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

  • 血常规淋巴细胞比率低是怎么回事(视频)

    血常规淋巴细胞比率低是怎么回事
    淋巴细胞是血常规中白细胞的一种,在人体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常规淋巴细胞比率偏低常见于感染,中性粒细胞比值明显升高以后,可导致淋巴细胞比率相对下降。 淋巴细胞减少还可由其它原因导致,例如药物治疗,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可以引起白细胞明显减少,伴有淋巴细胞减少,停药后很长时间都不会恢复。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也可以引起淋巴细胞减少。放射性治疗、射线可以损伤淋巴细胞,导致淋巴细胞减少。结核病早期、流行性感冒、HIV病毒感染、免疫系统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如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都会造成淋巴细胞减少。对于疾病诊断,需要把各种检验结果和患者病情综合考虑,单一指标变化通常不用过度紧张。
    2023-08-01
  • 溶血性贫血会传染吗(视频)

    溶血性贫血会传染吗
    溶血性贫血不是传染性疾病,不会传染。溶血性贫血是人体中红细胞破坏引起,分为自身免疫性溶血、细胞膜上溶血等,应寻找引起溶血的病因,主要内容如下:1、继发因素:如药物、感染、病毒感染、结缔组织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明确病因后去除导致溶血的病因,才能控制住溶血;2、遗传因素:如G6PD酶影响到溶血,可能与药物、食物有关,应尽量避免接触,以免导致溶血性贫血。
    2023-08-01
  •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病(视频)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病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是相对于常说的原发性而言,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通常病人有明确的继发性病因,比如儿童比较常见的有疫苗接种或者感染,常见的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者艾滋病毒、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造成;另外,部分孩子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等免疫性疾病所引起;还有药物相关的原因,这些都可以导致病人因为继发性因素,而导致血小板相对减少,引起皮肤紫癜的表现。如果儿童突然不明原因的发生皮肤或者黏膜的出血点、瘀点、瘀斑的情况,或者牙龈出血、口腔血疱,甚至出现有消化道出血的表现,需及时就医,明确是否是因为血小板减少所造成,是否是因为血小板免疫性损伤引起。
    2023-08-01
  • 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视频)

    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
    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血小板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还有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巨幼贫、骨髓纤维化晚期及其他药物因素; 2、血小板破坏或者消耗增多:主要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另外有感染性疾病、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等先天性血小板减少都会引起血小板减少; 3、血小板分布异常:如部分脾脏肿大的患者血小板都聚集在脾脏,还有在血液被稀释的时候也会出现血小板减少,以上三点是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病因。
    2023-08-01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怎么回事(视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怎么回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分为原发性以及继发性。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Hp感染或药物等。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目前没有确切病因,临床出现血小板计数下降以及脾脏大、出血等情况,需排除继发性疾病。目前临床新诊断者,一线治疗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大部分患者起初用药有效,后期一半以上患者可能出现复发现象,此时可能涉及二线治疗,包括促血小板生成素,如艾曲波帕、美罗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尽管是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但易反复发作,治疗目标是使患者血小板升到相对有效、安全范围,数值为30×10^9个/L以上即可。此类患者常有生活质量下降,多数人表现为焦虑、疲乏,治疗过程中可能需提高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得到满意的治疗结果。
    2023-08-01
  • 尿毒症怎么引起的(视频)

    尿毒症怎么引起的
    导致尿毒症的原因通常分为以下几种:1、原发性肾脏疾病: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等,病情迁延不愈,最终可以发展成尿毒症;2、继发性肾脏疾病:继发性的肾脏疾病,常见的比如说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损害、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干燥综合征肾损害,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3、遗传性肾脏疾病:还有肿瘤相关性的肾病,以及肿瘤药物也可以引起肾损害,导致尿毒症。遗传性的因素较为常见的为成人型遗传性多囊肾,这类疾病属于遗传性疾病。患者由于双侧肾脏囊性变,最后出现慢性肾衰竭,往往出现尿毒症。上述几类疾病,都会导致患者的肾功能逐渐进展,出现慢性肾衰竭,而最后病情进展达到尿毒症。
    2023-08-01
  • 什么是肾病综合征(视频)

    什么是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属于肾内科常见的一组疾病,包括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同时具备低血浆白蛋白血症,白蛋白浓度<3g/dl,就可以诊断属于肾病综合征。根据年龄不同,例如青少年容易出现病毒感染,例如乙肝、丙肝病毒感染引起肾病,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病。青年女性多见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狼疮性肾炎,中老年人可能会出现由于肿瘤疾病或者其它代谢性疾病引起,包括糖尿病、淀粉样变性引起的系统性改变,以及血液系统的非实体性肿瘤,都可能引起肾脏病变。不同的年龄,引起的病因不同,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上也有所区别,需要在明确临床诊断之后寻找病因,检查是否存在肾脏本身的问题,还是明确是否存在继发因素。如果有明确的继发因素,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诊断,还要注意是否存在并发症,部分并发症,例如出现感染、营养不良、血栓栓塞等,都可以会加重病情。
    2023-08-01
  • 19岁肾病综合征治的好吗(视频)

    19岁肾病综合征治的好吗
    19岁肾病综合征肾可以控制良好。肾病综合征是不同原因引起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好发年龄是2-5岁。发生于6个月以内婴儿的肾病综合征称为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发生于2-5岁一般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也有一些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的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导致的紫癜性肾炎。 成人也可以出现肾病综合征,但可能更多属于继发性,如果能够找到具体原因,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肾病综合征常需要激素治疗,病情控制后激素可逐渐减量,停药3-5年不复发,临床视为治愈。
    2023-08-01
  • 狼疮性肾炎是怎么回事(视频)

    狼疮性肾炎是怎么回事
    狼疮性肾炎顾名思义是由红斑狼疮引起的肾炎,当然肾炎有很多种类型,包括链球菌感染后或者肾病综合征以及其它原因引起,但狼疮性肾炎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而表现为口腔溃疡、脱发、肌肉的病变以及肾功能受损、血常规异常、白细胞的减少以及肝功能异常等,而狼疮性肾炎表现为尿蛋白的增多,以及尿里面有管型,以及红细胞、白细胞以及其它的异常情况,表现水肿、高血压。狼疮肾炎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早期、缓解期、严重期表现也不一样,尿蛋白含量会逐渐地增加,水肿会越越严重,肾功能的损害,比如肌酐以及尿酸的水平会越来越高,表现为贫血等情况。所以不同的患者处在不同的期,狼疮性肾炎的表现也不一样。治疗要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这样才能使得患者病情能稳定。 实际上狼疮性肾炎是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侵犯肾脏以后引起的肾脏病变,造成肾功能的受损以及造成肾小球的损害以及肾小管损害、肾小球基底膜损害等,其真正原因还是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
    2023-08-01
  • 狼疮性肾炎一定要用激素治疗吗(视频)

    狼疮性肾炎一定要用激素治疗吗
    狼疮性肾炎即系统性红斑狼疮,甚至叫狼疮肾。自激素应用以来,治疗缓解率越来越高。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针对不同病人来进行不同治疗,部分病人可能单纯应用药物,比如改善肾功能药物以及中成药等来治疗肾虚就可以达到治疗目的,如尿蛋白会减少。 但是大部分患者有必要应用激素治疗,激素用量及应用时间有规律可循,而不是一味去加大剂量或者随便停药、随便加药。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应用激素,激素有两面性,用得好会有很好效果,用得不好其副作用较大。对于狼疮肾患者,除了激素以外,应用其它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都很有必要。所以得了狼疮肾,不要单纯去用激素治疗,而是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才能完全控制肾病发展。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