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

  •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可以运动吗(视频)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可以运动吗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若无临床症状及其他基础疾病,平时正常训练锻炼之后,无明显特殊不适,不需要特别处理,可以进行正常运动。但如果因为心率过慢出现心排血量不足症状,需要进行治疗甚至应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此时不建议患儿进行剧烈运动。儿童进行剧烈运动时,需适当注意观察,根据自身感觉、有无不适表现等选择是否继续运动,避免因为特殊不适而发生意外。
    2023-08-01
  • 窦性心动过缓的注意事项应该有哪些(视频)

    窦性心动过缓的注意事项应该有哪些
    窦性心动过缓表现为乏力、倦怠、眼前发黑,甚至发生短暂意识不清、脑子空白等一过性脑缺血的危险症状。平常可通过以下几点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1、对颈动脉波动计数,观察血管波动是否明显; 2、在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时,同时测量脉搏次数; 3、晚上睡觉时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护,或家属对患者脉搏计数,特别慢时应及时就诊。
    2023-08-01
  • 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吃什么药(视频)

    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吃什么药
    生理性的窦性心动过缓为正常现象,可不用治疗,如年轻人、儿童等人群,会表现为植物神经的不平衡,常人在深呼吸或有感冒症状时,都会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并有时伴有心律不齐。平常也可用简单的方法来评估是功能性或器质性引起,通过连续15次的下蹲又站起动作,检查一分钟颈动脉波动数,在90次以上属于正常,则无需担心。
    2023-08-01
  • 窦性心动过缓会自愈吗(视频)

    窦性心动过缓会自愈吗
    窦性心动过缓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多数情况不会自愈,如果原因可逆也可以恢复,如: 1、规律运动:只要坚持运动,心率依旧慢,不需要干预; 2、甲状腺功能异常:比如甲减,补充甲状腺素后窦性心动过缓可恢复; 3、药物:比如冠心病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包括倍他乐克或者比索洛尔等,或者房颤患者吃胺碘酮会引起窦性心动过缓,不严重不需要干预,停药后可恢复。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如小于50次/24小时,需要减量或停药。有些患者不能不用药,但是使用后心率较慢,可以通过植入永久起搏器保证心跳,同时也能保证药物的作用。
    2023-08-01
  • 窦性心动过缓的调理方法有哪些(视频)

    窦性心动过缓的调理方法有哪些
    窦性心动过缓需寻找病因,如果是某些病因引起,纠正病因心率自然会逐渐加快。比如患者在服用减慢心跳的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其可减慢心跳,如果其引起相应症状,如头晕甚至晕倒,需及时停用药物。 若患者身体内有器质性心脏病、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引起窦性心动过缓,需纠正心肌缺血,心跳也可加快。如果没有明确病因,患者心跳慢,可食用人参制品,如红参、白参,均可提高患者基础心率。此外,饮酒,如红酒、黄酒也可增加患者基础心率。
    2023-08-01
  • 窦性心动过缓怎么回事(视频)

    窦性心动过缓怎么回事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60次/分,窦性心动过缓可以出现在正常人,比如年轻人、运动员、强体力劳动者,还可出现在心脏病变、窦房结病变患者。如果患者心电图发现心跳过缓,出现头晕、黑蒙、晕厥、心悸症状,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行心电图检查,或者进一步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如果患者确诊为病理性心动过缓,最关键要要植入心脏起搏器。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应避免核磁共振检查,不要到强磁场区域,术后注意切口护理。
    2023-08-01
  • 什么是窦性心动过缓(视频)

    什么是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属于正常心律,心跳<60次/分的节律称为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一般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劳动者以及部分运动员心跳偏慢,可以低于60次/分,但并不代表心脏病,其为一种正常的生理适应现象。 有些老年人或者部分疾病的患者的心跳变慢,如先天性心脏传导异常、老年人传导系统退化,可以引起老年人或者年轻人出现心动过缓,此时需要到医院就诊。
    2023-08-01
  • 窦性心律过缓怎样调理(视频)

    窦性心律过缓怎样调理
    对于生理性心动过缓,例如运动量较大的人群以及劳动者的心动过缓属于生理适应现象,不需要治疗;如果是老年人的心脏,传导或者兴奋性变得较差,心跳非常缓慢,引起头晕、一过性黑蒙,甚至发生晕倒、晕厥的现象,有些病人还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此时的心动过缓需要治疗。通过调理饮食、长期口服药治疗基本无效,需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 并无药物或者食物可以长期改善窦性心动过缓,如果窦性心动过缓非常严重,且并非由于生理状况引发,最终解决方法可能只能通过器械治疗,即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但并非所有窦性心动过缓病人都建议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
    2023-08-01
  • 窦性心动过缓应注意什么(视频)

    窦性心动过缓应注意什么
    若患者本身存在窦性心动过缓,平时需注意避免应用减慢心率的药物,以免加重心动过缓导致不适甚至发生危险。若患者原本心率正常,因治疗其他疾病而服用影响心率的药物导致心动过缓,可评估心动过缓的严重程度。若为50次/分以上的窦性心动过缓,一般风险不大,临床观察即可,无需进一步处理。若心率下降至50次/分以下,或出现心动过缓相关的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应考虑药物减量或停用。 若因心脏起搏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及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疾病累及窦房结及其周围传导组织,而产生的窦性心动过缓,可进展为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从而引起头晕、黑蒙、晕厥等临床症状。此类情况需密切监测、积极治疗且患者身边建议留人陪护,避免摔伤。患者本人不可攀爬至高处、驾驶机动车,避免接近水源、火源等可能发生意外的地点。
    2023-08-01
  • 心电图心跳慢怎么回事(视频)

    心电图心跳慢怎么回事
    心电图心跳慢为心率低于60次/分,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老年人、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主要考虑有可能是病窦综合征、颅内高压、药物作用等,心动过缓严重者可发生晕厥、心绞痛和心衰等意外事件。心动过缓要与窦性停搏相鉴别,窦性停搏是指心跳停止2秒以上,窦性停搏往往由冠心病等引起,也可见于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常继发于窦房传导阻滞及某些药物过量、心脏外伤和某种机械刺激等。 偶尔短暂的窦性停搏不一定会出现临床症状,患者可能不自觉,但如果停搏频繁或停搏时间过长,患者可出现头晕甚至死亡。一般普通人心率在50次/分以上预后良好,可能也无任何症状,如果经常在50次/分,甚至40次/分,并伴有头晕、无力,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必要时需安装心脏起搏器,如果长期明显心动过缓,还可引起心脏扩大,并发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