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

  • 儿童心率71正常吗(视频)

    儿童心率71正常吗
    儿童心跳与成人正常心率不同,因为儿童心跳随着年龄发育逐渐减慢,10岁以上的儿童可达到与成人相同的心率。成人超过100次/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速,<60次/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缓。71次/分钟的心率发生在10岁以上的儿童正常。 如果不是10岁以上的儿童,0-1岁正常儿童心跳110-150次/分钟;1-3岁为90-130次/分钟;3-5岁的正常儿童为80-120次/分钟;5-9岁的正常儿童为70-110次/分钟。因此71次/分钟的心率,针对不同的儿童,评判标准不同。如果为10岁以上的儿童,71次/分钟的心率正常,如果为1岁儿童,71次/分钟的心跳为窦性心动过缓。
    2023-07-31
  •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视频)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指窦房结发出的激动频率低于正常范围。一岁以内的婴幼儿心率低于100次/分钟,小儿心率低于80次/分钟,六岁以上的幼儿心率低于60次/分钟,一般认为是窦性心动过缓的表现。 窦性心动过缓分为小儿迷走神经张力增加等因素导致的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等因素导致的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需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进行鉴别,可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超声、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检查,结合症状表现进行判断。
    2023-07-30
  • 心律不齐严重不严重(视频)

    心律不齐严重不严重
    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的表现之一,是否严重取决于心律失常的类型。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如偶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都不严重,轻者可能观察、休息后即可逐渐适应,甚至无需处理;假如早搏较多发生、心律不齐比较严重,如频发性室性早搏或心房颤动,心率较快,存在心慌的感觉,并且心房扑动、心悸明显时,可以考虑药物治疗。 对于严重的心律不齐,如房颤伴有长间歇、房颤伴有快心室率或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时,患者可能晕厥、意识丧失、摔倒,此时比较严重。另外,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也会出汗、心慌、晕倒,同样比较严重。 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控制,效果都比较理想。而如果患者心率过慢、存在长间歇,突然发生头晕、黑蒙、晕倒、摔倒的情况,可能需要安装起搏器进行治疗。
    2023-07-31
  • 心动过缓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心动过缓是怎么形成的
    心动过缓的常见原因如下:1、窦房结病变:由于缺血或其他疾病导致窦房结病变,使窦房结不能按照需要发放命令,指挥心脏跳动,因此出现运动综合征,导致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这时会造成心跳较慢;2、房室结病变:心脏信号传导的驿站叫做房室结,若房室结由于缺血或其他问题出现病变,导致信号不能从心房传递至心室,出现房室传导阻滞,会导致患者心动过缓。
    2023-08-01
  • 心率低是怎么回事(视频)

    心率低是怎么回事
    多数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低于60次/分不一定为病态,部分人群存在变异情况,甚至有家族史,但无相关表现、症状。 特殊人群,如运动员心率慢为长期功能锻炼的结果,属于正常情况。控制心脏跳动次数的部位为窦房结,部分老年人或其他疾病易损害窦房结功能,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因此当心率过低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导致心动过缓的原因,进行相应诊断治疗。
    2023-07-30
  • 心动过缓的几大原因(视频)

    心动过缓的几大原因
    心动过缓有生理性还有病理性,心动过缓原因如下: 1、生理性心动过缓:包括体力劳动者、运动员、老年人,心率基本是50-60次/分钟,是正常的现象; 2、口服药物:包括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等等,吃完以后会出现心动过缓,因为药物引起,只要不过低,就不用太多关注; 3、与起源点频率有关: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和起源、发作中频率有关; 4、传导异常:包括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冠心病、心肌缺血、心梗、心肌炎、心力心衰等均可引起。 5、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也都可以引起心动过缓。 因此除生理性以外,往往都是病理性改变。对于这种病人,需要加以关注,查找原因。
    2023-08-01
  • 心率过缓吃什么药(视频)

    心率过缓吃什么药
    绝大部分的窦性心动过缓都不需要药物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并不是恶性、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大部分的窦性心动过缓对心脏有好处。如果心脏的工作缓慢而有效率,同时心脏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如果有窦性心动过缓,但并不感到头晕、乏力、气短,这就是心脏最好的状态,同时心脏也可以得到很充分的休息。 所以窦性心动过缓不着急进行药物治疗,其对心脏并不一定是坏事,但是有病理性的改变会导致心率过慢,这个时候需要由医生判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还是起搏器治疗。
    2023-08-01
  •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什么意思(视频)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什么意思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指心脏节律属于正常的窦性心律,心跳频率低于正常范围,低于60-100次/分,节律属于不完全规则,存在心跳间期不等。窦性心律是正常的心脏节律,心脏是在窦房结的指挥下进行跳动,在窦房结支配之下的心脏跳动节律,被称为窦性心律,是正常的心脏跳动节律。心跳跳动的频率在60-100次/分之间,如果<60次/分,被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心脏跳动的频率应该较为规则,每一次跳动间隔的时间应一致,这是整齐的心率情况。如果心脏跳动节律不整齐,心脏跳动间隔时长时短,叫做心律不齐。如果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要结合患者是否存在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或窦性心动过缓的相关症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诊断治疗和干预。多数情况下如果心跳不是特别慢,也没有相关症状,可以暂时进行观察。
    2023-08-01
  • 心率过缓怎么调理(视频)

    心率过缓怎么调理
    对于心率过缓首先要判断病因,根据不同的病因做出相应的处理,具体情况如下: 1、药物因素,很多药物会影响心脏的传导,减慢心率,需要及时停药; 2、电解质紊乱会引起心率减慢,需要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3、如果心率本身跳动比较慢,又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心脏传导没有问题,只是心率低于60次/分。如果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如果患者合并头晕、眼黑、黑蒙,甚至晕厥,应给予积极的处理。一般情况下可口服提升心率的药物,如心宝丸、参仙升脉口服液;如果口服药物效果并不理想,可以采取起搏器植入术; 4、如果是心脏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心率缓慢,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传导阻滞分为不同的类型,对于轻度的房室传导阻滞观察即可,而对于重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安置起搏器进行治疗。
    2023-08-01
  • 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视频)

    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年龄不同,窦性心动过缓的标准也不相同。1岁以下心跳小于100次/分,1-6岁小于80次/分,大于6岁的孩子小于60次/分,可视为窦性心动过缓。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指心跳在45次/分以下,病情较轻时常伴随乏力、头晕、记忆力差、反应迟钝,严重时则会出现黑朦、晕厥等症状,甚至引起阿-斯综合征,平均心率小于40次/分时则会有生命危险。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包括心内因素和心外因素,主要如下: 1、心外因素:正常人睡觉时心跳较慢、运动员或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群心跳较慢。另外,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后也会引起心跳减慢。除此之外,中枢神经存在异常,如脑瘤、脑炎,均会引起心跳减慢; 2、心内因素:包括迷走兴奋,人感到恶心时会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从而抑制心跳,导致心跳减慢。另外,窦房结功能损伤、部分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也会出现心跳减慢。 一旦发现孩子心跳减慢,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请医生进行紧急处理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的病因决定,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器械主要为起搏器,包括永久性起搏器和临时起搏器。
    2023-08-01