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

  • 胃息肉的病因(视频)

    胃息肉的病因
    胃息肉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胃息肉形成的原因现在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可能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以及食物的损伤相关。因为胃是接受食物的地方,食物第一站就到了胃里面,胃黏膜就会受到食物的损伤,常年的损伤会导致胃黏膜形成基础病变,即可形成小息肉。所谓的胃息肉就是在胃黏膜上形成的实体小肿瘤。胃息肉一般都比较小,而且它的基底,也就是息肉的根部,一般都会比较细,大多数胃息肉病人都可以通过胃镜进行切除。 另外,有研究报道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跟息肉相关,但是幽门螺杆菌也分很多的类型。如果出现了胃息肉,在胃经下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甚至进行血液系统的检测来明确幽门螺杆菌的性质,从而进行相应的治疗。
    2023-08-01
  • 胃息肉手术后卧床多久(视频)

    胃息肉手术后卧床多久
    胃息肉手术大部分在内镜下完成,手术创伤和对人体损害不是特别大,患者可以卧床休息2-3天。在卧床期间可以进食,以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少吃多餐。 胃息肉手术后病人因为麻醉打击、手术打击,会造成患者起床后头晕。患者下床活动之前可做训练,先取半卧位,如无头晕可以在床边简单行走,通过术后训练,患者感觉良好,则可进行正常活动。
    2023-08-01
  • 做胃息肉手术需要住院吗(视频)

    做胃息肉手术需要住院吗
    胃息肉>2cm,考虑是腺瘤性息肉,若存在明显的异型性,需要手术摘除,如胃镜下ESD,即胃镜下黏膜切除。手术创伤较小,如无穿孔、出血,患者可不必住院。部分患者息肉较大,术后存在出血、穿孔的风险,为安全起见,建议临床观察2-3天。若恢复顺利,进食、排便较好,未出现相关症状时即可出院。 所以,是否需要住院应出于安全考量,并不是绝对的情况。另外,增生性息肉不会恶变,甚至无需手术治疗,定期临床观察即可。若发现腺瘤性息肉应提高警惕,需及时手术摘除,对于不能排除恶变的息肉,建议做胃切除,以及周边淋巴结清扫,才有希望彻底治愈。
    2023-08-01
  • 胃息肉用做手术吗(视频)

    胃息肉用做手术吗
    胃息肉病理类型较多,包括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等。另外,部分息肉可能跟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此时就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来观察息肉变化情况。当患者息肉有癌变风险或者有症状表现,则大部分都可以通过内镜下切除治疗。 内镜下治疗方法有较多种,比如较小息肉可以通过活检钳直接钳除,或者氩气刀烧凝来治疗,而较大息肉可以通过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即先在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用圈套器将息肉套住,然后在通电切除息肉后,采用钛夹将创面封闭。另外,对于特大的息肉,可以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来治疗,即住院麻醉以后做内镜微创手术。因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医生要求比较高,故建议患者去大型三甲医院完成。
    2023-08-01
  • 胃息肉手术后多久吃饭(视频)

    胃息肉手术后多久吃饭
    胃息肉手术后多久吃饭,要根据息肉具体部位、大小和切除情况来决定。对于较小息肉,通常可以进行门诊切除,包括内镜下活检或者氩气刀烧凝,且术后当天便可以进流食,第二天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和普通饮食。对于较大息肉,则需要通过住院来进行内镜切除,且切除以后通常要禁食24小时,若第二天没有腹痛、黑便等并发症,才可以进流食,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和普通饮食。 若患者为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其创面比较大,则进食时间会适当延长到24小时,甚至72小时,且进食需尽量避免辛辣刺激、生冷饮食。此外,患者还需口服质子泵抑制剂,比如奥美拉唑,或者胃黏膜保护剂,来促进胃黏膜修复。
    2023-08-01
  • 胃息肉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胃息肉术后注意事项
    胃息肉内镜术后要观察患者腹痛和大便情况。如患者出现明显腹痛,建议及时就诊。若出现黑便,则考虑是息肉切除后消化道出血,若患者出血比较多,可能需要进行再次内镜止血。大部分小息肉患者在24小时后可以进流食,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和普通饮食。 而大息肉患者,因术后创面比较大,且出血、穿孔风险也比较大,故进食时间要适当延长,比如观察2-3天后,没有明显并发症出现才让患者进流食。胃息肉切除以后一定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饮食,另外可以口服一些保护胃黏膜药物和PPI类药物来促进黏膜愈合。
    2023-08-01
  • 胃里面有息肉要切除吗(视频)

    胃里面有息肉要切除吗
    并不是所有胃息肉都需要进行切除。对于炎性胃息肉,若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则可以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然后通过胃镜复查来观察息肉变化。若息肉是由于长期服用PPI引起,则需减少PPI服用,从而去除病因,观察息肉变化。 总之,息肉是否需要切除应结合癌变风险和症状考虑,若患者息肉存在癌变风险,或者患者有症状,建议进行切除。胃息肉内镜下治疗方法较多,较小息肉可以通过活检钳钳除或者是氩气刀烧凝;较大息肉可以通过高频电切除;更大息肉可以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进行治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通常要求较高,故建议患者去三甲医院进行治疗。
    2023-08-01
  • 胃底多发息肉如何治疗(视频)

    胃底多发息肉如何治疗
    胃息肉是指突出于胃黏膜表面的一类隆起性病变,超过两个以上就称为胃多发息肉。 胃息肉有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系,这种息肉可以采取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通常大部分息肉可以通过内镜治疗来去除,包括内镜下活检钳直接钳除、内镜下氩气刀烧凝,还有通过内镜下圈套器切除。内镜下圈套器切除是用注射针在息肉表面注射生理盐水,与黏膜层分开,然后用圈套器通过高频电切除。另外,对于较大息肉可以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方法治疗,此手术通常在大型医院中有经验的医生来进行。
    2023-08-01
  • 胃息肉微创手术后会复发吗(视频)

    胃息肉微创手术后会复发吗
    胃息肉微创手术以后有可能会复发,但主要还是要看其病理类型。对于部分炎症性息肉而言,若跟幽门螺杆菌有关,则要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胃息肉切除以后通常要让患者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平时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生冷饮食,保持心情愉悦。 胃息肉切除以后,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复查胃镜。如果胃镜下发现息肉,建议及时进行内镜下切除。总之,胃息肉切除以后一定要进行定期复查,比如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或者是根据患者具体病理类型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2023-08-01
  • 什么是胃底腺息肉(视频)

    什么是胃底腺息肉
    胃底腺息肉是胃息肉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一般多发于女性,主要是胃底腺上皮增生,其含有正常的腺细胞。一般胃底腺息肉为多发性,且息肉较小,通常数量<10个,偶尔>50个,大小在0.1-0.5cm。散发的胃底腺息肉恶变率极低,随访观察即可,也可以做内镜下的治疗。如果息肉较小且数量很少,在内镜检查的过程中直接活检钳除即可,反之可以采用氩气烧灼治疗。 胃底腺息肉通常很少>1cm,如果发现>1cm的息肉,需要内镜下完全切除,然后送病理检查。如果是年轻患者,息肉>1cm,并且数量>20个,需要考虑是否与家族性的腺瘤性息肉病相关。因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相关的胃底腺息肉存在恶变倾向,患者除了要切除胃内的息肉外,还建议患者行结肠镜检查,确认患者结肠内是否也存在息肉,如果存在则需要进一步治疗。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