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

  • 胃息肉切除后还会再长吗(视频)

    胃息肉切除后还会再长吗
    胃息肉通常为良性,切除后本身不会再复发,但是如果诱发胃息肉相关因素持续存在,可能还会再长,常见有以下几种: 1、幽门螺杆菌感染:因幽门螺杆菌本身与幽门螺杆菌代谢产物,均可以破坏胃黏膜,导致胃息肉发生; 2、吸烟及饮酒:烟酒会刺激胃黏膜,然后导致胃息肉发生。 如果此类因素不去除,胃息肉还可能会再发生,因此将此类诱发息肉因素去除,可减少胃息肉发生可能,如用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戒酒戒酒。另外,患者还要定期复查胃镜,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023-08-01
  • 为什么会得胃息肉(视频)

    为什么会得胃息肉
    胃息肉发生并无明确病因,但不排除与以下因素有关: 1、经常用抑酸药; 2、遗传因素:基因变异可能与胃息肉发生相关,但具体机制还不明确; 3、感染幽门螺杆菌:实际上幽门螺杆菌会释放一些介质、细胞因子,此类代谢产物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或者损伤,从而诱发胃产生胃息肉,当然根除之后,胃息肉可能还会缩小; 3、胆汁反流:十二指肠液含有胆酸、胰酶,反到胃内也会刺激到胃黏膜,因此可能会引起胃息肉发生; 4、经常吸烟饮酒:对于经常吸烟、饮酒人群而言,烟和酒精均会刺激到胃黏膜,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引起胃息肉。
    2023-08-01
  • 胃息肉有哪些分类(视频)

    胃息肉有哪些分类
    胃息肉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比较小,没有明显症状,一般均在胃肠钡餐造影,及胃镜检查或其它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胃息肉在临床上可以分为两类,增生性胃息肉和腺瘤性胃息肉。增生性胃息肉癌变率较低,但腺瘤性胃息肉癌变率较高。具体而言,增生性息肉在胃息肉中占有主要比例,是炎性黏膜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物,并非真正肿瘤,可以呈圆形或椭圆形,有蒂或无蒂,表面较光滑,癌变率一般较低,不会超过1%-2%。 腺瘤性息肉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的良性胃肿瘤,比例不大,在10%-15%,体积较大,呈球形或半球形,多数没有蒂,表面较光滑,呈扁平状、条状或分叶状,癌变率较高,达到30%以上,尤其瘤体直径>2 cm,绒毛状腺瘤异型增生等,恶变率更高。所以要对胃息肉有清楚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护理措施,一旦发现要及时就医。
    2023-08-01
  • 胃上有息肉需要切除吗(视频)

    胃上有息肉需要切除吗
    胃息肉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样组织,常没有明显症状,一般均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及其它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患有胃息肉需不需要切除,要根据具体情况,根据息肉大小、形状及数量决定。如果直径<1cm,且数量较少,可以定期检查。如50岁以上病人可以每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了解息肉变化情况,如果不生长,可以不手术,继续观察,也可以切除。如果息肉直径在1-2cm,一般认为可以切也可以不切,然而如果数量较多,则切除较安全,可以通过胃镜下切除。 如果直径>2cm,必须切除,因有癌变可能性,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胃镜下切除。如果有风险,需进行腹腔镜切除,更加安全。另外,需注意腺瘤性息肉是较常见的肠胃息肉类型,致癌可能性较高,切除后易复发,癌变可能性也较大。所以对于这样的息肉,不但要切除,还要达到根治性切除。
    2023-08-01
  • 胃息肉手术怎么做(视频)

    胃息肉手术怎么做
    胃息肉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常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及其它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一旦发现胃息肉,可以首选内镜治疗,主要包括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切除法、尼龙丝结扎法及氩离子凝固法等。 高频电凝切除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利用热效应来达到切除目的。微波切除法是利用微波使得分子振动产生热效应的原理,从而使组织凝固气化,进行息肉切除,同时有止血作用,主要适用于直径<2cm的无蒂息肉。激光法是将激光器产生的高能量激光,经内镜活检孔导入的光导纤维照射病变部位,从而导致热效应,促使组织蛋白凝固、变性、破坏而达到治疗目的。尼龙丝及橡皮圈结扎法,顾名思义,是通过缺血坏死来达到治疗目的。氩离子凝固方法是通过氩气来达到治疗目的,主要适用于广基无蒂直径<1.5cm的息肉。另外还有冷冻法、射频法等,根据情况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 所以一旦有胃息肉,不要恐惧。在医生指导下,需明确什么样的胃息肉需要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下包括几个条件,即大于2cm的无蒂或广基性息肉;息肉进行性增大;病理检查为腺瘤性息肉伴异型增生,可疑癌变或已经发生癌变。
    2023-08-01
  • 胃息肉有哪些症状(视频)

    胃息肉有哪些症状
    胃息肉患者早期可没有症状。部分患者与普通胃炎患者有相似症状,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感、反酸等。较少部分患者可出现疼痛表现。 早期的胃息肉无需要特殊处理,如果患者息肉直径较大,超过0.5cm,甚至达1cm以上时,或者息肉生长较快,此时需要做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即黏膜切除术。在手术以后要根据病理结果,进一步判断是否有癌变发生。
    2023-08-01
  • 胃里长息肉病因是什么(视频)

    胃里长息肉病因是什么
    胃息肉指胃腔黏膜上皮上面隆起性病变,类似胃腔长瘊子,属于良性病变,并无确切病因,属于多因素作用,常见如下: 1、家族性、遗传性:如腺瘤性息肉、家族性息肉病,有一定遗传因素或基因因素; 2、饮食因素:如喜欢进食高盐饮食,或者烟熏、油炸、油腻,或喜欢进食烧烤,均可能损伤胃黏膜,促使发生增生; 3、吸烟:烟雾内含多种致癌因素,也可损伤胃黏膜,使黏膜细胞发生增生; 4、饮酒; 5、幽门螺杆菌感染; 6、跟医生滥用胃药、制酸药,如质子泵PI过度使用也可引起胃息肉。
    2023-08-01
  • 胃体息肉要紧吗(视频)

    胃体息肉要紧吗
    胃体和胃窦息肉均属于胃息肉范畴,通常不严重。胃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炎性纤维性息肉、腺瘤样息肉。增生息肉通常占比最大,约占28%-75%;通常单发、没有蒂、<2cm,是腺体增生的结果;癌变率大概是3.6%,79%合并萎缩性胃炎。胃底腺息肉占比为47%,多发于胃体底部,多发、没有蒂,直径>2cm;发生于正常胃黏膜和慢性非活动性Hp阴性胃炎病人。55%大肠息肉合并胃底腺息肉,而此种病人大肠息肉容易癌变。 炎性纤维性息肉发病率比较低,约为3%;多发于胃窦,多单发,不会癌变,所以切除后也不复发。与胃癌发生相关性最密切的是腺瘤性息肉,发病率是10%-20%;多发生于胃窦,单发、也没有蒂、>2cm;属于一种癌前病变,癌变率大概为20%,为所有胃息肉中癌变率最高的一种。
    2023-08-01
  • 胃息肉切除多久才喝水(视频)

    胃息肉切除多久才喝水
    胃息肉切除之后,6-8小时之后才可以进食或者是饮水。在做胃镜时,要做局部的吸入麻醉,有些患者给予的是静脉全身麻醉,麻醉药物的清醒需要一个时间,特别是吞咽功能的恢复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在行胃镜术后的6小时以内,如果贸然的进食或者饮水,可能会出现由于还没有从麻醉药物中恢复出来,吞咽功能受到了影响,会出现吞咽困难,甚至呛咳的情况。当做了内镜下的治疗,比如息肉切除术切除局部,是具有一个创面的,虽然会在镜下给予喷洒凝血酶等止血治疗,但是这个创面一旦经过了进食的食物或者是饮水的水流冲击和刺激,有可能导致再发出血,是会威胁到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因此大部分行胃息肉切除术后的患者,会要求在术后6-8小时以后,先尝试少量饮温水,如果没有任何不适,没有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症状,再开始恢复流质、半流质,直到固体食物进食。
    2023-08-01
  • 胃息肉切除后会复发吗(视频)

    胃息肉切除后会复发吗
    胃息肉切除后有可能复发,临床上通过胃镜会经常发现胃黏膜隆起,如果达到0.5cm或者呈宽基息肉样改变,以及腺瘤型息肉,则建议在胃镜下将其切除。切除后需要定期复查,因为无法保证息肉不再生长,一般过0.5-1年后复查。复查时可能看到原来切除部位又长出息肉,也可能在其他部位出现黏膜隆起、息肉样改变,此时可以通过胃镜将其切除。如果发现患者胃部息肉样改变,未及时切除,则息肉可能进一步长大,甚至发生恶变。所以如果患者在胃镜下将息肉切除后,不能置之不顾,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再次发现息肉时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属于较好的治疗手段。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