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

  • 如何判断心跳过慢(视频)

    如何判断心跳过慢
    一般人群心跳均无法维持在某一固定节律,正常人入睡时心跳若大于40次/分,或正常人在运动时心率至少100次/分,均可判断为正常心率。具体判断是否存在窦性心动过缓或心脏停跳,需通过特殊检查进行确定,而非通过简单心电图判断为窦性心动过缓,临床常应用24小时心电图机,通过该机器可全面判断是否存在窦性心动过缓。
    2023-08-01
  • 治疗心动过缓有什么好方法(视频)

    治疗心动过缓有什么好方法
    心动过缓的说法比较笼统,实际上临床上遇到心动过缓,部分患者是窦性心动过缓。如果症状不明显,只是低于60次/分,可以见于健康人,甚至体格较健壮的人,不会有其他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如果症状明显,低于50次/分,安静时心率长时间低于50次/分,甚至活动时心率也较低,活动时还有症状,需要进行治疗。 心动过缓实际上在临床上遇到较多,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如果症状轻,可用药物治疗。如果症状较明显,引起头晕、晕厥、黑蒙等症状,可通过做24小时的心电图来判断,对病人的生命有一定威胁或者潜在的威胁,建议患者安装起搏器。
    2023-08-01
  • 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是什么意思(视频)

    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是什么意思
    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常见的情况有以下几种:1、说明是窦性心律,由窦房结控制整个心脏的跳动;2、心动次数减慢,至少每分钟跳动的次数<60次/分,满足上述条件才是窦性心动过缓;3、存在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是在心电图上两个最短的R波间期差值>0.12s时,称为窦性心律不齐。部分窦性心律不齐病人与呼吸有关,因此,平静呼吸时,心律不齐也可能消失。窦性心律不齐并没有临床意义,虽然在临床比较常见,但是并没有病理学的意义。因此出现窦性心律不齐时,不要过度紧张,不需要做任何处理,也不需要因为窦性心律不齐反复做很多的检查或者复查。
    2023-08-01
  • 窦性心动过缓危险吗(视频)

    窦性心动过缓危险吗
    窦性心动过缓是否危险取决于窦性心动过缓的程度,具体如下:1、心率为50-60次/分:基本不会影响血流动力学,因此没有危险,但是也有个别病人,比如患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人,也可能会出现症状;2、心率为40-50次/分:这时出现的症状取决于该心率出现的时间段,如果发生在夜间,则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但是如果发生在白天,因为白天人需要工作、生活、学习,所以出现该心率则有可能会引起心、脑、肾供血不足的症状,表现为头晕、记忆力减退,甚至乏力、胸闷、气短,出现症状时需要治疗;3、心率为30-40次/分,甚至30次/分以下:此时窦性心动过缓比较严重,要排查是否有可逆性因素,比如用药、药物中毒等,如果不是上述因素,则需要置入起搏器进行治疗。
    2023-08-01
  • 心率过低的危害(视频)

    心率过低的危害
    心率过低有程度之分,如果心率在50-60次/分,一般属于生理性的窦性心动过缓,多见于运动员以及睡眠状态。如果心率低于50次/分以上,会导致心脏射血不足,患者会出现头晕、黑蒙、胸闷、气紧的症状。如果心脏跳动停止超过3秒以上,存在猝死的风险,对于患者的危害更大。 所以对于心率过缓的患者,如果发现3秒以上的停跳,需要紧急进行急救。如果心率在50次/分以下,但是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多见于冠心病、心动过缓、心律失常等情况,也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等也会引起心率的过缓。因此,一旦出现心动过缓的情况,首先要识别原发的问题,针对原发疾病进行相应的处理。
    2023-08-01
  • 心跳过缓平时注意什么(视频)

    心跳过缓平时注意什么
    心跳过缓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1、避免口服负性肌力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因为负性肌力药物可以导致心率减慢,加重病情,不要口服减慢心率的中成药,如稳心颗粒; 2、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情绪激动; 3、避免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心率过缓时,患者饮食方面不能吃些生冷刺激的食物,如凉菜、花椒、辣椒,烧烤,可以导致胃部负担加重,刺激迷走神经,增加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的风险。此外要戒烟、戒酒,喝酒会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这些不良习惯。低盐低脂饮食,可以减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发生几率; 4、心率过缓要注意窦性心动过缓发生,与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因素是否有关,发现窦性心动过缓,在注意饮食禁忌的同时需前往医院检查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了解患者最低心率以及心动过缓是否有基础性的疾病。若出现晕厥、头晕、胸憋、胸痛等症状,及时就医。
    2023-08-01
  • 窦性心动过缓能活多久(视频)

    窦性心动过缓能活多久
    窦性心动过缓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对于寿命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窦性心动过缓从概念上是指出现了心脏跳动频率减慢,也就是心脏跳动低于60次/分,但是通过心电图或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心脏跳动的电传导由窦房结的正常部位发出,所以称为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缓之所以称之为生理现象,是因为更常见于本身身体状况良好,有长期运动习惯的人群。正常的窦性心动过缓,尽管心脏跳动缓慢,但是每跳动一次射血量完全能够满足重要脏器,如肾脏、胃肠道和大脑的供血,因此并不需要太多跳动频率支撑。窦性心动过缓如果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如心动过缓相关的头晕、眼前发黑、乏力、活动耐量下降等,就完全属于生理现象,代表心脏储备功能较好,不会对正常寿命造成丝毫影响。但如果发现有心动过缓特别明显的加重,或者出现在窦性心动过缓基础上掺杂有心律失常,则需要进行治疗。
    2023-08-01
  • 心率缓慢是怎么回事(视频)

    心率缓慢是怎么回事
    心率缓慢也叫心动过缓,即心率<60次/分,但并非所有心动过缓都属于病理性,如患者仅有心率较低,但无其他相关症状,多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持续运动的运动员。此种情况持续观察即可,通常无需特殊处理。除此之外,夜间睡觉时心率相对较缓,通常可达30-40次/分,为生理性表现。 如患者清醒状态、正常活动时心率仅为30-50次/分,且伴有窦性停搏或房室传导阻滞,多为病理性心动过缓。此时需结合患者心动过缓类型、严重程度,积极干预。
    2023-08-01
  • 心跳缓慢怎么调理(视频)

    心跳缓慢怎么调理
    心跳缓慢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1、功能性心动过缓:如运动员、正常成人睡眠时心跳缓慢,无明显临床症状,则无需特殊处理。部分患者到医院检查心电图发现窦性心动过缓,如果通过运动可使心跳加快,则说明心脏没问题,不需要处理; 2、病理性心动过缓:如果是心脏本身心律失常引起,特别是器质性心脏病变引起心动过缓,比如传导阻滞或者病窦综合征,由于心脏内某个结构发生异常,比如窦房结功能退变或者功能障碍,患者需要进行处理。一般情况先进行药物治疗,可以服用增强心率的药物,或植入心脏起搏器。
    2023-08-01
  • 心动过缓是心脏病吗(视频)

    心动过缓是心脏病吗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正常成年人安静情况心率存在范围,心率范围在60-100次/分。如果心率低于6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高于10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心动过缓属于正常,病理性心动过缓属于心脏疾病。 生理性心动过缓主要见于老年人群,或长期从事体育锻炼运动员、举重运动员、长跑运动员、重体力活动人群。健康人夜间睡眠时心率减慢属于生理现象,不属于心脏病。病理性心动过缓主要因为心脏存在窦房结,窦房结功能下降无法按正常速度拨送心率,引起心力衰竭。药物也可以影响心率,引起电解质紊乱,如腹泻、不思饮食导致体内钾、钠、氯偏低,也可以引起心动过缓。心脏疾病,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属于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全身性疾病引起心动过缓,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属于病理性心动过缓。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