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

  • 胃息肉术后15天饮食(视频)

    胃息肉术后15天饮食
    胃息肉切除术后15天,一般饮食基本可恢复正常,以软食、易消化食物为主。但也应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如胃息肉较少,1-2个且体积较小,胃镜下切除手术较为顺利,此时术后2周左右饮食基本可恢复正常。若胃息肉较大或存在多发息肉,恢复较慢,尤其是较大息肉通过胃镜切除时创面较大。胃息肉切除后,均应采取胃镜下止血,如止血夹夹闭、创面应用圈套器将创面封闭等。创面增大后恢复速度减慢,因此较大内镜手术15天左右应根据具体恢复情况判断能否进食及可进食的食物种类。
    2023-08-01
  • 半夜胃痉挛是怎么回事(视频)

    半夜胃痉挛是怎么回事
    半夜胃痉挛常由于胃处于空腹状态,胃壁紧张度比较高,尤其夜间饥饿时出现,可能引起胃痉挛,但并非绝对,也与患者状态有关。如果近期工作比较繁忙,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家庭不如意,患者晚上出现胃痉挛的概率比较高。需要明确患者有无胃部问题,如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如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息肉。如果有异常,需要明确检查,首先检查胃镜,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判断是否有相应的疾病,并进行相应治疗。 如果检查并无异常,半夜出现胃痉挛,而且频繁发作,需采取对症治疗方法,如服用如间苯三酚、654-2、匹维溴铵等药物,用药后效果不明显,需要注意是否单纯由胃痉挛引起,患者需要就医做相关辅助检查诊断或者鉴别诊断,并且要有从正规的途径处理、明确诊断和检查的意识。
    2023-08-02
  • 胃反复不舒服是胃癌吗(视频)

    胃反复不舒服是胃癌吗
    胃反复不舒服不一定是胃癌,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胃反复不舒服通常可以见于以下情况:一、非胃癌: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二、如果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应该考虑胃癌的可能性:1、年龄较大,超过45岁;2、有胃癌家族史,比如父母有患胃癌的;3、有癌前的疾病,比如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粗大皱襞症,或者有胃手术历史等;4、有幽门螺杆菌的长期感染,几十年不进行治疗,也可能会导致胃癌;5、有胃黏膜的癌前病变,比如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没有积极控制;6、除胃不舒服外,还有贫血或者大便发黑,大便潜血阳性等,均要注意是否为胃癌。患者需要到医院做胃镜检查,才能明确是否为胃癌。
    2023-08-02
  • 胃镜下胃癌与息肉不同有什么(视频)

    胃镜下胃癌与息肉不同有什么
    胃镜下息肉和胃癌有明显区别,具体如下: 1、胃息肉:胃镜下黏膜表面凸起,形如黄豆或绿豆状的增生物,通常比较光滑,体积在0.5-2cm,多数息肉<1cm。息肉分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癌变几率比较大,非肿瘤性息肉癌变几率比较小。肿瘤性息肉建议胃镜发现后予以内镜下摘除,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2、胃癌:早期胃癌在胃镜下表现为胃黏膜表面隆起物,但是黏膜表面不光滑,有时伴有黏膜糜烂,触之易出血。体积大、分期较晚的肿瘤表现更加多样,如菜花样、溃疡状,在胃镜下可进行鉴别,但最终需要病理来确诊。
    2023-08-02
  • 胃息肉是怎么引起的(音频)

    胃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李光振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胃息肉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平时的饮食习惯。比如饮酒,长期对胃黏膜的刺激,就会形成胃息肉,还有些人比较喜欢吃辛辣的食物、喜欢喝浓茶、咖啡,这样也会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时间长了也会形成胃息肉。还有一些患者会服用阿司匹林,这些非甾体类抗炎药,也是胃息肉形成的原因。另外,遗传因素,也就是家族性疾病,不光表现在胃肠息肉,在肠道上也是多发的。另外还有慢性胃炎病史的病人,长期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甚至萎缩性胃炎,这些患者发生胃息肉的几率要比普通人要高一些。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根据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 贲门息肉一定做手术吗(视频)

    贲门息肉一定做手术吗
    贲门息肉属于胃息肉的一种,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胃或胃贲门息肉,需结合息肉大小、性质决定治疗方案。一般0.5cm以下息肉可暂时观察,每隔半年到1年复查胃镜,检查息肉变化;如果出现0.5-1cm大小的息肉,通常建议手术切除;如果息肉为1cm以上,需进行手术切除。 息肉切除手术可以于胃镜下完成,即无需胃切除,只需要在胃镜下将息肉切除即刻,属于较微创手术。
    2023-08-01
  • 胃息肉切除后多久复查一次(视频)

    胃息肉切除后多久复查一次
    胃息肉切除需结合胃息肉大小、手术方式决定复查时间。一般胃镜下切除手术包括黏膜切除及黏膜下切除,手术层面不同、手术大小不一样。术后息肉病检如仅为增生性息肉,可以隔1年复查1次。但如果属于腺瘤性息肉或者比较大的息肉,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半年到1年,不要超过1年时间复查。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息肉病理情况,预后可能会有不一样,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判断。
    2023-08-01
  • 胃息肉是什么引起的(视频)

    胃息肉是什么引起的
    胃息肉是胃黏膜突出于胃腔内表面的新生物。胃息肉引起原因较多,到目前为止还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几种原因有关: 1、普通胃的炎症,如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不停刺激炎症增生,即会形成息肉; 2、患者遗传情况:有一种遗传易感性,会引起胃肠道息肉; 3、后天环境和饮食关系,尤其辛辣食物,反复刺激胃黏膜,会引起胃息肉发生; 4、偶有患者吞噬异物,长期异物在胃里潴留,刺激胃黏膜,会出现息肉发生。
    2023-08-01
  • 胃上长息肉是什么原因(视频)

    胃上长息肉是什么原因
    胃部生长息肉的原因较多,如胃部炎症、长期口服质子泵受体抑制剂、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情况下容易引起胃息肉,还有一种是遗传性基因突变引起,如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往往整个胃肠道都会存在息肉。 胃息肉的处理需要具体分析,首先取活检。胃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往往称为癌前病变,因此需要及时处理,长时间不予处理容易发生癌变。增生性息肉可以随访,而对于质子泵受体抑制剂引起的息肉,患者应尽量减少药物的应用。
    2023-08-01
  • 胃息肉能自己消失吗(视频)

    胃息肉能自己消失吗
    胃息肉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三种,是否能自行消失因人而异: 1、对于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在消除疾病因素后,息肉可能会自行消失。比如增生性息肉,可能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或者慢性萎缩性胃炎造成,在杀灭了幽门螺杆菌或者胃炎好转后,有一些息肉会自动消除,所以这些息肉无需担心,积极进行系统的内科治疗即可。 2、对于腺瘤性息肉,通过药物或者病因治疗,息肉也难以消失,要积极进行内镜下切除,甚至取活检,只有在病理活检明确息肉的性质上,才能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所以病理活检是至关重要的。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