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

  • 胃息肉活检发现是胃癌一般是早期的吗(视频)

    胃息肉活检发现是胃癌一般是早期的吗
    胃息肉活检在活检组织中发现癌变通常应该属于早期。如果胃癌已经进展到中期或者晚期,内镜下看到的表现往往不是单纯的胃息肉表现,其可出现胃体糜烂、肉芽状变化,甚至会出现深大溃疡。所以从胃息肉进行活检中发现癌变,对于80%-90%的病人能够明确诊断患有胃癌,而且也是属于早期发现的人群。 通常情况下在胃息肉进行活检发现癌变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因为早期发现胃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众所周知,能够通过手术切除的胃癌,预后非常理想。 所以胃息肉活检发生癌变,除外属于非常特殊的病理类型或者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征,否则胃息肉活检发生癌变,一般属于早期的胃癌。
    2023-08-01
  • 胃多发息肉会癌变吗(视频)

    胃多发息肉会癌变吗
    胃多发息肉绝大多数是良性,通常不会发生癌变。胃息肉的标准术语是突出于胃黏膜表面的良性隆起性病变,表面比较光滑,临床上常见。胃息肉主要分为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两种,腺瘤性息肉约占胃息肉10%-25%,因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变率相对较高,可以达到30%-60%,尤其对瘤体较大,大于2cm的息肉,绒毛状腺瘤伴异型增生癌变率更高,被称为癌前病变。 增生性息肉也叫炎性息肉或者再生性息肉,大部分胃息肉属于这一种,通常不会癌变,但有消化道症状,根除幽门螺杆菌后40%可消退。尽管增生性息肉不癌变,但对较大大于2cm的这类型息肉,要及时胃镜检查,采用电切术切掉。胃息肉绝大部分是良性,只有腺瘤性息肉才会癌变,但不是100%癌变。胃息肉癌变受多种因素影响,与息肉大小、类型、数目、数量、部位以及年龄都有很大关系。
    2023-08-01
  • 直肠息肉手术后要注意什么(视频)

    直肠息肉手术后要注意什么
    直肠息肉手术一般可以通过内镜下切除,尤其是小于cm以内的通过镜检切除就可以。镜检切除以后会用夹子把创面夹住,预防术后出血,这样病人术后恢复比较快。进食暂时不要吃有渣的食物,一般通过流质饮食、喝牛奶或蛋白营养粉、喝没有渣的汤,一般喝2-3天能减少大便产生,让创面有时间愈合。如果息肉比较大,通过外科手术经肛门切除,这时会把基底部创面用可吸收线缝合。 术后注意事项主要是观察有没有出血,通过禁食和少渣饮食2-3天会愈合。但如果是胃息肉非常大,有时做较大的手术,要切掉一段肠管,术后注意事项更多,术后禁食时间要更长,一般要5-6天开始进行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2023-08-02
  • 胃体息肉癌变几率(视频)

    胃体息肉癌变几率
    胃体息肉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胃息肉包括很多种类型,可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一般来说,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的癌变率较低。腺瘤性息肉可能会有基因和遗传上的改变,会逐渐引起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由轻度不典型增生发展到重度不典型增生,病理上也称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即癌前病变,所以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可以达到30%左右。一旦发现胃体息肉,一定要弄清楚类型,最简单、最直观的手段是进行内镜检查取活检,明确性质。如果是增生性息肉或者炎性息肉,不需要过于担心,腺瘤性息肉需要进行内镜下切除。因此,一旦做胃镜发现胃息肉,一定要取活检并定期进行复查。
    2023-08-01
  • 多发性胃息肉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多发性胃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做胃镜的时候有部分病人可能看到胃里长有多个息肉,都会常规的取一块或几块活检。如果息肉小,数量又少,直接在直视下把息肉都取干净。显微镜下能够给出病理诊断,可能是胃底腺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 炎性息肉往往生长在贲门部位,可能与食物刺激,如进食辛辣食物、酗酒等有关系,不治疗也可以自行好转;腺瘤性息肉可能会发展成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饮食习惯都有关系,建议及时切除。不主张延迟切除,以免息肉生长更大,导致切除的时候创面更大,形成的医源性小溃疡糜烂也会更大,需要修复的时间会更长。 如果息肉反复生长,无法单次完全切除,或者患者患有家族性息肉病,则需要明确原因,从病因方面明确能否抑制息肉生长。如果是与幽门螺杆菌相关,则一定要根除幽门螺杆菌。
    2023-08-01
  • 胃息肉是否会癌变(视频)

    胃息肉是否会癌变
    胃息肉是胃黏膜隆起性增生,属于良性疾病。胃息肉主要分为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可能会癌变,其它类型息肉通常不会癌变。炎症性息肉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者饮食不当刺激产生,因此在以上因素去除后,可消失。腺瘤性息肉很难自行消退,若发现腺瘤性息肉,建议在内镜下做切除术。 目前用于内镜下切除手段非常多,如小息肉,检查时发现可直接活检钳除,钳除可能会有少量渗血,但很快能制止。若较大息肉或者择期治疗,可选择热活检钳,可留标本、圈套器套扎。小息肉用APC烧灼,APC烧灼不会留有标本。因此,胃息肉根据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2023-08-01
  • 胃息肉手术后多久出院(视频)

    胃息肉手术后多久出院
    胃息肉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常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及其它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胃息肉手术是比较成熟的小手术,风险较小,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通过1周左右可以恢复到较好状态,即可出院。但如果患者身体较虚弱,可以根据情况来适当延后出院,以保证病人安全。在此期间,需调理好患者身体,尽量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出院后要注意生活护理,平时多注意休息,改善自己饮食,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饮食方面,需注意均衡饮食,多吃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食物,尽量不要吃油腻、生冷、难以消化的食物,否则会对肠胃功能造成较大负担。注意卧床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也不要进行激烈的体育运动,更不要熬夜。出院后还要遵从医嘱,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尽量避免病情复发。
    2023-08-01
  • 治疗胃息肉有什么方法(视频)

    治疗胃息肉有什么方法
    胃息肉的治疗需根据息肉部位、大小选择具体处理方式。大部分息肉可以做内镜下电灼或者圈套切除,甚至楔形切除。比较大的息肉、发生在特殊部位、发生梗阻,甚至有癌变者通常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如做胃部分甚至是全胃切除手术。 尽管胃息肉发生具体原因还不清楚,但是发病原因可能与Hp感染、胃酸缺乏、胃炎慢性病史有关。所以在外科治疗同时,通常也给予内科治疗辅助,比如PPI、黏膜保护剂等。定期复查,观察息肉发生、发展情况,以便在合适时机介入治疗。
    2023-08-01
  • 胃癌高危人群指的是什么(视频)

    胃癌高危人群指的是什么
    恶性肿瘤都具有高危人群,而胃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1、经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的胃溃疡患者; 2、40岁以上伴有无明显规律的腹部疼痛的人群; 3、40以上、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胃黏膜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的人群; 4、既往有胃病史、大便潜血阳性持续两周以上患者; 5、合并有胃息肉或者胃黏膜有多发息肉的患者; 6、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
    2023-07-30
  • 胃息肉微创手术是怎么回事(视频)

    胃息肉微创手术是怎么回事
    胃息肉微创手术一般是指在胃镜下将息肉切除,切除方式包括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与内镜下黏膜剥脱术。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主要适用于直径小于2公分的息肉,一般在息肉根部注射气体垫,再使用圈套器将息肉套扎后,使用电凝电切的方式将息肉切除;内镜下黏膜剥脱术适用于直径大于2公分、呈扁平状的息肉,但患者在术中可能出现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