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 壶腹周围癌的症状(视频)

    壶腹周围癌的症状
    壶腹周围癌的症状与解剖位置有关,在胆管、胰管、十二指肠的交界处,即为壶腹部。壶腹部出现肿瘤后,胆道压力增高,胆道排泄受阻,引起黄疸,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尿液呈深色或浓茶色。因为胆汁、胰液分泌后,壶腹部肿瘤脱落,肿瘤基底部仍会再长出肿瘤,黄疸指数会出现一过性下降,即出现波动性黄疸,与胆管肿瘤有一定的区别。此外,可能伴有出血、黑便等。
    2023-07-30
  • 全身发黄是什么癌症(视频)

    全身发黄是什么癌症
    癌症有可能导致患者全身发黄,即全身黄疸,但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引起全身发黄的原因包括: 1、胰头癌导致胆管畸形造成堵塞,可引发梗阻性全身黄疸; 2、肝癌导致肝细胞遭到破坏,可导致全身发黄。 另外,全身黄疸发病原因较多,包括肝炎、胆道系统甚至消化系统疾病,发生梗阻,可通过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确认梗阻的具体情况。
    2023-07-30
  • 肠癌细胞转移肝硬化可以化疗吗(视频)

    肠癌细胞转移肝硬化可以化疗吗
    肠癌细胞转移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良好,肝脏代偿能力良好,化疗应该没有问题。若患者肝硬化严重,肝功能严重不正常,无法耐受化疗,应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若患者能够耐受化疗,建议进行化疗。结肠癌肝转移的肝硬化患者,临床建议先进行肝功能检测,若黄疸指数不高,转氨酶指数不高,患者体质较好,血浆蛋白正常的情况下,建议进行化疗。
    2023-07-30
  • 结肠癌转移的表现有哪些(视频)

    结肠癌转移的表现有哪些
    结肠癌转移是Ⅳ期结肠癌,属于晚期结肠癌。结肠癌一旦到了Ⅳ期,往往肿瘤较晚,首先表现病人会有消瘦、乏力、大便不好,甚至有血便。甚至摸病人肚子会摸到腹部包块。根据其转移的不同部位,表现也不一样,具体如下: 1、肝脏转移:结肠癌肝转移,如果有肝转移,病人出现食欲不振,如果肝转移压迫胆管,会出现黄疸;如果查血,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如果做B超,会发现肝脏上有占位,这些都是肝转移表现; 2、肺转移:易造成肺转移,肺转移早期有小肺结节,没有症状,但是当肺转移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阻塞小支气管、小气道,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容易长肺炎、咳嗽、呛咳,这些都是肺的表现; 3、腹膜转移:转移到腹膜上,胸腹膜转移癌,一旦转移到腹膜上,病人往往会合并有腹水,甚至合并有肠梗阻; 4、远处淋巴结转移,比如锁骨上的转移,脑转移、骨转移,这些都是结肠癌容易出现的部位。根据转移的不同部位,不同器官表现不一样,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2023-07-30
  • 结肠癌晚期肝转移的症状(视频)

    结肠癌晚期肝转移的症状
    相关统计显示,结肠癌患者出现肝转移的比率相对较高。结肠癌出现肝转移的患者,在早期没有特殊的表现,到了中晚期,如果肝转移灶较多,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的胀满感,影响到胆道系统,则会出现黄疸的表现。大部分患者在做影像学检查时,可发现一些影像学的表现,或查血时会出现部分指标的明显升高,如CEA或CA199明显增高时,要高度怀疑发生肝转移。
    2023-07-30
  • 肝胆湿热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肝胆湿热的症状有哪些
    肝胆湿热常见的症状有胸胁胀满、两胁胀痛、口干口苦、恶心呕吐、纳食减少、大便不调、小便短赤,严重时会出现身目发黄。 肝胆湿热还可能影响生殖系统,男性出现睾丸红肿热痛、外阴湿疹,女性出现外阴瘙痒、带下黄臭、月经不调。如果出现了身目发黄,就提示黄疸的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去就诊,避免延误了病情。
    2023-07-30
  • 初乳的好处有哪些(视频)

    初乳的好处有哪些
    初乳的好处相对比较明显,具体如下:1、提高免疫力:初乳中含有比较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对于降低疾病发生风险有积极作用。此外还含有比普通乳更高的蛋白质,而蛋白质构成了体内很多免疫物质的原料,因此通过摄入初乳,补充蛋白质,能促进免疫物质的生成,提高机体整体免疫力,避免感染性疾病发生;2、促进骨骼、肌肉发育:初乳中的优质蛋白质,还能促进人体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对于正在长身体的人群适当吃初乳,补充优质蛋白质,能够更好地促进骨骼肌肉发育;3、降低发生黄疸和腹泻的风险:初乳中的脂肪和乳糖含量较普通乳相对比较低,因此喝初乳更不容易发生黄疸和腹泻的情况。
    2023-07-30
  • 汞中毒的后果(视频)

    汞中毒的后果
    汞中毒的后果主要包括: 1、化学性肺炎: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衰竭、呼吸困难以及肺水肿; 2、口腔炎:主要表现为牙齿松动、牙龈肿痛且牙龈可见蓝黑色汞线; 3、化学坏死性胃肠炎:患者可能出现呕吐、呕血、腹痛以及便血等症状; 4、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者可能出现肾小管坏死; 5、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黄疸指数升高; 6、脱水以及休克; 7、全身性皮疹。
    2023-07-30
  • 怎样治疗新生儿黄疸(视频)

    怎样治疗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通常2-3天出现,5-7天会自动消失,无需过多处理。如超过2周或10天以上,持续出现皮肤黄染或进行性加重,伴有呕吐或嗜睡,需及时处理。因病理性黄疸会引起核黄疸,影响智力发育,可以适当增加益生菌,减少肠肝循环。如伴有新生儿脐炎、硬肿或其它感染性疾病,亦会引起病理性黄疸,应积极对症处理,治疗原发病。
    2023-07-30
  • 黄疸型肝炎是什么疾病(视频)

    黄疸型肝炎是什么疾病
    黄疸型肝炎属于急性肝脏疾病,通常起病会较急,患者可表现为乏力、纳差、厌油腻,以及眼黄、皮肤发黄、尿液发黄、尿液加深,有时尿液呈浓茶水样颜色。如果患者进行查体会发现其皮肤、巩膜黄染,还可发现肝脏与脾脏轻度肿大,肝区可出现压疼或叩疼,检查肝脏功能会发现肝功能异常,会出现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的增高,可出现胆红素增高。胆红素增高以直接升高为主,也可为间接升高为主。如果进行B超检查,会发现肝脏可能存在B超下的急性改变,属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病因较多,不同病因其预后也存在差异,常见为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均可引起急性黄疸型肝炎表现。但以甲型、戊型肝炎多见,预后也较好,而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易慢性化。除上述肝炎病毒外,还有其他原因可造成黄疸型肝炎,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以及伤寒引起的中毒性肝炎等。还有部分肝炎属于其他原因造成的疾病,此时肝脏属于损害器官,如成人水痘、成人麻疹等,此外还有药物、自身免疫、遗传代谢疾病均可能引起黄疸型肝炎的表现。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