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

  •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是什么(视频)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肠息肉一般是指大肠息肉,大肠息肉分为山田1型、2型、3型及4型。早期且体积较小的肠息肉一般无任何症状;息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出现症状,比如息肉接近于直肠、息肉体积较大、息肉出血或分泌黏液时,患者会出现下坠感、大便带血或大便带黏液等症状。如出现大便带血等症状,患者需进行肠镜检查。另外,建议患者通过筛查以早期发现结肠息肉。
    2023-07-30
  • 肠息肉手术后饮食注意事项(视频)

    肠息肉手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一般需结合患者术后的具体情况调整饮食。如息肉体积相对较小,又接近于直肠,患者禁食水的时间较短;如息肉接近于回盲部,息肉体积较大,出血风险较大,患者禁食水的时间较长,禁食水的时间大概为三天。由于患者在术后息肉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迟发出血现象,如息肉出血,且进食的食物形成粪质后,一般会导致结肠镜止血较为困难。
    2023-07-30
  • 便血但是无疼痛感是怎么回事

    便血但是无疼痛感是怎么回事
    便血可见于多种原因,最常见内痔、混合痔,还见于肛乳头瘤、直肠息肉、肛乳头肥大等等,比较少见为直肠恶性肿瘤也可引起出血或其它表现。 临床鉴别一般需肛诊,还需肛门镜或直肠乙状结肠镜,以进一步鉴别相应疾病。根据良恶性不同,决定手术还是保守治疗,选择手术方式也不相同。患者应到正规医院或肛肠科室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2023-07-30
  • 结肠黑变病的预后如何(视频)

    结肠黑变病的预后如何
    结肠黑变病是一种良性的可逆性的病变。在消除致病因素后可以发生逆转。有文献报道,停用蒽醌类泻药6-12个月后结肠黑变病可逆转消失。结肠黑变病的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在停用蒽醌类的泻药后,结肠黑变病不能被短期治愈。数年间内镜下表现变化不大,研究表明,结肠黑变病有可能增加结肠息肉的发病率,而腺瘤性息肉存在癌变风险。有报道认为,结肠黑变病是介于正常结肠黏膜和结肠腺瘤之间的阶段,存在癌变风险。因此对于结肠黑变病的患者,除建议通过饮食或者药物治疗,改善便秘等症状,慎用含有蒽醌类成分的泻药外,还建议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警惕结肠息肉和结肠癌。老年患者既有息肉病史者,应长期进行临床跟踪,定期复查结肠镜,发现炎症、息肉或肿瘤等病变,及早进行治疗以免耽误时机。
    2023-07-31
  • 慢性直肠炎吃什么药(视频)

    慢性直肠炎吃什么药
    慢性直肠炎如果是排除了溃疡性结肠炎类的特异性炎症以外,一般的炎症主要是注意饮食习惯,避免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及生冷的食物,必要时可以根据慢性直肠炎的不同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如果是反复腹泻,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益生菌及促进肠道黏膜修复的药物,一般服用3-5天,症状就应该得到缓解,如果仍没有缓解,就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必要时可能还要进行结肠镜的检查,排除结肠息肉、早期结肠癌等疾病。
    2023-07-31
  • 肠息肉多久复查(视频)

    肠息肉多久复查
    如果发现肠道息肉,不管是暂时观察或者是切除术后,在1年左右进行复查,具体分析如下:1、如果是小息肉,比如0.2-0.3cm,可以暂时观察,观察时间相对来说可以比1年更长;2、如果是息肉比较大,如0.5cm,建议尽早在肠镜下面切除。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暂时未切除,复查的时间相对来说比1年要短,比如0.5年或者9个月复查一次;3、如果是炎性息肉,一般不会恶变,复查的时间可以超过1年,如1.5年;4、如果是腺瘤型息肉,没有切除,复查的时间相对来说稍短,1年之内,如0.5年时复查一次。如果进一步长大,需要尽早切除。
    2023-08-01
  • 肠胃息肉是如何产生的(视频)

    肠胃息肉是如何产生的
    肠、胃息肉的发生机制不同,肠息肉病因如下: 1、遗传因素:如黑斑息肉综合征; 2、饮食因素: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烟熏食物是重要诱因; 3、炎症因素: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可引起肠壁黏膜破坏、反复增生,形成息肉; 4、感染因素:江浙地区为血吸虫病流行区,血吸虫卵沉于在肠壁可形成肉芽肿,反复增生可形成息肉。 胃息肉则可见于胃炎、应用质子泵受体抑制剂等。息肉形成以后,需要进行胃镜或肠镜检查,取病理活检以明确性质。息肉可分为腺瘤性息肉、非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称为癌前病变,需要及时处理,包括胃镜下摘除和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或开放手术。切除后行病理检查,若息肉恶变为癌,侵犯深度较深,则需进一步手术治疗。而对于炎症性息肉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2023-08-01
  • 胃里长息肉是怎么回事(视频)

    胃里长息肉是怎么回事
    息肉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肠息肉临床较为常见,胃中的息肉是指在胃部的某个部位出现隆起。如果患者胃中长有息肉,需要鉴别息肉的性质,判断具体是炎性息肉还是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是一种良性肿瘤,一般需要在内镜的辅助下进行治疗,内镜下治疗腺瘤性息肉是消化系统内镜治疗中,一个较为常规的治疗方法,且治疗效果较好。
    2023-08-01
  • 长期大便带血怎么回事(视频)

    长期大便带血怎么回事
    大便带血在消化科门诊中亦较常见,如病人出现大便带血情况,其实是身体警报,出现此情况必须到医院消化科或肛肠科,找专科医生确定出血部位、出血原因。有下列几种疾病可导致大便带血: 1、痔疮,包括内痔、外痔; 2、肛裂,肛门裂开后,由于血管破裂出现带血; 3、消化道肿瘤,无论消化道何部位的肿瘤,皆可出现消化道出血,只要破坏血管即可出现,如胃癌、结肠癌、小肠癌。部分良性肿瘤亦可出现大便带血,如血管瘤、肠息肉; 4、对于老年人的部分血管性疾病,如血脂增高、糖尿病、高血压,有这样的风险可出现肠道血管栓塞,肠道血管栓塞后可出现肠壁坏死,此类患者亦可出现肠道出血; 5、导致凝血、止血功能减退病人亦可出现大便带血情况。 因此,出现大便带血,预示着身体出现警报,需及时找专科医生明确。
    2023-08-02
  • 最近肚子总是不舒服是怎么回事(视频)

    最近肚子总是不舒服是怎么回事
    导致最近肚子总是不舒服的常见原因如下:1、胃肠道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胃部肿瘤、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胰腺炎、肠息肉、肠肿瘤,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都可以表现为腹部不适。但一般会伴随其他相应的临床表现,比如溃疡性结肠炎时,除腹部不适外,也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等表现;2、泌尿系统疾病:比如肾结石、泌尿系感染,除腹部不适外,也可以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3、妇科疾病:比如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癌、附件炎、盆腔炎等,也可以表现为腹部不适。若患者经常出现腹部不适,应该做相应检查,明确病因,再进行合理的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