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文笙

  • 为什么口水会臭(视频)

    为什么口水会臭
    其实应该不是口水臭,是口气臭,是口腔发出一种不太容易让人接受的气味。如在大家日常交流,说话过程当中,从某些人的口腔内闻到不好闻的气味,最简单的原因是食物的原因,如患者吃过大葱、大蒜,韭菜刺激性食物之后,口腔内又没有很好的清洁干净,就会有这样的口气。更多的原因是口腔内有疾病存在,如有没有充填龋洞,有严重牙周病,有深的牙周袋或智齿冠周炎的盲袋里面有大量食物残渣,腐败的物质在里面,这些才是造成口臭的最主要的原因。需要治疗相应的疾病,尤其很多年没洗过牙或者抽烟的人,口气都很难闻。如果这些问题都治疗之后,依然还有口气或口臭,需要进行全身系统性检查,如胃肠道系统、呼吸系统是否有疾病,因为有疾病都会导致呼吸出来的气体有难闻的味道,需进行检查做相应治疗。
    2023-08-03
  • 宝宝晚上睡觉磨牙如何治疗(视频)

    宝宝晚上睡觉磨牙如何治疗
    很多小朋友在晚上睡觉时会磨牙,但偶尔磨一下不重要,有些小朋友可能是白天玩的太兴奋,到晚上大脑的神经系统还没有休息下来,还不能够沉寂下来,所以会有磨牙,这都是偶发。如果有的小朋友每天晚上都会有较长时间的磨牙,这时家长就要引起注意。带着小朋友到正规的口腔医疗机构当中去,请幼儿口腔的专科医生去做检查,去诊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孩子晚上每天都要磨牙。 现在治疗方法很多是帮小朋友做(牙合)垫,在上下颌之间可以咬上比较软的、透明的硅胶垫,睡觉时一旦咬上之后,上下牙就没法再摩擦,能够保护小朋友的牙齿不会因为每天晚上的磨牙变短影响咀嚼和咬合。
    2023-08-03
  • 怀孕嘴巴苦怎么办(视频)

    怀孕嘴巴苦怎么办
    怀孕之后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口感上的不同、饮食上的不同,口腔卫生习惯难以保持。所以如果怀孕之后嘴巴苦,要把口腔内的问题解决掉,如有没有龋齿、牙周问题,有没有智齿长歪、炎症问题。当这些问题都解决之后,要看能不能做到有效刷牙,彻底把口腔内牙菌斑清除干净,不仅通过刷牙方法,还要用牙线把牙菌斑都彻底清除干净。如果这个时候还有口腔苦的感觉,要从饮食上进行调理,如可以喝一点茶,吃一点有芳香气味的食物,清淡的食物,通过饮食调节能否让口腔感觉变好。但如果以上方法都没有效果,要观察是不是怀孕过程中是这样,还是随着胎儿逐渐稳定,母亲逐渐适应怀孕的生理状况之后,能够消失。
    2023-08-03
  • 长了32颗牙齿说明什么(视频)

    长了32颗牙齿说明什么
    正常的人,现在的人口腔内是应该有32颗牙齿的,通常所说的最后萌出的大概是在15-16岁以后,甚至一直到20多岁才萌出的这颗牙也就是第三磨牙,称为智齿,可以观察一下,从正中间开始数上下颌左右到第8颗就是第三磨牙,但是这个第三磨牙或智齿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长出4颗的,有可能长出1颗,2颗,3颗或者4颗,所以能长出4颗说明是一个正常人。其次说明颌骨、牙弓,牙齿在上面排列的位置足够大,能够让这些智齿都萌出。 当然,是不是有足够的空间正位萌出,还是需要口腔医生帮来检查的,因为只有它在正位正常的萌出,上下智齿也有咬合关系,能够在咀嚼或进食时候发挥咀嚼功能。这样的情况下,基本上智齿是不需要拔除的,发生其它疾病的隐患也会比较低的。但是只要不是正位的,有咬合关系的萌出是阻生的状况,这第三磨牙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需要拔除的,因为不仅仅给自己,也会给它前面这颗牙齿,甚至是因为没有咬合导致对(牙合)牙齿问题,如智齿冠周炎、龋病、根尖周炎、牙周病。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智齿是需要拔除的。
    2023-08-03
  • 怀孕智齿发炎怎么办(视频)

    怀孕智齿发炎怎么办
    怀孕时发生智齿发炎、疼痛、不敢咀嚼,智齿表面会有比较大的牙龈覆盖,成为盲袋,是口腔清洁过程当中难清除干净的地方,会有大量食物残渣、软垢及细菌生长繁殖。 所以怀孕时容易发生智齿冠周炎,需要做好口腔卫生,尽可能把口腔内牙菌斑清除干净,每天两次早晚刷牙,同时用漱口水把智齿位置的口腔,在清洁刷牙干净之后,通过应用漱口水抑制细菌生长以及牙菌斑的形成。如果严重一定到口腔专业机构中去就诊,医生可以用冲洗盲袋、上药,甚至需要局部用漱口水冲洗帮助控制肿胀炎症早期。 提倡即将怀孕的年轻女性,在怀孕前做一次全面口腔检查,如果有智齿,请医生帮助评判智齿发生冠周炎的机会,是否需要在怀孕之前把智齿拔除。
    2023-08-03
  • 牙松动如何处理(视频)

    牙松动如何处理
    牙齿松动常见牙周病,也就是牙齿周围支持组织发生病变,功能减弱,牙齿周围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看不到牙龈下面覆盖的牙槽骨,以及连接的牙齿跟牙槽骨之间的韧带,容易因为刷牙刷的不干净,口腔内有大量致病菌存在而造成炎症,称为牙龈炎,甚至严重的牙周炎。 严重牙周炎就会使牙槽骨吸收,牙齿周围支持组织减弱,牙齿就出现松动的症状。所以如果牙周病造成的牙齿松动,一定要尽快寻求牙周专科医生的帮助,牙周专科医生帮助洗牙、深部刮治、牙齿根面平整、甚至有时需要牙周手术,帮助控制牙周的感染情况,使牙周感染能够被控制住,牙齿松动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也不可能完全恢复成健康的牙齿。 另外一种牙齿松动是因为咬合创伤或一过性吃比较坚硬的食物,不当用牙齿咬开瓶盖造成,就需要避免创伤,需要医生帮助调(牙合),不要不当应用牙齿,减少创伤,牙齿会恢复到正常稳固状况。
    2023-08-03
  • 牙龈萎缩能用电动牙刷吗(视频)

    牙龈萎缩能用电动牙刷吗
    牙龈萎缩也称为牙龈退缩,患者可以用电动牙刷。牙龈萎缩有两种情况,常见分析如下:1、病理性牙龈萎缩:主要是由慢性牙周病造成,慢性牙周病是口腔内细菌,使牙龈发生炎症性反应,如发红、肿、松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牙龈感染会逐渐加重,使牙龈与牙齿分离,形成牙周袋。牙周袋形成后支持牙齿的牙槽骨会吸收,牙周袋会越来越深。随着牙周袋逐渐加深,牙龈的红肿消退后会发生萎缩,暴露根面。患者此时刷牙可以用电动牙刷,首先根面清洁比较难,其次根面牙骨质比牙冠表面发白的牙釉质软,因此使用电动牙刷时不可力量过大,不可频次过高,否则可能会把牙根面的牙骨质过多磨损;2、生理性牙龈萎缩:随着年龄增大,牙龈出现增龄性、退行性变化,牙龈组织的弹性纤维分量变少,弹性比较差,牙龈不紧致、饱满,导致牙龈萎缩暴露出根面。
    2023-08-03
  • 补牙能用医保卡吗(视频)

    补牙能用医保卡吗
    补牙是否能够用医保卡,其实取决于不同的地方,国家的医保服务全国并不一致,城乡有区别,不同省份和地区也不一样,在绝大多数地区,或在北京地区,补牙可以用医保卡,补牙这项服务涵盖在医保里面。鼓励大家尽早补牙,单纯补牙,如果牙已经疼痛了,就不是简单的补牙,需要做根管治疗,即大家所说的杀神经之后再补牙,大部分费用都不在医保卡里面,不是医保能够报销的。 医保为大家提供的是最基本的治疗补助,鼓励患者采取预防措施或早期治疗措施,所以如果患者发现有一个小洞,在医生诊断之后是一次就能治疗的简单充填。基本上在北京地区医保卡能够覆盖所有费用,但如果患者熬着、等着,或拖到已经有了疼痛的症状,绝大多数的费用医保卡里面不覆盖,也报销不了。
    2023-08-03
  • 补牙多久可以吃东西(视频)

    补牙多久可以吃东西
    补牙多久可以进食取决于牙齿类型和补牙材料,通常最常见的补的是后牙,最主要是咀嚼食物的磨牙,这时用的材料是树脂类材料,树脂类材料非常坚硬,在光照之后可以固化成跟牙釉质非常相似硬度的充填剂,所以这样的情况下,补牙当天患者就可以吃东西,没有任何问题。 有的时候患者不是用永久性充填材料,因为这颗牙要做根管治疗或者龋洞很深要观察一段时间,放的暂时性充填材料通常是玻璃离子,比较软,需要一定的固化时间。这个时候通常建议补完牙以后当天不要用它吃东西,要给它时间,让它完全固化。 还有一种材料是以前用过的银汞合金,补完牙之后患者会看牙齿表面黑黑的,有时像金属一样有亮亮的光泽,这样的物质其实现在很少用,但是银汞合金补完的牙齿抛光之后当天也可以吃东西。只是通常建议大家补牙的当天,患者不要用它吃太硬、太韧的东西,因为太硬的东西对咀嚼要求、压力要求很大。太韧的东西,患者一次不能把它咬断,需要上下牙通过磨的作用才能使食物弄断,这时咬合力和扭力都会很大,而患者当天又补了牙,补牙过程有可能有创伤或患者补牙的材料太大,而牙体组织剩的保护作用太小,可能牙齿会出现劈裂等问题。
    2023-08-03
  • 补过的牙又疼了怎么办(视频)

    补过的牙又疼了怎么办
    补过的牙又疼了很多的情况是继发龋病会有这样的症状,或龋病在龋洞比较深的情况下,没有很好的保护牙髓,补过的牙有可能会疼痛。所以第一件事要看一下是什么原因补的牙,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是龋洞,一个深的龋洞补的牙,如果疼痛是补过之后立即就有的,补过之后1周之内,一直都有持续隐隐的这样疼痛,可以观察一下,这个疼痛是越来越重还是越来越轻。 通常深龋时,补牙之后会有牙髓的反应,但是这种反应在两周左右就基本上消失了。补完牙之后两周之内这种疼痛还不能消除,还会影响到的生活、影响到睡眠、影响到吃东西,一定要尽快的去复诊。请医生再做一下评判,是当时的诊断不正确,其实这颗牙已经有牙髓炎了,需要做根管治疗,还是补牙的过程当中,对牙髓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充填材料对牙本质或牙髓的刺激还存在。还是这颗牙齿,如又有了疼痛是发生在这颗牙补完了,过了半年、过了1年、过了2年又有了疼痛,这时可能是继发龋病,又发生了而产生了疼痛。所以补过的牙即便补过的时间很短,如2周之内还有疼痛,或补完很长时间了,已经好好工作了好几年,又发生了疼痛,这样的情况都需要尽快到口腔专业机构当中,最好找到当时给补牙的医生,进一步明确诊断,采取治疗措施。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