不良症状,请及时就医。
    2023-07-31
  • 胆囊炎会不会引起肝功能异常(视频)

    胆囊炎会不会引起肝功能异常
    胆囊炎可以引起肝功能异常。胆囊位于右上腹,在肝脏的胆囊窝内,即肝脏中央,若胆囊因为结石或息肉,或某些其他的病理因素,造成胆汁排出不畅,诱发胆囊炎时,先可以表现为右上腹压痛、胀痛、墨菲征阳性,甚至伴有体温升高、白细胞升高等炎症的表现。随着胆囊炎的继续进展,胆囊周边可以出现大量渗液,影响到胆囊附近的胆囊床,也影响到肝脏实质,造成转氨酶升高。同时由于肿大胆囊,可以压迫到胆总管或肝总管,造成阻塞性、梗阻性的黄疸,导致黄疸水平升高,所以胆囊炎发作比较严重时,可以影响到肝功能,导致转氨酶升高、黄疸升高。此时,手术为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通过手术将病变胆囊切除后,清洗周边炎性物质,患者异常肝功能便可以恢复到正常。
    2023-07-31
  • 怀疑是胆囊炎怎么检查(视频)

    怀疑是胆囊炎怎么检查
    若怀疑患者存在胆囊炎,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包括腹部超声、CT、核磁等检查。胆囊炎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症状通常比较典型,为突发右上腹疼痛,同时合并恶心、呕吐、发热,甚至有肝功能异常、黄疸等。慢性胆囊炎则是平时会出现上腹或右上腹隐隐不适、隐痛,部分患者会合并右侧肩背部不适,还会有消化不良、腹胀、反酸、恶心等症状。上述症状并不是特异症状,对于胆囊炎诊断,除临床症状外,还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急性胆囊炎可见胆囊明显增大,胆囊周围有渗出,胆囊内通常有结石,而且结石卡在胆囊颈部,是导致急性胆囊炎的主要原因。慢性胆囊炎可能没有特别明显的胆囊增大,但可能会有胆囊壁毛糙、增厚,部分会有胆囊缩小,大多数情况下合并有胆囊结石。CT、核磁检查目的是进一步确定有无胆道系统肿瘤、胆道梗阻以及对于胆囊形态做出更清晰显示,帮助患者决定是否进行手术。
    2023-07-31
  • 马兰花的功效与作用(视频)

    马兰花的功效与作用
    败毒抗癌、消肿止痛、散瘀止血、消食。马兰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用药。有败毒抗癌、凉血散瘀、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消食、消积的功效。用于治疗痢疾、湿热腹泻、咽喉肿痛、肿痈疮疡、血热衄血、便血、湿热黄疸、水肿、小便不利、饮食积滞、脘腹胀痛等。外用可治疗疮疖肿痈、乳腺炎、外伤出血等。
    2023-07-31
  • 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视频)

    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并与患者出血时全身情况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呕血或便血,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具有一些特异性表现,主要如下: 1、食管和胃的急性出血以呕血为主,分别呈鲜红色和咖啡色; 2、十二指肠以下病变出血以便血为主; 3、胆道出血多伴黄疸与胆绞痛; 4、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多有慢性肝病病史,大出血后可使肝功能损害加重,甚至发生肝昏迷; 5、贲门黏膜撕裂出血,多在剧烈呕吐后发生。
    2023-07-31
  • 引起抽搐的原因(视频)

    引起抽搐的原因
    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2次以上抽搐,多称为癫痫。所以,大部分抽搐患者实际是癫痫患者。我国癫痫发病率约7‰,大约有900万癫痫患者,癫痫发作有很多种因素,常见原因如下: 1、遗传因素,如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良性癫痫伴颞部棘波、夜间额叶癫痫等,均为遗传性癫痫; 2、围产期因素,比如子宫内膜感染、难产、产伤、新生儿脑内出血、缺氧、黄疸、早产均可导致癫痫发作,双胎癫痫发生率比单胎高; 3、颅内感染性因素,比如脑脓肿,大约70%患者会有抽搐发作。脑囊虫患者30%左右会出现癫痫发作,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均可以引起抽搐发作; 4、脑血管疾病,50岁以上30%以上脑血管疾病患者可以出现癫痫发作,老年人发生癫痫首先考虑脑血管疾病; 5、脑内肿瘤,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并发癫痫发生率在10%左右。脑发育不良,是引起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难治性癫痫最重要致病因素是脑发育不良。颅脑外伤,发生抽搐几率为20%左右; 6、其它因素,如如中毒、疫苗反应、药物反应、电解质紊乱、维生素B缺乏、肝肾功能不全等。 长时间看电视、用电脑、睡眠不足、过度疲劳、饮酒、情绪剧烈波动、感冒发烧等,可以引起抽搐发作频率增加。以上是诱发因素,而不是直接导致抽搐原因,应该尽量避免。总之,抽搐发作致病因素有很多,大多数能够查明病因,从而指导治疗。一旦发生抽搐,应立即到医院检查,查明病因,从根源上治疗。
    2023-07-31
  • 几月龄婴儿才易发现脑性瘫痪(视频)

    几月龄婴儿才易发现脑性瘫痪
    持续性中枢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脑性瘫痪的核心表现,可表现为不同模式,同时患者可伴有肌张力、肌力改变,以姿势运动发育延迟、反射发育异常及肌张力的异常最早出现。6个月之前通过正规体检较容易被发现。 当婴儿在生后6个月内发现相关症状及体征,如新生儿期易哭闹、不安,运动缺乏、竖头不稳、不会翻身、上肢背伸、头后背、易颈颤等,查体可发现患儿肌力、肌张力异常。诊断时应结合母孕期、围生期、出生后相关高危因素判断,如母孕期感染、出生缺氧窒息、早产儿、黄疸重等,建议借助颅脑核磁等辅助检查异常。如患儿具有以上症状,应高度怀疑脑性瘫痪高危儿诊断,建议由专业儿童康复医师评估,早发现早治疗。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