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

  • 胃息肉0.5cm需要手术吗(视频)

    胃息肉0.5cm需要手术吗
    通常胃息肉在2cm以下,都无需行内镜下的手术切除术,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若在术前发现胃里有0.5cm的息肉,术前通过病理组织活检或者通过电子放大胃镜,怀疑此胃息肉是胃腺瘤。建议尽早做内镜下的切除手术,其治疗原则与肠息肉相同。胃里有时也可以查看到锯齿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管状腺瘤,虽不常见,但确实存在。内镜下切除腺瘤手术的操作较简单,病人恢复也较快。胃息肉是否做治疗取决于医生给予的建议。部分基层医生,可能对胃息肉治疗原则的把控存在差异。若已经进行病理组织活检,病理结果显示是增生样息肉或胃底腺息肉,无论息肉的数量,若其直径在2cm以下,可以暂时不做内镜下切除术,可以第2年再进行复查。复查后如果息肉未见明显增多及增大,也无需急于做内镜下的切除手术。
    2023-08-01
  • 胃息肉术后如何护理(视频)

    胃息肉术后如何护理
    胃息肉手术以后护理的方案如下:一、饮食护理:1、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比如1-2个息肉,3-5mm,一般手术会比较顺利,恢复也比较快,比如术后当天可以喝一点水,术后1-2天,如果没有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下,可以过渡到清流质,比如米汤、牛奶、豆浆、鱼汤、肉汤、菜汤,可能1-2天可以过渡到半流质,比如稀饭、烂面条等;2、部分患者息肉比较多,或者息肉比较大,层次比较深,这时手术创面会比较大,而且恢复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可能术后2-3天才能喝一点水,术后4-5天才能过渡到半流质或者清流质。二、术后并发症:1、如果术后出现了持续黑便,或者血凝块,这时要注意创面是否有出血;2、如果术后突然出现腹痛,需要注意是否有穿孔。
    2023-08-01
  • 胃息肉病理几天出结果(视频)

    胃息肉病理几天出结果
    一般息肉病理,5天左右可以出结果。临床上胃部不或者上腹部不适,有上消化道表现的部分患者,做胃镜可能看到胃腔有黏膜隆起,或者息肉样改变。一般而言,超过0.5cm大小的息肉,建议尽早在胃镜下切除掉,切除息肉的标本,应该常规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把息肉一层一层切开以后,通过化学反应进行染色,经过固定,才能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切除标本组织细胞是否有异常,以及恶变的情况。明确诊断后,可以进一步治疗。
    2023-08-01
  • 胃息肉术后多久复查为宜(视频)

    胃息肉术后多久复查为宜
    胃息肉术后多久复查为宜,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决定,建议患者手术做完0.5-1年后进行复查,通常需要做胃镜观察创面有无复发其他的病变等。如果术后1年做胃镜检查结果比较好,则可以再间隔1-1.5年再进行复查,以至于到后期,可以每2年复查1次,间隔的时间多长,通常需要前一次做胃镜所发现的情况而定。如果发现有小息肉存在,如1-2mm的息肉,可以进行观察,但间隔时间相对需要缩短,1年左右比较好。
    2023-08-01
  • 什么是多发性胃息肉(视频)

    什么是多发性胃息肉
    胃多发性息肉,一般超过2个就叫多发,如果是1个就叫单发。有的人胃息肉不只是2-3个,有时候可能十几个、二十几个,甚至更多,有可能是胃息肉病,这是通过数目评判单发还是多发。息肉是否需要在胃镜下面切除,需要观察息肉大小,一般息肉超过0.5cm,建议尽早在胃镜下面进行切除,比如发现十几个息肉或者更多息肉,但是有些很小,比如2-3mm,这些息肉可以暂时不管它,可以进行观察,但是大的息肉建议切除。同时需要明确息肉性状,比如腺瘤性息肉有恶变倾向,建议尽早在胃镜下面切除,还有基底部比较宽的息肉,也有恶变的可能,也建议尽早切除。
    2023-08-01
  • 胃息肉的症状及治疗(视频)

    胃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胃息肉是临床比较常见疾病,绝大部分胃息肉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往往是因为其它原因行胃镜检查时所发现,大部分患者息肉个数不多,一般在10个以内。如果息肉个数太多或息肉直径过大,可能引发上腹部不适、隐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对于胃息肉的治疗来说,药物无法治疗,主要是通过内镜下切除治疗。 胃息肉在病理类型上分为胃底腺息肉、绒毛状息肉、管状息肉等,胃底腺息肉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癌变风险较低,在治疗上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时机。有些患者因为长期口服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长期可能会造成胃息肉发生,需要咨询医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2023-08-01
  • 多发性胃息肉一定要手术吗(视频)

    多发性胃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多发性胃息肉不一定需要进行手术,息肉是否需要切除,要根据息肉的数量、大小、形态等情况进行判断,具体如下:1、多发息肉:息肉数量如果>2个被称为多发,如果直径较小,仅为1-2mm,这种情况不一定需要进行手术,可以进行观察。如果息肉长大,直径>0.5cm,建议在胃镜下尽早切除;2、息肉性质: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可能出现恶变,也建议在胃镜下尽早切除息肉。多发息肉中的某几个息肉基底部比较宽,建议在胃镜下切除。因此多发性胃息肉是否需要进行手术切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要将胃镜结果由专科大夫进行评判,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如果需要进行手术,具体操作需要由专业大夫进行判断。
    2023-08-01
  • 胃息肉是什么病严重吗(视频)

    胃息肉是什么病严重吗
    胃息肉是来源于胃黏膜的增生性病变,不是严重疾病。根据其病理结果,可分为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还有腺瘤性息肉。极少数腺瘤性息肉可能发生癌变,针对胃息肉及家族性腺瘤病的患者,需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内镜下根据息肉形态,分为山田Ⅰ-Ⅳ型,越接近Ⅳ型,说明有蒂息肉的可能性偏大。一般会观察较大息肉的直径,再于内镜下进行治疗。内镜下治疗属于微创治疗,操作较简单,对于小型息肉,可用热活检钳夹除,稍大的息肉可用圈套器套除,也可用氩离子凝固术(APC)去除,留取标本后,切除剩余息肉即可。胃息肉与幽门螺旋杆菌存在较大关系,所以需找准病因,对于细菌引起的症状,要予以根除。部分患者长期食用粗糙食物,需予以改变,同时应避免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对于家族遗传性息肉,一般无有效治疗,需长期随访。胃息肉患者可选择中医中药治疗,经过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的治疗,可抑制息肉生长,减少复发。
    2023-08-01
  • 胃息肉术后怎么不大便(视频)

    胃息肉术后怎么不大便
    若进行胃息肉手术后,短期内没有解大便,可能是正常情况。因为手术前,可能需要进行肠道准备或禁食。刚做完手术也不可能进食,仅会饮些许水,可能还没有大便。若术后较长时间,如1周左右没有大便,此时需观察胃息肉创面恢复情况。若医生叮嘱饮水,或食用牛奶、米汤、豆浆,或已经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即可能已经食用稀饭、面条等带渣食物,仍未解大便,需要关注有无其他不适,如腹胀、腹痛、梗阻等。若存在此类问题,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在医生帮助下判断。部分患者可能原有长期便秘问题,可能进食较晚伴有便秘情况。若确诊为便秘,可以采用灌肠等方法。
    2023-08-01
  • 多发性胃息肉需要手术切除吗(视频)

    多发性胃息肉需要手术切除吗
    多发性胃息肉需要手术切除,手术切除目前存在超级微创、微创和传统手术的方式。实际胃息肉手术多数为超级微创,即在内镜下进行干预,同样也是胃镜下的治疗手术之一,但其手术等级较低,在2-3级。胃息肉多数为多发性胃息肉,较少存在单发。胃息肉常见的性质是胃底腺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恶变机会较低,但也不是完全不会恶变,因此存在胃息肉还需进行相应的处理。目前发现极少数人群存在泌酸腺胃息肉,此类息肉存在恶变的可能,虽概率不高,但高于普通胃息肉。因为仅凭肉眼较难区分胃息肉性质,所以需趁息肉较小以及息肉良性机会高时,进行相应的处理。无论是单发性还是多发性胃息肉,都建议尽可能进行内镜下干预。越早处理创伤越小、恶变机会越低,但也不代表晚干预,情况就会较为严重。多发性胃息肉不建议等待时间过长,如5-10年,但通常1-2年可以等。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