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

  • 慢性肾功能衰竭肌酐能降下来吗(视频)

    慢性肾功能衰竭肌酐能降下来吗
    慢性肾衰竭病程较长,已经存在大量肾组织破坏,代之以纤维瘢痕组织。这种情况下由于已经损失的肾组织不可能再生,患者的肌酐无法下降。治疗的目的只是延缓肌酐上升速度,推迟开始透析的时间和防治各种并发症。但慢性肾衰竭病程中可能会遭遇部分因素而导致病情突然加重,即血肌酐本来以平缓速度缓慢上升,近期突然快速增加,在慢性基础上发生急性加重。 导致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的因素包括感染、血压控制不佳、应用肾毒性药物或近期合并心衰等。这时医生会仔细寻找可能的因素,采取措施去除,去除后升高的血肌酐可以回落。例如患者近一年血肌酐一直稳定在300μmol/L左右,最近感染肺炎后血肌酐上升到500μmol/L,肺炎控制后血肌酐开始下降,部分患者可以完全回落到原来水平,但少数患者只能是部分下降。
    2023-08-01
  • 慢性肾功能衰竭口臭怎么治疗(视频)

    慢性肾功能衰竭口臭怎么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常存在口腔异味,包括尿素或氨味,所以患者要做到及时清除毒素。患者口臭多由于毒素蓄积引起,患者平常要注意多漱口、勤刷牙,保持口腔的清洁。如果到医院检查慢性肾衰竭发展到了尿毒症期,则需要进行替代治疗,尤其是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可有效清除毒素,保持体内肾功能血肌酐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此外,患者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因为摄入过多蛋白质,容易产生过多的尿素氮,从而导致患者的口臭异味加重。并且慢性肾衰竭患者抵抗力比较低,容易出现感染。如果患者出现口腔感染、胃肠道疾病,必要时需给予相关治疗。
    2023-08-01
  • 慢性肾功能衰竭可以吃减肥药吗(视频)

    慢性肾功能衰竭可以吃减肥药吗
    尿毒症、肾功能衰竭患者应尽量避免服用减肥药物。慢性肾衰竭的患者本身肾功能已经出现衰竭,对于体内药物代谢和排泄已经出现问题。因为肾脏是排泄毒素最重要的器官,这时候如果再用减肥药物,往往弊大于利。同时,患者可能由于减肥药物进一步加重自身肾脏损伤。 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多存在胃肠道功能症状,或自身食欲不振,同时乏力明显、合并贫血等症状,而减肥药物进行减肥的三个途径如下: 1、抑制大脑食欲中枢,使病人食欲不振,进食量减少,减少热量的摄入; 2、刺激新陈代谢,增加机体耗氧量和脂肪、糖的氧化,减少脂肪在体内堆积; 3、刺激肠道使营养吸收减少,排泄增多、增快,造成患者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
    2023-08-01
  • 肾功能衰竭出现脚水肿怎么治疗(视频)

    肾功能衰竭出现脚水肿怎么治疗
    肾功能衰竭患者一旦发现足部皮肤肿胀、弹性变差、皱纹变浅说明已经存在显性水肿,一定要引起重视。此时应明确水肿病因,对于这些患者一定要记录24小时的尿量,称量体重、测量血压,并建立基线数据。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控盐、限水,并利用相关利尿药物,必要时可以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 所以,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患者而言,即使早期出现足部的轻微水肿现象,也应该进行早期诊治,严防出现更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2023-08-01
  • 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能治愈吗(视频)

    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能治愈吗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进行性、不可逆的慢性疾病,而由于慢性肾脏病呈进行性发展,并可发展至慢性肾衰竭,即使早期也不能将其治愈。但患者须知,近年来对于这类疾病的重点不是在于治疗,而是重在管理。患者要提高信心,患有慢性肾衰竭后若加强管理,则可以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 所以这类疾病的患者早期一定要进行规律随访,并且到肾脏病专科进行治疗,避免使用肾损伤药物。病人若合并感染、发烧,使用抗菌素或解热镇痛类药物时,一定要注意避免使用可导致肾损害的药物,所以需要找肾内科专科医生进行规律随访。 早期患者应合理服用降压药,对血压积极进行监测,让血压尽可能达到相关的目标值。如果尿蛋白>1g/d,这时患者的血压应尽量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并规范使用药物治疗,并且应避免随意停用患者使用的激素、免疫制剂。 肾功能衰竭患者一定要遵循专科医生的建议,控制饮食,治疗相关并发症,延缓肾脏病进展到尿毒症。患者应存有信心,严防肾脏疾病的进一步进展。即使是进展到尿毒症还有很多的解决办法,所以患者要树立信心。
    2023-08-01
  •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视频)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发展的共同结局,是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以及全身各系统症状为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终末期肾衰竭即尿毒症,其病因多种多样,主要有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肾小管间质性疾病,比如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梗阻性肾病、尿酸性肾病等。还有肾血管疾病以及遗传性肾病,比如多囊肾、Alport综合征等。 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不同,疾病的进展速度也不同。若未及时、有效的控制,均可以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需要终身的肾脏替代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防治主要是减缓肾功能的进行性恶化,延缓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主要的措施有严格控制血压,早期应用ACEI、ARB类药物,严格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饮食中需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进行降脂治疗以及纠正贫血等。
    2023-08-01
  • 什么是慢性肾小球肾炎(视频)

    什么是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早期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或者仅出现尿液中泡沫增多,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临床上患者病情迁延并且呈缓慢进展,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部分病人最终可发展至终末期的肾衰竭,慢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变进展速度个体差异很大,主要取决于肾脏病理类型以及严重程度,以及是否采取有效的延缓肾功能进展的措施,还有治疗是否及时、是否避免各种危险因素等。因而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有效缓解肾功能的进展。
    2023-08-01
  •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表现(视频)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表现
    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经过治疗以后往往都不会出现,有些高血压患者用药以后血压也会得到控制住,所以患者不容易出现高血压。最多见的是患者尿液有异常,验尿时尿里有蛋白、血尿。多数患者经过长期调理,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有些会有轻微腰痛、乏力,或者耐力下降、精神不集中、精神差等表现。 如果病情能控制住,症状可为平稳状态。如果患者病情加重,血肌酐可增高,导致肾衰竭,进入慢性肾衰状态。
    2023-08-01
  • 尿比重偏低是有什么病(视频)

    尿比重偏低是有什么病
    尿比重能粗略反映肾脏浓缩与稀释功能,尿比重<1.015称为低比重尿,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由于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而比重降低,因肾实质破坏,丧失浓缩功能的时候,尿比重固定在1.010±0.003,见于急性肾衰竭多尿期、慢性肾衰竭、肾小管间质疾病、急性肾小管坏死等。 尿崩症患者因下丘脑垂体受损,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或者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抗利尿激素的灵敏度降低,大量水分从体内排出使比重降低,出现严重的低比重尿,比重<1.003,可低至1.001。
    2023-08-01
  • 尿比重偏低是什么意思(视频)

    尿比重偏低是什么意思
    尿比重粗略反映肾脏浓缩与稀释功能。成人随机尿尿比重在1.003-1.030之间,晨尿>1.020,新生儿为1.002-1.004。一般尿比重偏低主要指尿比重<1.015,生理性可见于大量饮水后,氨基糖苷类药物可以使尿比重减低。 由于影响尿比重的因素较多,用于评估肾功能时24小时连续多次进行测定更有价值。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衰竭多尿期、慢性肾衰竭、肾小管间质疾病、急性肾小管坏死、尿崩症等疾病导致的尿比重减低具有临床意义。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