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

  • 胃息肉是癌症的早期吗(视频)

    胃息肉是癌症的早期吗
    不能笼统地认为胃息肉是癌症早期,息肉有不同分期,也有不同类型。胃里多见的息肉是良性息肉,大多数是胃底增生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所以不会是癌症早期。但如果是腺瘤样改变,或者伴有不典型增生的息肉,不排除有癌变风险。可以在胃镜下对胃息肉的外观进行观察,一般外观比较光滑、边界清楚,带蒂的息肉大多数是良性,癌变风险较低。如果是广基表面,呈分叶状、较粗糙,则需要警惕。对于超过5mm的息肉,可以通过胃镜进行微创治疗,如通过氩气凝固、内镜下切除。如果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甚至有胃癌家族史,即使无任何胃部不舒服,也建议做胃镜检查,明确胃里有无异常改变,及时处理,积极进行治疗,避免将来胃癌的发生。
    2023-08-01
  • 多发胃息肉会癌变吗(视频)

    多发胃息肉会癌变吗
    多发胃息肉有一定癌变的几率,尤其是多发性1公分以上的息肉,癌变几率较大。因此在临床上,对于胃镜检查发现多发息肉的患者,通常情况下建议进行胃部活检,或胃镜下息肉切除,同时做病理学检查,从而进一步判断此病变是否是达到癌变的程度。若患者经过了内镜下切除,已确诊为胃癌早期,还需要根据术后的病理学检查,可以判断其是否有高危因素,以及切除范围是否足够,从而决定后续治疗。对于没有癌变的患者,在胃镜下进行了切除之后,需要在1年之后,重新进行胃镜的检查,因为多发性息肉切除之后,复发几率较高,亦需要进行定期随访。
    2023-08-01
  • 多发性胃息肉的治疗(视频)

    多发性胃息肉的治疗
    胃内超过2个息肉,即称为多发性息肉,多发性胃息肉一般在胃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具体分析如下:1、如果息肉比较小,比如<0.5cm,则可以暂时观察;2、如果是炎性息肉,主要以治胃炎为主,同时要检查有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明确诊断后还要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3、如果息肉已经达到0.5cm,甚至更大,建议在内镜下切除;4、如果是腺瘤性息肉,有可能癌变,建议尽早在胃镜下切除;5、如果观察到比较大,或者基底部较宽的息肉,建议在内镜下切除,同时需要进一步检查,比如过半年要复查一次,因为多发性胃息肉容易再复发,或者在胃腔另外一部分容易再生长。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如果有比较可疑、比较大的息肉,建议尽早切除。
    2023-08-01
  • 多发胃息肉如何治疗(视频)

    多发胃息肉如何治疗
    通常多发胃息肉可以进行内镜下治疗,较小息肉可在内镜下可以通过活检钳钳出,稍大息肉可使用圈套器冷切,再大息肉可通过内镜黏膜切除法,即EMR方法进行切除。对于部分宽基底息肉,如较大增生性息肉,可选择内镜黏膜下剥离方式,将整个息肉完整切除。多数多发胃息肉可在内镜下完成切除及治疗,切除后需明确息肉病理性质并定期复查胃镜。患者如果发现多发胃息肉时需要进行活检,以明确息肉病理性质,大部分胃息肉为胃底腺息肉,呈良性。另外,还包括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或泌酸腺形成息肉样改变,其中腺瘤性息肉可能发展为胃癌。
    2023-08-01
  • 胃息肉是怎么回事(视频)

    胃息肉是怎么回事
    胃息肉属于消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胃息肉指胃黏膜上的一种隆起性病变,可分为有蒂形和无蒂形,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又可分为胃底腺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大部分胃息肉为胃底腺息肉,癌变几率较小。如果在做胃镜时发现胃内有隆起性病变,可以取病理进行化验。建议胃息肉的患者可以每半年或每一年复查1次胃镜。如果胃息肉较大,病理提示是腺瘤性息肉,如果进展为上皮内瘤变,即癌前病变,则需要及时进行内镜下切除。通常胃息肉属于良性病变,并且在做内镜时可以及时发现。为排查是否有胃息肉疾病,可以进行胃镜检查。如果发现胃息肉,需要及时进行内镜下的息肉切除治疗,以避免息肉进一步增大以及出现其他变化。
    2023-08-01
  • 胃息肉手术后的调养食物有哪些(视频)

    胃息肉手术后的调养食物有哪些
    目前对于胃息肉的手术治疗主要是微创治疗,即通过胃镜进行微创治疗,其术后常见调养食物根据术后时间决定,具体分析如下: 1、术后第1天:胃镜下息肉切除术后第1天需要禁食,但术后4小时后,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腹痛、腹胀症状,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少量饮水;2、术后第2天:如果患者依然没有腹痛、腹胀、腹泻等不舒适症状,可以考虑给予患者流质饮食,比如米汤、米糊等饮食,需少食多餐,使胃功能逐渐恢复;3、术后第3天:连续吃2-3天流食后,如果患者依然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从术后第3天开始,可以给予半流食,比如面条、面片汤等饮食;4、手术1周后:可以给予患者偏正常饮食,但仍以软食为主,避免吃油腻、过凉,以及含纤维素高的水果和蔬菜。病人的胃功能可以恢复较好,避免手术后因进食问题而出现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2023-08-01
  • 胃息肉手术两年后又复发怎么办(视频)

    胃息肉手术两年后又复发怎么办
    胃息肉术后2年复查胃镜时,如果发现胃部息肉复发,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选择处理方法。如暂时观察,或者需要在胃镜下进行切除,可以参考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息肉大小:如果息肉较小,如2-4mm,通常可以暂时观察。但是如果是进一步增大,比如超过0.5cm,还是建议在胃镜下进行切除;2、息肉类型:或者息肉性状,如部分息肉为炎性息肉,或者增生性息肉,属于良性息肉,一般可以观察。但是如果为腺瘤性息肉,考虑到有一定的恶变的几率,虽然目前是良性,但是以后如果进一步生长,有恶变的可能性,还是建议在胃镜下进行切除;3、息肉基底部情况:如宽基息肉,也有一定的恶变可能,此时也患者尽早切除。所以复查胃息肉患者术后复查胃镜,待胃镜结果出来以后,应该将结果给专科医生进行观察,同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帮助患者进行决断。
    2023-08-01
  • 胃息肉手术后第二天可以吃什么东西(视频)

    胃息肉手术后第二天可以吃什么东西
    一般胃息肉术后第2天仅可以饮些许水,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患者手术大小、恢复情况而定,但基本上只能是流质饮食。若息肉较小、相对较表浅,且手术顺利,此时可以考虑术后第1天或第2天饮少量水。如果此时没有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可逐渐过渡到清流质饮食,包括米汤、牛奶、豆浆、鱼汤、药汤、菜汤,大概术后5-7天或1周左右,可过渡到半流质,包括稀饭、软烂的面条、鸡蛋羹等。若息肉较大或层次较深,在胃壁黏膜下层或肌层,此时内镜下手术创面也会较大且较深,恢复较慢。此时要提高警惕,饮食改变需要稍慢,可能术后第2天不能进食、饮水。所以需要咨询手术医生,谨遵医嘱。
    2023-08-01
  • 有胃病的人都有幽门螺杆菌吗(视频)

    有胃病的人都有幽门螺杆菌吗
    并非所有患有胃病的患者均会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我国50-70%的人群会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在门诊就诊的病人中,有胃部疾病的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更高,但是还有部分病人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临床经验发现存在胆汁反流的病人,不易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人通常所患的胃病为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还有部分胃窦息肉、溃疡性病变,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另外还有部分胃癌,也与幽门螺杆菌有明显的相关性。胃息肉的病人,即胃底腺息肉通常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所以幽门螺杆菌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如果影响生活工作的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有关,则建议根除治疗。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对肠易激综合症、胃食管反流病、胃肠道肿瘤、肥胖等,具有一定的正面效果,所以是否根除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2023-08-01
  • 胃部肿瘤的全身症状(视频)

    胃部肿瘤的全身症状
    胃部肿瘤也分为良性和恶性。大部分胃部的良性肿瘤,如果比较小,如各种胃息肉,病人往往没有任何全身症状;胃部的恶性肿瘤,如中晚期的间质瘤,还有胃癌,往往会出现全身症状。首先,晚期的胃癌或者是间质瘤,因为肿瘤比较大,往往会影响病人进食,甚至出现梗阻症状。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困难,进而引起全身消瘦,恶病质。肿瘤比较大以后往往会出现胃体的出血,病人会出现呕血、大便发黑,以及其它的严重的贫血症状。 因为胃的恶性肿瘤往往引起病人营养障碍,病人也可出现各种乏力、恶病质的表现。所以,患者朋友应尽早到医院进行胃镜检查及其它的相关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